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香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革新,我國的小學數(shù)學也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著。在過去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對學生的要求基本就是掌握好課堂學習的知識。然而隨著隨著我國對新課程進行變革的不斷深入與實行,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上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動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越來越重視,讓學生可以養(yǎng)成更好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能力,同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室和學生的情感互動的教學方式,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果的高效性。所以,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也要隨之改變教學方式,對互動式教學的方式要更加注重,通過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這才是新課改后的語文要求通過學習來達到的真正的目標。本文分析研究了幾點互動教學的實踐運用策略用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教學;課堂運用
一、尊重學生主體,允許學生自由發(fā)揮
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者的教學思想是我國新課程教學方式的變革中提出來的,所以必須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中的主體才能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教學的互動模式,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立一個課堂情境來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并且去提出問題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不斷自我獨立思考、學習、教師評價反饋的過程中去在原有學習到的知識經(jīng)驗上再增加新的知識與經(jīng)驗。例如在語文課堂中“懷念母親”這篇課文中,教師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設立情境:“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每個人也都有母親,你們和母親之間最讓你記憶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利用身邊的人和事來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從而更加理解本課所學習的課堂知識。所以,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學生通過師生互動、學生分組互動、討論等等的課堂模式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把問題解決,豐富課堂中學生的自身體驗感的同時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知識并學會運用所學的語文課堂知識。
二、精心設計問題,營造寬松課堂氛圍
在我國的小學課堂教學中最為常用到的就是提問方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確實可以通過各種有趣的提問技巧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吸引其注意力。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提問方式的教學模式往往使用的技巧非常單一,在對于提問的問題內(nèi)容和技巧上都不夠用心去設置,而處于小學生的年齡階段,都是好奇心非常強烈也十分好動活潑的,但是三分鐘熱度也是其的特性之一,好奇一切新鮮的人和事卻難以長時間保持好奇心。針對小學生的這種身心特性,小學語文的教師要通過各種創(chuàng)新的課堂問題來引導小學生主動思考,設置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到問題的特性層次性、科學性以及開放性等等,營造一種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老師把每一位學生看成一個正在快速發(fā)展中的人,在教學課堂上需要用部分時間為學生提供幾次自我活動以及思考的機會,使學生們真正的成為教學課堂中的主人。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例如:例如在語文課堂中“匆匆”這篇課文中,在基本的新字和新的詞匯認識和積累的基礎上好需要讓學生對課文里情感能深刻體會到,這里教師就可以分層次的設置問題,從日子匆匆的過的飛快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思考人生的匆匆,并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和互相探討自己的觀點。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教師要從小學生的性格特性課堂的目標和實際生活多方面出發(fā)來精心設置課堂問題,才能更好的讓學生自己進行對問題的探究,提升每一位學生對問題的自我理解能力,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
三、注重合理引導,提高互動課堂效率
在我國新課改之后,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師也應該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深刻意識到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課堂和學生的導演、引導者和指揮者。在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過程中也是如此,教師要端正自己作為引導者的態(tài)度引領幫助學生順利進行主動學習,指引學生解答在課堂學習中的疑問,并在學生誤入不恰當?shù)膶W習方式和行為中時進行提醒和糾正工作,在語文課堂中真正做到和學生的互動融合,隨時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做到及時的引領學生正確的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例如在語文課堂中“兩小兒辯日”這篇課文中,教師就要通過繽紛的互動模式引導學生從舉日、探日、辯日一步步直到?jīng)Q日和悟日,有層次的深入學習課堂知識,要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并且掌握就需要教師再進一步引領學生思考課文背后的道理。
四、課堂互動教學應避免的誤區(qū)
雖然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方式的變革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課堂的互動教學,然而在現(xiàn)今實際的語文課堂中大多數(shù)的教師只是理解了互動教學的表面意義,而沒有深入的將其在課堂中完全的靈活運用到極致。這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點問題上:1、教師剛開始在語文課堂引入互動教學方式由于自己并沒有理解吃透也沒用相關教學經(jīng)驗,大多都是去模仿名師等他人教學案例中的方法,長期用這樣的方式,課堂教學中既沒有屬于自己的課堂思考觀點,也沒有和自己的課堂特色結(jié)合起來,導致雖然有課堂互動但是沒有達成逾期的好的課堂效果等情況發(fā)生。2、課堂互動需要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例如故事、討論等來進行,然而有些教師過于注重這些課堂形式了,沒有及時把握好度,要知道繽紛的互動形式只是載體,核心還是讓學生通過此來學習知識提升自我,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3、有些教師剛開始使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開展互動教學,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以后就每次課堂都使用問答的互動方式,并且往往使用的技巧非常單一,
這和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是一樣的,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是多樣化,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所以,要想讓實際課堂中的互動教學能夠發(fā)揮最大的用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不斷的反思和探索怎樣進行更好的互動教學模式。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使用互動教學十分有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只要教師能夠最大化的運用互動教學模式從以學生為中心來引導學生,豐富課堂內(nèi)容,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學習、養(yǎng)成自發(fā)性的思考行為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效果,還能有效的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禹建平.活躍課堂氛圍,實現(xiàn)高效互動教學——淺談小學語文活動教學[J].學周刊,2015,(31):116-117.
[2]張麗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法的淺談[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10):181.
[3]楊中華,馮學文.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5):28-28.
[4]寧春梅.淺談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情感讀本,2016,(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