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 要:目前隨著課程任務的加重和教師節(jié)奏的加快,小學教育還存在學生上課無法跟上節(jié)奏、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興致不高、班集體課堂氣氛不活躍等問題。久而久之,課堂上出現(xiàn)后進生的數(shù)量也不斷上升。因此對于后進生而言,教師應該重視起來, 通過了解不同的后進生學習情況來轉變他們的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不斷鼓勵和稱贊來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推動孩子認真、主動地學習,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并建設一種和諧友愛的教學氛圍。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后進生學習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后進生的主要原因,同時提出相關對策,提高后進生對語文學習的高昂興趣,從長期目標來看進而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最終培養(yǎng)他們綜合全能,健康成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后進生;師生關系;轉化策略;
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國教學改革的力度增加的過程伴隨著后進生的比例逐漸增多,學生學習情緒低沉。為了顧全學生的上課情況,保證教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后進生的教育十分關鍵。
后進生學習的特點
小學后進生是指智力正常且身體健康,但在學習能力上相較他人而有一定落后的學生,也常被心理學家認為是學習障礙或?qū)W習無能等。他們通常不愛學習,長期不能正常參與學習活動,情感低落,對學習毫無信心,對于各種學習活動也并無很大興趣,道德意識還并不高,也容易產(chǎn)生抗拒和自卑心理。在學學習過程中容易焦慮、自我懷疑、亢奮或是畏懼自卑,心理素質(zhì)不強,缺乏耐心,不與他人接觸,久而久之也不能夠積極參與進入教學活動中,會阻礙學生接受語文知識,并嚴重影響學習語文,產(chǎn)生負面情緒,厭惡學習。
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后進生的主要原因
家庭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家庭是在課外對學生學習興趣影響最大的因素。當家長能充分認識到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環(huán)境時,才會促進學生們身心健康。當然,一些家長忙于事業(yè)和工作,對于學生語文的學習并沒有得到良好的重視,也沒有給予一定的關心。當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不理想時,也未能很好的安撫并幫孩子分析原因。對于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也并不關心,缺乏鼓勵和交流;更有家長在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只是指責而不進行疏通和引導,只能讓孩子對語文學習更加討厭和敏感。
教師教學方法和態(tài)度有誤
就當前教學地課堂,大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也太形式化。通常老師都只關心于學生的成績,在乎結果,但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上關注不多,甚至很少關注。同時教師并未做到公平化對待學生,未能了解每個同學的基本情況,教學方法也過于陳舊,很少有所創(chuàng)新,不能變換學習方法和學習形式,讓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也不能讓后進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進去,也沒能充分展示老師在教學中的魅力。
學生自身問題
有的學生是因為語文基礎并不高,并且缺乏一定的鼓勵,缺乏學習興趣,也沒有堅持學習的毅力,久而久之就缺乏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學生不愛學習的心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都會導致厭學的情緒,久而久之,學生們興趣不高,參與課堂積極性也下降。
在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后進生轉化工作的基本策略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學生的不同情況,舉辦一些詩詞競賽、角色表演、一起唱歌、你畫我猜、成語接龍等游戲,通過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堂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語文知識海洋的樂趣和魅力。在教學中,教師豐富教學內(nèi)容,轉變學習語文的習慣,善于應用學習工具例如運用多媒體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讓學生們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相互交流討論并敢于發(fā)言,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效率。
教師提升知識儲備
教師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學術儲備,在教課過程中不斷引入新的知識,增添一些有意思的點,逐漸增添課堂中學生的活躍性。另外也能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重新進行認知,進而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師的引導教學任務中,并不斷提高課堂中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形成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和課堂氛圍緊密聯(lián)系。老師應該構建有趣、和諧、開放、互動的學習模式,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而不是只針對于一些在課堂上表現(xiàn)活躍的人,進而能夠提高后進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活躍性。在學習玩樂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們教學相長,一起積累,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另外不斷奠定學生個性化學習模式,也可以從低難度到高難度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激發(fā)興趣。同時也應該以課本為依據(jù),不斷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并進行大量的知識拓展,加深學生印象,最終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構建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后進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高、興趣不大、參與度不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太遠、關系疏遠導致的。因為教師平時教學風格過于嚴肅,而學生自身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膽小不敢向教師提出問題,所以當后進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有所疑惑時,如果教師能夠親切與學生們交流,增加與學生們拉近距離的機會,適時鼓勵,增加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的自信心和好奇心。最重要的是教師也要關注每個學生,讓學生們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友好,布置一些簡單有趣的作業(yè)以提高學習質(zhì)量和體驗,在活動的同時也保證學生們學到了知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不僅需要家長的關注,也需要教師不斷進行引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需要從孩子本身建立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學校應該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水平,轉換教學方式,更新教學內(nèi)容,添加有趣的知識,為孩子們營造較為活躍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應該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背景,關注每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最后營造溫馨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并提高后進生的積極性,確保他們受到公平對待,才能助于他們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路正鳳.在小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困生的思維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2(26B):121-122.
[2]覃冬梅.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A]. .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3]王榮成.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后進生轉化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34.
[4]楊凱.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才智,2017(03):141.
[5]馬建林.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學周刊,2016(29):99-100.
[6]帕提古麗·艾黑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赤子(中旬),2013(07):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