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婧
陽光教育 ?陽光管理 ?家校溝通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2-0017-01
陽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滋養(yǎng)萬物而不爭;它給人溫暖,能照亮黑暗驅(qū)趕陰霾。教育,也需要陽光。讓教育充滿陽光可以促進學生和學校、教師的健康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促進作用,可以給予學生和家長充分的尊重,讓學生與家長在學校與教師面前感受到親切、自在。
1.陽光管理
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思維強調(diào)上級對下級的領(lǐng)導,強調(diào)學生應該遵守規(guī)則、履行義務,卻經(jīng)常忽視對學生權(quán)利的尊重。而陽光管理則是一種先進、民主的管理理念。其本質(zhì)是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權(quán)利。學生不是可以任意擺布、操控的機器,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權(quán)利主張的人。
首先,尊重話語權(quán)。陽光管理反對一言堂,反對班主任或少數(shù)班干部獨霸話語權(quán),要讓全體學生大膽發(fā)表意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具體做法包括:(1)為學生提供公開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如我班長期堅持值日班長早讀點評、每周自主總結(jié)制度。(2)召開座談會,可以分組,也可以召集部分學生參加。組織班級座談會并不復雜,利用班會課時間,大家分組圍坐,每組6到8人,設(shè)組長、記錄員各一名。每次座談圍繞近期班級的熱點問題或者大家共同關(guān)心的話題擬定好議題。大家暢所欲言,記錄員摘要記錄發(fā)言內(nèi)容,再由組長匯報,交流本組座談情況。座談會記錄能夠為改進班級管理提供參考。分小組座談讓每一個學生擁有參與班級管理、發(fā)表意見的機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方式。(3)利用循環(huán)班級日志的形式與學生保持書面溝通。
其次,尊重選擇權(quán)。每個學生都必須為班級盡義務,但是班主任也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權(quán)。比如班級工作的分配,如果僅由班主任指定,學生會缺失一種參與感,這種方式既武斷又不科學,吃力不討好。班主任可以嘗試安排工作前先做前期充分觀察、投票舉薦等做法,增加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讓所有學生的特長能在不同的崗位上得到體現(xiàn)。
2.陽光溝通
班主任的工作,不僅僅是管理好學生,更重要的是要與孩子們背后的家長、家庭做好溝通。因為教育,從來都不是只發(fā)生在學校里的事情,也不是教師的專利。在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教育,從《三字經(jīng)》中的昔孟母,擇鄰處到《傅雷家訓》,都能看出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想要讓自己的教育真正有效,就必須做好家校溝通,讓孩子的家長真正認可你,相信你,配合你。如陽光般積極、溫暖的溝通,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首先,展現(xiàn)真誠。真誠的態(tài)度會更容易得到家長的信任,在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我總是會先表明自己的立場,希望孩子能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并且愿意跟家長一起為這個共同的目標努力。表明立場后,就很容易拉近與家長的距離,因為雙方都確認了彼此是隊友,而不是對手。另外,我與家長的溝通,從來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我往往會在第一次交流后有多次的加強交流。比如孩子有進步后,我會主動跟家長表揚孩子;當孩子出現(xiàn)新的問題后,我會結(jié)合之前的交流情況給出建議,讓家長感覺,我是一直在關(guān)心孩子,從而家長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育中來。
其次,和諧氣氛。很多家長對與老師溝通感到反感,是因為總覺得老師站著說話不腰疼,喜歡站在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去批評或者教育他。因此,和諧的氣氛至關(guān)重要,要做到換位思考,了解家長的難處,并表達你對他的理解,可以轉(zhuǎn)變家長對你的態(tài)度。知道家長在家要監(jiān)督兩個孩子時,一句“你真的很不容易,很辛苦”能讓家長熱淚盈眶;知道家長想指導孩子但又無從下手時,一句“沒關(guān)系,我可以幫你”能讓家長充滿希望;知道家長工作很累,實在沒時間時,一句“您放心,我在學校會多看看他”會讓家長感激不已……有時候,把與家長的溝通當作是一次聊天,效果往往比煞有介事地批評來得有效。所以,給家長自如的氛圍,教師在與家長溝通,尤其是面談時,可以嘗試不將孩子和家長放在一起交流。當著家長的面批評孩子,會讓家長覺得你在批評他,當著孩子的面說家長的不足,會容易讓家長感到?jīng)]有面子,引起家長的反感,筆者建議,可以先與家長單獨溝通交流,達成一致之后,再找孩子談話,這樣,也會給孩子一種學校和家長是一體的感覺,會更加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注意自己言行。
最后,注重實效。事實勝于雄辯,家校溝通的終極目標是讓家長安心、寬心地將學生交給學校,交給教師,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這就需要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切實有效地給出相應的方法和措施,體現(xiàn)作為一名老師的專業(yè)性,會更容易贏得家長的尊重和信任。有一次,一位家長特別著急地問:“老師,我們家考試成績越來越差,每次問他老師上課講的懂不懂,他都說懂了,可是考試就都不會做!”筆者的建議是不要總是問,要用實際行動去確定她是否真的懂。試著讓孩子把作業(yè)上的錯題再做一遍,把默寫錯的詞語再默寫一遍,堅持幾天,看看效果。到了下一周, 那位家長特別高興地反饋,孩子現(xiàn)在回家會自覺地說哪些題目還不懂,甚至主動要求家長給她默寫,并表達感謝。其實,很多我們看似平常的做法,在家長的心中就是妙招,有時候指點一二,真的會解決他們的很大困惑。時間寶貴,機會難得,教師與家長的每一次溝通,都不要停留在語言,而是要落到大家都看得到的實處。
3.結(jié)語
陽光雖無言,但能暖人心。只要能夠真正做到讓教師的心靈充滿陽光,就能讓學生和家長都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得到滋潤、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