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財?shù)?/p>
摘要:柔道在體育競技項目中占據(jù)著關鍵性地位。近年來,我國柔道事業(yè)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成就。同時,我國日益重視培養(yǎng)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對此,柔道教練要立足于柔道教學實踐,積極探究有效途徑,采取科學策略對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競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大幅度提高他們的競技能力。本文淺析了柔道競技能力的概念,探究了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和提高策略,以期為柔道教學訓練提供借鑒。
關鍵詞:柔道;競技能力;培養(yǎng)途徑
柔道項目具有較強的競技性。柔道教練在組織青少年柔道運動員開展教學訓練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競技能力。只有促進柔道運動員提高其競技能力,才能有效增強柔道運動員的綜合實力,才能在柔道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多數(shù)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缺乏豐富的比賽經(jīng)驗,難以有效適應比賽環(huán)境,其競技能力相對較弱。對此,柔道教練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究柔道競技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和提高策略。
一、柔道競技能力概述
柔道競技能力,是指柔道運動員具備的柔道競技比賽能力,涵蓋體能、柔道技能、柔道競技戰(zhàn)術策略、心理素質以及運動智能等多項因素,集中反映了柔道運動員具備的綜合實力[1]。柔道運動員只有具備較強的競技能力,才能在競技賽場上對各項柔道技能進行充分發(fā)揮,并對柔道戰(zhàn)術進行靈活巧妙地應用,才能最終取得柔道競技比賽的勝利。柔道競技能力涉及各項素質,其中,最重要的素質主要是競技速度以及柔韌性。柔道運動員只有具備迅捷的競技速度,才能快速有效地向對手施加精準打擊,取得柔道競賽勝利。競技速度要求柔道運動員具備快速反應和位移的能力,實現(xiàn)競技速度和競技力量的有效結合。柔韌素質主要是指柔道運動員胯關節(jié)、韌帶以及肌腱等各類軟組織具備的彈性和伸展能力。柔道運動員只有具備較強的柔韌素質,才能有效發(fā)揮柔道技能的競技作用。
二、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和提高策略
(一)強化體能基礎訓練
在柔道競技比賽中,運動員柔道技能的良好發(fā)揮有賴于強有力的體能支撐。具備良好的體能,是柔道遠動員掌握各項柔道技能的前提條件。因此,柔道教練要高度重視強化運動員的體能基礎訓練,有效鍛煉運動員的體魄,保障運動員具備充沛體能,促進運動員在柔道競技比賽中有效發(fā)揮自身所掌握的各項柔道技能[2]。柔道教練要在強化體能訓練的基礎上,加強運動員體能訓練和柔道技能訓練的緊密結合。柔道教練在組織運動員開展柔道技能訓練的過程中,要強調體能訓練,增強運動員體能與柔道技能的良好配合和有效適應;柔道教練在組織運動員開展體能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入柔道技能訓練,增強體能訓練的高效性和針對性。在柔道競技比賽中,若運動員雙方具備相對均衡的技能水平,則運動員各自的體能狀況將成為柔道比賽的制勝因素。因此,柔道教練要高度重視強化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為培養(yǎng)運動員的柔道競技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組織青少年柔道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時,僅需加70%的負荷即可;進行絕對力量訓練,可加90%的負荷。力量訓練,每次可訓練5到6組,每組3次到5次??赏ㄟ^男子1500m跑、女子800m作為耐力素質的訓練方式。在10s內訓練柔道運動員的快速運動,增強其爆發(fā)力。例如,在10s內,多次練習摔道具人;屏氣沖刺30m或者50m。
(二)強化柔道技能訓練
柔道運動具有較強的競技性,涉及諸多競技技能。柔道教練要強化對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技能訓練,引導柔道運動員深入了解和熟練掌握各項柔道技能,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柔道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技術優(yōu)勢。柔道教練要嚴格遵循柔道訓練的各項要求,組織柔道運動員開展科學高效的技能訓練。柔道教練要科學指導運動員熟練掌握單項柔道技能,在此基礎上,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強化運動員的柔道技術儲備,并輔導運動員在長期的技能訓練過程中形成自身獨特的技術特點,大幅度提高其柔道技能素質。實際上,柔道運動員普遍具備不均衡的柔道技能,各項柔道技能雖然能實現(xiàn)互為補償,但為提高競技能力,仍需高度重視全面掌握各項柔道技能,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進步。經(jīng)過系統(tǒng)科學的柔道技能訓練,多數(shù)運動員均能全面掌握柔道技能體系,并形成較為完備的柔道技能儲備。同時,每個柔道運動員自身均具備獨特的技能特征,在柔道技術掌握上呈現(xiàn)出較大差異。在柔道競技比賽中,勝負關鍵,往往取決于柔道運動員具備的特長技術。因此,柔道教練要科學指導運動員形成多變的柔道特長技術,大幅度提高柔道訓練水平,增強運動員的柔道個性技能,進而有效增強運動員的柔道競技能力。柔道教練要深入考察并全面掌握運動員呈現(xiàn)出的柔道技術特點,并在日常訓練中,著重培養(yǎng)其獨特的柔道技術,基于運動員自身特性開展柔道技能訓練,增強競技能力培養(yǎng)的實效性[3]。在訓練自由摔時,大約經(jīng)過1分鐘的相持后,柔道教練發(fā)出口令,要求柔道運動員盡快進攻10s。在練習杠鈴高翻時,從地面提起杠鈴,保持20s的靜止,然后發(fā)力練習高翻動作。在兩人配合練習摔技時,一人連摔對手4次到7次,之后由對手連摔自己4次到7次。以這樣的方式開展8到12組摔技練習。
(三)強化戰(zhàn)術意識培養(yǎng)
柔道競技比賽不僅是柔道運動員體能和柔道技能的對抗,同時也是柔道戰(zhàn)術的較量。在柔道競技比賽中,運動員的柔道戰(zhàn)術,集中反映了運動員具備的柔道綜合實力和競技能力。因此,柔道教練要強化對運動員的柔道戰(zhàn)術意識培養(yǎng)。柔道教練要通過日常訓練,引導柔道運動員學會在柔道競技比賽中對比賽情境、對手狀況、競技時機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和準確判斷,實施靈活巧妙的柔道戰(zhàn)術,確立明確的戰(zhàn)術目標,對柔道戰(zhàn)術進行合理運用,實現(xiàn)對比賽對手的精確打擊,贏得比賽勝利。柔道教練要注重在日常教學訓練中,引導運動員觀摩柔道競技比賽視頻、記錄片等相關資料,科學指導運動員深入研究和用心揣摩柔道高手對柔道戰(zhàn)術的運用策略,潛心學習各類柔道戰(zhàn)術,并在日常訓練中對各類柔道戰(zhàn)術進行有針對性地演練,實現(xiàn)對柔道戰(zhàn)術的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自身對柔道戰(zhàn)術的運用能力,提高自身的柔道競技能力[4]。
(四)強化心理素質訓練
柔道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對于柔道競技比賽成績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心理素質在柔道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綜合實力中占據(jù)關鍵性地位。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對水平較低的柔道運動員來說,心理因素對比賽勝負的影響占20%,技術因素占80%;而對于水平較高的柔道運動員來說,心理因素對比賽勝負的影響占80%,技術因素占20%。對此,柔道教練要強化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有效增強柔道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促進柔道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實現(xiàn)大幅度提高。柔道教練在組織青少年柔道運動員開展日常訓練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強化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端正運動員的心態(tài),避免運動員出現(xiàn)心理失衡,增強運動員的競技比賽斗志和自信心。柔道教練要鼓勵青少年柔道運動員深入挖掘自身潛能,增強運動員的訓練成就感,若運動員在柔道競技比賽中出現(xiàn)失利,柔道教練要科學指導運動員深入分析失利原因,明確自身柔道技能存在的短板和缺陷,明確柔道技能訓練的具體方向,增強柔道技能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消除運動員的失利陰影,有效增強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進而促進運動員的柔道競技能力實現(xiàn)大幅度提高??刹捎酶故胶粑绞剑M行心理放松,其具體方法是呼氣時憋肚子,吸氣時鼓肚子。用15s的時間完成一呼一吸,其中7s呼,7s吸,中間間隔1s。
(五)強化競賽規(guī)則訓練
柔道競技比賽具有較為復雜的競賽規(guī)則。柔道運動員在柔道競技比賽中,要嚴格遵循競賽規(guī)則,避免犯規(guī),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對此,柔道教練要強化對青少年運動員的柔道競賽規(guī)則訓練,有效引導運動員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柔道競賽的各項規(guī)則,增強對柔道競賽規(guī)則的良好適應和有效利用,間接增強運動員的柔道競技能力。
(六)預防訓練運動損傷
柔道訓練極易引發(fā)各類運動損傷。對此,柔道教練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對柔道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運動損傷進行有效預防。柔道教練組織青少年運動員開展柔道訓練的過程中,要明確柔道訓練的具體目標,并對柔道技術訓練和戰(zhàn)術訓練進行合理安排,在此基礎上,要輔之以必要的醫(yī)務監(jiān)督,對運動員身體機能狀況進行科學診斷,并有效預防和及時治療運動員在柔道訓練過程中產(chǎn)生的運動損傷。柔道教練要科學設置訓練強度,避免運動員承受過大的訓練負荷而引發(fā)身體的過度疲勞,要增強柔道訓練的科學性和質量效果,對相關運動疾病進行有效預防。另外,柔道教練要注重為運動員設計合理的膳食搭配,引導運動員對日常飲食進行科學選擇,增加對碳水化合物的實際攝入量,對各類運動所需營養(yǎng)進行有效吸收。
三、結語
綜上所述,柔道教練在組織青少年柔道運動員開展教學訓練的過程中,要通過強化體能基礎訓練、強化柔道技能訓練、強化戰(zhàn)術意識培養(yǎng)、強化心理素質訓練、強化競賽規(guī)則訓練、預防訓練運動損傷等途徑和策略有效培養(yǎng)青少年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促進其競技能力實現(xiàn)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楊莎莎.淺談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J].經(jīng)營管理者,2014 (28):368-368.
[2]禚麗麗.試析培養(yǎng)少年柔道運動員競技能力的主要途徑[J].經(jīng)營管理者,2014 (28):380-380.
[3]朱洪濤.淺談如何提高少年柔道運動員競技能力[J].經(jīng)營管理者,2016 (15).
[4]郝新艷.青少年柔道運動員技術發(fā)展策略[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7,25 (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