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珍
繪畫課是小學階段美術課堂中最常規(guī)、最常見的課程類型。繪畫內(nèi)容在小學美術教材中所占比例較大,是教材內(nèi)容的重點。如何上好常規(guī)課,特別是低年級的繪畫課,看似簡單實則不易。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以及自己對6~7歲兒童的繪畫特點的觀察,我對低年級的繪畫課有了新的認識,在此和各位同仁分享。
首先我來說說自己對低年級繪畫課的的現(xiàn)狀,兒童畫是小學低年級美術學習主要的繪畫形式,也成了兒童學習繪畫造型的畫種。低年級的學生只要一進入美術課堂,就顯得格外輕松和愉快,很容易沉迷在繪畫的世界里。低年級的學生繪畫有很強的自主性,能不受時空概念的約束,可以把現(xiàn)在、過去、將來的事物組合畫在一起,同時在構(gòu)圖時有很強的隨意性。從一邊或從中間開始起筆都是無目的的。人物大小隨意,造型隨意,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回味無窮,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驚嘆低年級孩子奇特的表現(xiàn)力,甚至有大師作品的影子。但低年級學生對色彩的表現(xiàn)力較低,他們還不懂色彩的對比、變化、豐富性、完整性,只是一味形象化概念化地涂色。
接下來,我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與反思,說說如何針對低年級兒童繪畫作品進行指導的幾點做法。
一、初步滲透構(gòu)圖要求,繪畫力求完整
一年級的學生對構(gòu)圖基本無意識,帶有很強的隨意性。如果我們長篇大論地給他們講構(gòu)圖理論,他們根本不能理解,因此我們可以用通俗的語言配合肢體動作給他們講授。低年級常用的構(gòu)圖方式為中心式主體構(gòu)圖法,這種構(gòu)圖方式符合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和兒童畫夸張的特點。在我的課堂上,每次在學生創(chuàng)作之前,我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把這節(jié)課的主體物畫得大一些,精美一些,稍居中一些。同時在主體物的后面添畫背景,下面添畫地面或花草,讓你的畫面看起來更加完整。在多次授課之后,學生們逐漸有了這樣一種意識:這節(jié)課的主體是什么?我要把它畫得大一些,美觀一些,我要畫得再完整一些。然后,再慢慢地讓學生理解畫面要飽滿、前后要有主次、左右要呼應的構(gòu)圖要求。
二、讓學生再次認識色彩
浙美版一年級的第三課就是《色彩大家庭》,可是很多老師沒有重視這一課,尤其是其中對色彩的講解,很多老師認為學生在幼兒園階段就接觸過繪畫,不必再介紹色彩。殊不知,讓學生充分認識色彩是很有必要的。色彩顏料是多樣的,常用的有水彩筆、色彩鉛筆、油畫棒等。色彩的色相有12色,24色,36色等,可以讓學生較主動地去理解和學習色彩。如教師可以要求:在你的顏料中把偏紅的、偏橙的、偏黃的、偏綠的、偏藍的色彩挑出來。學生按要求挑出五類色相的色彩后,告訴他們這幾組色相可謂“相近色”或“近似色”。在一個物相中可運用相近色或近似色,像陽光、彩霞、紅色彩旗可用各種紅的近似色,藍天、大??捎酶鞣N藍色近似色,森林、草地可用各種綠色的近似色。老師還要提醒學生注意運用灰色,但應根據(jù)需要用,不要大面積涂色,色彩要有變化地使用,或交替使用。這樣可使色彩更加多樣化,使畫面色相更加豐富多彩。
三、掌握一定的涂色技巧
涂色不嚴謹,繪畫時草率了事,是低年級學生繪畫中一個大的缺點,這在低年級的繪畫中普遍存在。要克服這一缺點,必須讓學生認識涂色在繪畫中的重要性,浙美版教材就非常注重這一點,講第一課《走進新天地》一課中重點安排了不同畫筆的涂色介紹。老師可以采用直觀的示范教學法,涂兩塊相同色相的方形色塊,一塊色度不均,涂法毛糙;一塊色度飽和、色相均勻完美,讓學生比較,哪一塊美。答案:第二塊美。通過對比,學生認識了認真涂色的重要性。從技巧上看,老師要啟發(fā)學生了解色彩,讓他們知道要根據(jù)顏料的不同和塊面形狀來涂色,色相要求的不同也決定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如:色彩鉛筆、蠟筆、油畫棒是干性彩筆,可以輕涂,可以重涂,可上下豎向涂,可橫向來回涂,可打圈涂和反復涂等,能達到預期效果就行了;而水彩筆是水性的彩筆,涂色就要有序地一次性涂色,少用復涂。水彩筆的輕涂與重涂并不能產(chǎn)生色彩的深淺變化。復涂還會造成色彩的不勻并可能造成磨損破壞畫面。我通過幾年的低段美術教學總結(jié)了一句指導一年級孩子涂色的順口溜:“油畫棒用力涂,水彩筆排排涂!”簡簡單單一句話,孩子們一下子就記住了,經(jīng)過一兩次涂色練習,大部分孩子都能涂得非常棒了!
四、啟發(fā)學生繪畫源于生活并美于生活
教師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例講述繪畫與生活的關系,使學生思考、聯(lián)想并得到啟發(fā)。以人們穿衣服為例,每個人穿的衣服都不相同。我們畫畫與穿各式各樣的衣服是一樣的道理,畫畫題材是來源于生活,但繪畫又是要美于生活,我們可以在畫面上賦予它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的色彩。如果讓你畫一座房子,畫一條馬路,畫一個人的服飾,畫一只動物,要求各自主觀地、個性化地繪畫上色,你會怎樣做呢?學生受到了啟發(fā),就不會依賴現(xiàn)實中的色彩。房子漂亮了,馬路不再用灰色了,人的服飾豐富多彩了,小動物也色彩斑斕了……畫面顯得天真、充滿童趣,畫面的裝飾性加強了,作品也好看可愛多了。
五、重視低年級學生繪畫作品的評價
畫畫與創(chuàng)作是一個辛苦的勞動過程,學生年齡小,精力有限,既要有激情又要仔細認真,必須始終如一才能把一幅畫畫好、修正好,這是學習的好習慣,也是畫畫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繪畫量的大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或是循序漸進,畫幅由小慢慢變成正常規(guī)格。老師還要及時給有進步的學生鼓勵。教師應多讓學生欣賞身邊同學的優(yōu)秀作品,在欣賞的時候教師引導很重要,應引導學生看優(yōu)秀作品是如何構(gòu)圖、造型、涂色的,同時讓學生嘗試著給展評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從構(gòu)圖、色彩等方面發(fā)表他們自己的看法。作為教師,在評價優(yōu)秀作品的同時不要忘記激勵其他學生,鼓勵他們只要注意到這些方面他們也可以畫得很好。這樣學生們欣賞的優(yōu)秀作品多了,就能帶動其他學生的進步。學生們感覺到榜樣就在我們的身邊,自己下一次一定能夠畫好。
豐子愷比喻孩子的眼睛是“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教師要開發(fā)出學生大膽創(chuàng)奇創(chuàng)新的能力,保護好他們充滿童真的想象力,同時又要教會他們細致嚴謹?shù)睦L畫習慣,用心評價學生的作品,從孩子的視角去欣賞,在教學中逐步去引導,這樣學生的繪畫水平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