張永忠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早出現在美國,又稱顛倒課堂和反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文章在闡述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必要性的基礎上,從翻轉課堂含義、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具體實施等方面切入,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探究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并對實踐效果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一、翻轉課堂的概念及內涵
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可分為課前導入和課堂教學兩個階段。在課前導入階段,為學生播放視頻資料、展示導學教案和教學知識點等,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當在導學教案中加入有效的評價內容。在課堂教學階段,翻轉課堂可以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輔導,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流程如下:課前導入階段(播放教學輔助資源)一提出探究性較強的假設問題一自主探究一網絡檢測一課堂反饋一分組答疑階段性總結。
二、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1.課前預習階段。第一,課件制作和習題設計。要從教學內容出發(f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包括情境式教學導入、探究活動、構建意義、知識點應用和課堂總結五個部分。有趣的歷史故事和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非常適合作為情境式教學的載體。在探究活動和構建意義階段,需要學生自主論證平面間關系的定理。在知識點應用階段,要依靠例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第二,視頻制作。以知識點為基礎、按照學習要求錄制兩個教學視頻。第一個視頻資源的引導性較強,從理論角度出發(fā),幫助學生理解平面間所處位置的關系。第二個視頻從例題出發(fā),監(jiān)測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提醒學生查漏補缺。第三,自主學習和自主練習。在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容和教學視頻后,學生可以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習題的答案上傳至平臺供教師查看、批改。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后續(xù)教學活動。
2.課堂教學階段。課堂教學階段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課堂知識點講授、隨堂練習題檢測三種模式。以小組合作探究在“平面間位置關系”學習中的應用實踐為例:教師提出問題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并根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列出本課教學重難點,劃分學習小組并要求學生分組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以指導者和學習促進者的身份把控課堂教學秩序。這種教學模式既可以滿足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的要求,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實踐反思
1.應用多媒體強化學生對數學文化的感悟。文化作為人類發(fā)展的重要載體,概括了某種事物的發(fā)展歷程、應用方式及發(fā)展方向,數學學科也有其文化,數學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yǎng)。數學發(fā)展史和數學本身具有的美感體現了高中數學的兩種外向的表達形式?;诖耍诟咧袛祵W翻轉課堂情境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結合數學發(fā)展史,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探究新課知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學內容,將學生理解困難的知識點以豐富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多媒體也能夠將數學家有趣的研究過程展現出來,幫助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本身具有的美感,在教學中將數學的邏輯思維、運算技巧展現出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樂趣。例如,在學習微積分時,制作微積分發(fā)展歷史紀錄片,介紹著名科學家牛頓和科學家萊布尼茨分別研究微積分的過程。其實,萊布尼茨曾經找到牛頓,想以信息互換的方式對微積分的相關理念進行探討。牛頓將自己發(fā)現關于微積分的定理以謎題的形式,告知萊布尼茨,這樣能夠防止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剽竊。
2.巧妙應用數學語言。高中數學翻轉課堂,學生學習知識點的主要途徑是視頻教學和自主探究。視頻教學也可以看作是教師的常規(guī)教學,通過運用恰當的數學語言,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注重表述形式,將抽象性概念盡可能轉換為簡潔的圖像和符號,提高學生利用數學思維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教學實踐表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模式,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從應用數學語言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對數學語言屬性和信息資源的多方位理解,并且利用生活化語言對數學語言進行口頭表述、思維存儲、二次加工及轉化等。所以,以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方法開展學習活動時,教師要督促學生以數學語言表述自身想法,加強學生對知識點語言的理解能力,如方程式語言、邏輯語言、集合語言等,提升學生互相轉化生活語言和專業(yè)語言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函數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與函數相關的專業(yè)用語,幫助學生進入特定語言環(huán)境。然后再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涵。這不僅降低了教師教學的難度,還增強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3.提升翻轉課堂的有效性。首先,要調整班級人數,二十人以內為佳。因為翻轉課堂以學生的學習為主,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并給予適時指導。若班級人數過多,教師不能兼顧每位學生,會削弱教學效果。此外,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也要盡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其次,需要采取措施增強翻轉課堂的有效性。由上文可知,翻轉課堂中的預習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且預習需要學生獨立自主完成,預習的效果與家長的協(xié)助程度密切相關。教師應當采取積極措施聯(lián)合家長共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預習條件和預習環(huán)境。例如,重新規(guī)劃課表和作息,為學生自主學習留出足夠時間;加大學生預習所需硬件設施的投入,盡量配齊預習所需工具;教師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四、結束語
目前,傳統(tǒng)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長遠發(fā)展的需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可以有效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果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