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玲, 孫春梅, 譚旭, 夏露
現(xiàn)代醫(yī)學表明,吸煙與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生殖與發(fā)育異常、糖尿病、惡性腫瘤的發(fā)生都有著密切的關系[1]。據(jù)統(tǒng)計,在所有的癌癥中,33%是由吸煙引起的[2]。《2011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3]指出:我國現(xiàn)有的男性吸煙者超過3億,每年死于煙草相關疾病的人數(shù)超過120萬,平均每天超過3千人[4]。吸煙已成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所不堪承受之重。為加快控煙步伐,我國已把“強化戒煙服務”納入了《“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中,強調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到20%[5]。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擬了解新疆昌吉市15歲及以上社區(qū)居民吸煙狀況,于2016年對1 089名社區(qū)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
本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選取昌吉市4個社區(qū)1 100名15歲及以上居民作為調查對象。
于2016年4—10月,在昌吉市延安北路、北京南路、寧邊路、綠洲路、中山路、建國路6個街道中,隨機抽取寧邊路和綠洲路這2個街道,每個街道隨機抽取2個社區(qū),采用攔截式調查,由經(jīng)過培訓的調查員對調查對象進行面對面逐項詢問的方式開展調查。樣本量根據(jù)以下兩個公式計算:①n=μ2×π(1-π)/δ2,其中μ=1.96,π=28.3%[4],δ為允許誤差,此處取3%;②nc=n/(1+n/N),考慮20%的脫失率,則需要樣本量1 032人。本次共調查1 100人,剔除漏項和缺項等無效調查問卷,獲得有效問卷1 089份,有效回收率為99%。
調查問卷采用WHO統(tǒng)一制作的《成人煙草調查問卷核心問卷》,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月收入等一般情況,以及開始吸煙地點、開始吸煙年齡、煙草常見知識等吸煙相關情況。
現(xiàn)在吸煙者是指截止到調查之日的過去30天內吸過煙的吸煙者[6]??偽鼰熉手肝鼰熣咴诳側巳褐械陌俜直取?/p>
被調查居民總吸煙率39.94%,其中男性吸煙率為56.36%,女性吸煙率為9.45%;45~55歲組吸煙率最高,達48.1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小學及以下人群組吸煙率最高,達48.72%,隨文化程度的增加,吸煙率呈降低趨勢;不同職業(yè)人群中,專業(yè)技術人員吸煙率最高,達62.79%,其次為工農(nóng)商服務人員和無職業(yè)及退休人員,分別為47.2%和41.67%;不同月收入人群中,以月收入>8 000元組吸煙率最高,達57.89%。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及月收入人群的吸煙率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新疆昌吉市社區(qū)居民吸煙相關因素分析 n,%
調查顯示,被調查的435名吸煙者中有51.49%的居民是在參加工作以后開始吸煙,其次是在校時,占27.36%,待業(yè)時開始吸煙者占21.15%。見表2。
表2 新疆昌吉市社區(qū)居民開始吸煙時間構成 n,%
本次調查的吸煙者平均開始吸煙年齡為21.59±7.64歲,其中20~25歲組開始吸煙人群所占比例最多,高達44.60%,其次為15~20歲的青少年時期開始吸煙,占28.28%。見表3。
表3 新疆昌吉市社區(qū)居民開始吸煙年齡構成 n,%
本次調查中,認為吸煙會造成嚴重疾病的占80.16%,認為吸煙不會造成嚴重疾病的占3.31%;有88.98%居民認為吸煙不好,僅有0.28%居民認為吸煙好;不認同標明低焦油含量卷煙的危害比一般卷煙小的占53.99%,認同者占20.39%;不知道《公約》內容的占63.09%,知道的僅占4.68%。見表4。
表4 新疆昌吉市社區(qū)居民煙草知識構成 n(%)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昌吉市15歲及以上社區(qū)居民的吸煙率為39.94%,高于2010全國居民的吸煙率水平(28.3%)[7],也高于成都、西安、南寧等大中型城市吸煙水平[8-11],同時也高于2015年新疆烏魯木齊市社區(qū)居民吸煙率(18.7%)[12]。本次調查的男性吸煙率為56.36%,高于全國水平53.3%[7],略高于2015年新疆烏魯木齊市男性吸煙率(55.8%)[12]。本次調查的女性吸煙率(9.45%)略低于西安市女性吸煙率(10.5%)[9],顯著高于全國女性吸煙水平(2.5%),同時也遠高于2015年新疆烏魯木齊市女性吸煙率(3.08%)[12],這些都說明新疆昌吉市控煙形式不容樂觀。雖然昌吉市結合《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制度,出臺了一些禁煙規(guī)定,并開展了控煙相關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對控煙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吸煙率仍高于國內部分城市水平,說明控煙效果不明顯。由調查結果顯示,昌吉市女性吸煙率略低于西安市,可能與昌吉是回族自治州,與該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文化有關,但仍高于全國水平,應引起重視。
本次調查顯示,45~55歲的人群吸煙率最高(48.15%),這與南寧市、烏魯木齊市社區(qū)居民不同年齡吸煙情況一致??赡芘c該人群已人到中年,處于上有老、下有小年齡,其工作、生活、家庭、自身的壓力與其他年齡階段相比較大,且無太多排解壓力的方法,導致這部分人群借助吸煙緩解壓力,同時也提示,這部分人群對煙草危害的認知度較低,需加強健康生活方式及積極心理干預的引導。
本調查同時發(fā)現(xiàn),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區(qū)居民吸煙存在差異,南寧市、烏魯木齊市社區(qū)居民現(xiàn)狀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文化程度與吸煙率呈負相關,本研究結果與其一致。本次調查顯示,小學及以下學歷者吸煙率最高,隨著學歷提升吸煙率逐漸下降。這說明文化程度越低者衛(wèi)生健康知識較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較弱;文化程度越高者,對煙草危害及其本質了解較多,且有更多排解壓力的方法,對煙草的抵制會越堅決。在不同職業(yè)人群中,從事專業(yè)技術人員吸煙率最高(62.79%),可能與專業(yè)技術人員工作時限過長、耗費更多腦力,需借助煙草來提神醒腦有關。這一現(xiàn)象同時也說明居民對煙草的認識存在較大誤區(qū),認為煙草可以提神就會在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煙草,且相對于咖啡等提神的物品來說,煙草價格較低。提示嚴格執(zhí)行《煙草危害框架公約》中提高煙草稅及煙草價格的必要性。在月收入>8 000元的人群中吸煙率較高,這可能與該人群工作壓力大、工作強度高有關。分析結果提示,45~55歲、文化程度低、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月收入>8 000元者應是昌吉市社區(qū)控煙的重點對象。
本研究顯示,有51.49%的社區(qū)居民是從工作以后開始吸煙,這可能與工作后人際交往多、工作壓力大等情況有關。本次調查的吸煙者平均開始吸煙年齡為21.59±7.64歲,其中20~25歲組開始吸煙人群所占比例最多,高達44.60%,與2013年西安市的調查資料(19.1歲)[7]相比開始時間較晚,可能與昌吉市居民多數(shù)為回族,居民在校期間受家庭影響較大,不吸煙、不喝酒,走上工作崗位后,受工作環(huán)境影響開始吸煙,提示在昌吉市應注重加大對新入職員工煙草危害知識健康教育,倡導健康的社交禮儀文化。
本次調查中,認為吸煙會造成嚴重疾病的占80.16%,認為吸煙不會造成嚴重疾病的占3.31%。有88.98%居民認為吸煙不好,僅有0.28%居民認為吸煙好。說明長期的吸煙危害健康宣教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認同標明低焦油含量卷煙的危害比一般卷煙小的占53.99%,認同者占20.39%。不知道《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內容者占63.09%,知道者僅占4.68%。表明昌吉市居民對煙草危害的具體細節(jié)知識還不太了解,因此,在控煙宣傳時,應有針對性、有重點、有目的的展開,深化對重點人群、重點知識的健康教育,以此推動昌吉市全社區(qū)居民對煙草危害的深入認知。
新疆昌吉市控煙工作面臨巨大挑戰(zhàn),要有效的降低吸煙率,不僅需要國家各種強制手段,還需要全社會各個部門的全面協(xié)作,推動公共場所控煙工作。
應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如組織開展宣傳咨詢義診、發(fā)放宣傳資料等活動,在公共場所的電子屏上滾動控煙標語,向社區(qū)居民及過往群眾發(fā)放戒煙倡議書及宣傳單,并詳細講解戒煙對健康的益處、戒煙的方法和步驟等常識,及我國控煙禁煙的相關法律知識,在轄區(qū)內張貼禁止公共區(qū)域吸煙的警示語,在車站、娛樂場所、商場等公共場所普遍張貼禁煙標志、懸掛吸煙有害標語,并在社區(qū)的科普宣傳欄中張貼控煙宣傳畫報,讓居民群眾了解吸煙對人體健康尤其是對尚未發(fā)育完全的青少年的危害,號召煙民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吸或少吸煙,遠離香煙的侵害,倡導居民共建無煙社區(qū),共享健康生活。
按照《公共場所衛(wèi)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衛(wèi)生部令第80號)要求,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同時,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關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煙的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動員和鼓勵各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及企事業(yè)單位積極參與控煙工作。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室內外所有區(qū)域要達到無人吸煙、無煙味、無煙頭的“三無標準”。
各社區(qū)可利用創(chuàng)建無煙社區(qū)工作機會,將控煙納入工作計劃,制定控煙規(guī)章制度。社區(qū)區(qū)域內不得設吸煙室、吸煙區(qū)。要利用多種宣傳形式,積極組織轄區(qū)單位開展以“創(chuàng)建無煙環(huán)境、共享健康生活”為主題的健康巡講,積極開展“吸煙的危害”主題講座等,通過舉辦控煙健康教育講座、知識競賽、制作控煙宣傳報等形式,在社區(qū)內營造良好的控煙氛圍。
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當加強對醫(yī)務人員控煙知識的培訓,提高戒煙服務能力,向患者提供必要簡短的戒煙服務,積極營造戒煙支持環(huán)境。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應當開設戒煙門診,提供專業(yè)戒煙服務。對病人及其家屬開展與戒煙有關的健康教育,勸阻患者不吸煙。設置健康義診咨詢臺,醫(yī)院門診專家現(xiàn)場為群眾免費義診、答疑解惑,工作人員向市民群眾發(fā)放控煙禁煙倡議書和控煙知識健康教育等宣傳材料,大力宣傳普及煙草危害常識。
定期開展跟蹤檢查、隨機抽查,在所有禁煙場所張貼禁煙標識,對各區(qū)域的吸煙情況進行巡查和監(jiān)督,開展控煙巡查等方式督促居民樹立健康生活理念,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
宣傳和落實禁煙、控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更是一項艱巨的使命,因此,應做好禁煙宣傳工作,增強居民群眾的保健意識,努力打造更規(guī)范、更文明、更健康的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