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華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一直是難點和重點,不只是因為寫作在語文考試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寫作體現(xiàn)的是學生的語文能力水平。要在考場寫出一篇質量比較高的作文,需要學生有扎實的文字基礎、足量的故事題材、細膩的感情和一定的表達技巧。中學階段是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教師要針對寫作困境給予一定的指導訓練,夯實語文基礎。
本課題研究了故事分享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研究表明通過有效的故事分享,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給大家講故事,講故事者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聽故事者,一個學期就能收獲好幾十個印象深刻、觸動心靈的寫作素材,也收獲了寫作內容。故事分享展示操作模式是:課前五分鐘,輪流安排一位同學上臺五分鐘分享,提前準備上傳PPT到教室,邊講述邊播放課件。按照述故事—講感悟—此故事適合哪類作文題的流程,向全班分享閱讀成果。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過分享故事這種長期性的寫作專項訓練,在實踐中提升寫作水平。
一、分享的過程能改善寫作畏難心理
作文難拿高分,害怕寫作文,難以在寫作中輕易獲得成就感,這是初中生面對寫作的普遍心理,因為畏難情緒,讓部分學生逐步失去寫作興趣,甚至于語文興趣。在故事分享專項訓練階段,將每周的作文任務分解成每周摘錄兩個生動的故事,并寫上自己的感悟,指出適合哪種類型的作文題,寫作難度降低,慢慢培養(yǎng)寫作興趣。每周要完成摘錄兩個最觸動心靈的故事任務,促使學生從文學名著、期刊雜志、報紙網(wǎng)絡等渠道尋找故事,從眾多故事中,篩選最能感染自己的素材,學生閱讀的廣度與深度得到強化,閱讀習慣與閱讀水平在完成分享故事的任務中得到極大提高,閱讀的興趣也隨之培養(yǎng)起來了。閱讀興趣的建立,極大抵消了電子網(wǎng)絡游戲對學生的誘惑。
二、分享的過程是道德情操的教育過程
學生在閱讀中尋找最觸動他們心靈的故事,閱讀過程就是閱讀者與作者的心靈深度交匯,是學生的一次思想道德的情感體驗。古今中外、大事瑣事,各種題材的故事激發(fā)著閱讀者各類情感的萌動。分享者要想在有限的五分鐘之內用一個故事打動聽眾的情感,必須選取最能震撼心靈的優(yōu)秀故事,這些故事要么感人要么有趣要么富有哲理。
經(jīng)典文章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用短短的篇幅描繪了一個不善言談卻仍默默關愛兒子的一個典型的父親形象,寥寥幾筆卻讓人潸然淚下,感觸頗深。因為方向不限,所以在課題實驗過程中,可以出現(xiàn)的故事題材就可以更加豐富多彩,可以表現(xiàn)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勇于奉獻敢于犧牲的愛崗敬業(yè)精神、樂于助人肯擔當?shù)娘L度、講求誠信的赤膽忠心、感恩孝義的傳統(tǒng)美德、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自然法則、關于夢想與奮斗的青春壯語……五分鐘的分享過程,就是分享者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品德教育微課。
在閱讀、分享故事的過程中收獲的情感體驗,必將促進寫作的情感滲透,用作品的熱度去溫暖讀者,用作品的力量去振奮他人,隨之提升寫作質量。
三、閱讀與分享故事助于積累寫作素材
初中生的生活閱歷相對淺薄,生活圈子相對狹窄,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比較單純,良好的社會經(jīng)濟現(xiàn)狀使他們缺少生活的歷練,發(fā)生在他們自己身上的、家庭的、學校的、社區(qū)的等身邊的故事都比較平凡,然而,小事也能見大道理,但他們的視野與閱歷局限了寫作素材。
通過每周兩次的故事摘錄作業(yè),每個學生一個學期就積累了近三十個生動感人的故事,每天課前一個同學的故事分享,每個學期還能聽到一百個別人摘錄的故事,分享故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總結此類故事適合哪類作文題目,有分享者自己的觀點,也有聽者的即時總結,這樣就打開了故事題材應用寫作的思路,起到了發(fā)散思維引領創(chuàng)新作文的作用。
學生審題立意的思維大門被開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為是自己親手摘錄的故事,或者是課堂中分享過討論過的故事,這些故事在學生的記憶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在平時抑或是考場寫作中,很多生動感人的故事就閃現(xiàn)在他們審題立意的思維過程中,寫作素材信手拈來,選材游刃有余,很容易獲得寫作的樂趣,提高作文的品質。
四、故事分享促進寫作技巧的提高
分享故事寫作教學,設計不同的提升階段,前期注重提煉情感與思想主題的感悟,中后期逐漸增加故事講述的寫作技法,將作文教學上升到新的層次,引導學生領悟作者講故事的技巧,以及深化主題與抒情達意的手法,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故事,直觀而真切地體會寫作藝術。在分享故事感受故事的過程中,穿插寫作實踐,將領悟運用到自己的寫作里,快速獲取學習的成功感與寫作樂趣。
故事分享的寫作教學探索,將寫作訓練融合到閱讀、分享、討論、情感體驗里,讓學生在德育熏陶中感受生命的鮮活,在自我展示中積累生活的閱歷,讓寫作與人生更豐滿。
作者單位:廣州市白云區(qū)三元里中學(5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