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用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法對9個苜蓿品種在田間旱作條件下葉綠素熒光、水分及生產(chǎn)特性的綜合評價

        2019-09-02 14:01:46李超高麗王育青閆志堅朱勇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9年5期
        關鍵詞: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綜合評價苜蓿

        李超 高麗 王育青 閆志堅 朱勇

        摘要:在田間旱作條件下,對9個苜蓿品種分枝期、現(xiàn)蕾期和初花期的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葉片水勢進行觀測,并應用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研究比較這些指標。結果表明:(1)葉片水勢方面。各茬分枝期不同苜蓿品種葉片水勢維持在較高水平,品種間差異不顯著,花期品種間差異最大,其中準格爾苜蓿葉片水勢較高,表現(xiàn)較優(yōu),其次是敖漢苜蓿、中苜1號和草原2號,較差的為公農(nóng)1號、肇東苜蓿。(2)葉綠素熒光方面?;诰垲惙治鰧?個苜蓿品種葉綠素熒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分為兩大類,熒光特性較優(yōu)的一類為草原2號、準格爾苜蓿、敖漢苜蓿、中苜1號和龍牧801,熒光特性較差的一類為甘農(nóng)3號、肇東苜蓿、公農(nóng)1號和龍牧803。(3)生產(chǎn)特性方面。中苜1號和龍牧803年產(chǎn)量較優(yōu),準格爾苜蓿和敖漢苜蓿產(chǎn)量較差。(4)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法綜合評價顯示,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依次為龍牧801、準格爾苜蓿、中苜1號、草原2號和敖漢苜蓿,與參考品種加權關聯(lián)度在0.65~0.75之間;表現(xiàn)較差的為甘農(nóng)3號、龍牧803、公農(nóng)1號和肇東苜蓿,加權關聯(lián)度在 0.35~0.55之間。

        關鍵詞:苜蓿;田間旱作;葉片水勢;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生產(chǎn)特性;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S551+.703.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05-0156-06

        收稿日期:2017-03-06

        基金項目:西藏特色家畜選育與健康養(yǎng)殖專項牦牛健康養(yǎng)殖技術與技術集成示范課題(編號:Z2016B01N04);西藏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16zr-15-49)。

        作者簡介:李 超(1986—),男,重慶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草地資源利用與保護研究。E-mail:lichao866560@hotmail.com。

        我國國土面積中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占56%,降水稀少,農(nóng)作物生產(chǎn)力較低,屬于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區(qū)。干旱已成為限制草地畜牧業(yè)生產(chǎn)的一個主要因子,作為牧草之王,苜蓿的品質(zhì)、生產(chǎn)能力和抗逆性等優(yōu)勢將在該區(qū)域大有作為;另一方面應加快引種優(yōu)勢品種,加強品種更新來滿足該區(qū)域苜蓿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

        通過國內(nèi)引進的不同苜蓿品種的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的特征和水分生理指標特性,來觀測和研究不同苜蓿品種在干旱地區(qū)的適應性能力,結合這些品種的產(chǎn)量性能選取某一綜合評價法進行分析和評價,篩選出既能適應半干旱、干旱地區(qū)又能保證產(chǎn)量品質(zhì)的苜蓿品種。

        本研究應用近年較為認可的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法,綜合評價適合在干旱條件下種植的9個苜蓿品種,為較干旱地區(qū)選擇適合推廣利用的苜蓿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爾沁鎮(zhèn)的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農(nóng)牧交錯試驗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示范基地),其地理位置為40°34′39″~40°35′41″N、111°34′39″~111°47′06″E,海拔1 055 m,屬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干旱、寒冷、多風沙。年平均氣溫5.8~6.3 ℃,7月極端高溫37.3 ℃,1月極端低溫-32.8 ℃,≥10 ℃積溫2 700 ℃以上,無霜期13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50~450 mm。試驗地屬于沙質(zhì)脫潛育土,pH值8.5左右,土壤貧瘠,含鹽量 0.03%,有機質(zhì)含量0.6%,含氮量0.035%。

        1.2 試驗材料

        為了保證測試品種生長環(huán)境條件的一致性,在示范基地選取生長于相同立地條件的9個苜蓿品種作為測試材料(表1)。供試品種株齡2年。

        1.3 測定項目

        1.3.1 大田指標的測定 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測定:使用英國產(chǎn)Handy PEA進行測定,于08:00測定相同葉位葉片(植株頂端第1張完全展開3葉的中間小葉)。測定前,用葉夾暗適應葉片20 min,每2 h測定1次。每個品種重復6次。

        葉片水勢測定:采用WP4(Decagon Devices,Inc. USA)植物水勢儀,于08:00選取照光均一、生長健康、長勢一致的同一葉位葉片(植株頂端第1張完全展開3葉中間小葉)。每 2 h 測定1次,每個品種3次重復。

        葉綠素相對含量:用SPAD-502型葉綠素計測定相同葉位葉片(植株頂端第1張完全展開3葉中間小葉)。每10 d測定1次,每個品種重復10次。

        形態(tài)與品質(zhì)指標測定:株高、單株分枝數(shù)、葉面積、主莖直徑、莖葉比、鮮干比、產(chǎn)草量等。

        1.3.2 室內(nèi)測定 葉片相對含水量[1]:隨機選取苜蓿頂端第

        1張完全展開3葉的中間小葉,裝入封閉性較好的塑料小盒中,帶回實驗室稱鮮質(zhì)量。然后將葉片立即浸入水中24 h,取出用濾紙吸干葉片表面水分,稱飽和質(zhì)量,然后置于烘箱內(nèi),105 ℃烘干15 min,再于65 ℃烘干至恒質(zhì)量,稱干質(zhì)量,每個品種重復3次。參照以下公式計算葉片相對含水量:

        式中:m1為葉片鮮質(zhì)量,g;m2為葉片干質(zhì)量,g;m3為葉片飽和質(zhì)量,g。

        葉片相對保水力:隨機選取苜蓿頂端第1張完全展開3葉的中間小葉,快速裝入封閉性較好的塑料小盒中,帶回實驗室稱鮮質(zhì)量。然后將樣品平鋪于空氣相對濕度為20%的恒溫箱內(nèi)干燥,溫度設置為20 ℃,分別于1、3、6、9、24 h取出定時稱質(zhì)量,最后置于烘箱,烘干至恒質(zhì)量,溫度設置為 65 ℃,稱干質(zhì)量,每個樣品重復3次。參照以下公式計算葉片相對保水力:

        式中:m1表示葉片鮮質(zhì)量,g;m2表示定時稱質(zhì)量,g;m3表示葉片干質(zhì)量,g。

        細胞膜透性的測定(電導法):取各苜蓿品種同位鮮葉片,稱取0.1 g,用去離子水清洗干凈,再用吸水紙吸干其表面的水分,然后剪成1 cm大小放入已清洗干凈的試管中,加入10 mL的去離子水,自然浸泡24 h,之后將各試管充分搖勻,用電導儀測其初電導率E1;加塞,在沸水浴中浸提20 min,取出冷卻至室溫,搖勻、平衡后測定其終電導率E2[2]。

        式中:E1為初電導率,S/m;E2為終電導率,S/m。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xcel 2003、SAS V8.0以及OriginPro 8.0等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作圖。采用聚類分析和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法,評價品種的綜合性能。

        根據(jù)灰色系統(tǒng)理論,將所有參試性狀或品種看作1個灰色系統(tǒng),其中每一性狀或品種都是該系統(tǒng)中的1個因素,系統(tǒng)中各因素關聯(lián)度越大,因素間相似程度越高,越接近參試性狀或品種[3]。

        選取1個參考性狀或品種,其各項指標構成參考數(shù)列,計算參考數(shù)列中各性狀的權重系數(shù),而比較數(shù)列則由參試性狀或品種的各項指標構成,根據(jù)權重系數(shù)計算各參試性狀或品種與參考性狀或品種之間的關聯(lián)度,從而確定性狀或品種的優(yōu)劣。

        設X0為參考數(shù)列,Xi(i=1,2,…,N)為比較數(shù)列,且 X0={X0(1),X0(2),…,X0(N)},Xi={Xi(1),Xi(2),…,Xi(N)},將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無量綱初始化處理,則

        式中:ζi(k)為X0與Xi在第k點的關聯(lián)系數(shù);Δi(k)=|X0(k)-Xi(k)|表示X0數(shù)列與Xi數(shù)列在第k點的絕對值;最小絕對差a=minimink|X0(k)-Xi(k)|=miniminkΔj;最大絕對差b=maximaxk|X0(k)-Xi(k)|=maximaxkΔj;ρ為分辨系數(shù),用于提高關聯(lián)系數(shù)間的差異顯著性,取值范圍為0~1。本研究共選取15個性狀指標,其中指標1~5表示初始熒光(Fo)、可變熒光(Fv)、葉片PSⅡ的潛在活性(Fv/Fo)、葉片PSⅡ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和葉片的光合性能指數(shù)(PI)等,這5個指標中對植物的抗逆性方面,F(xiàn)o越小越好,而Fv、Fv/Fm、Fv/Fo、PI越大越好;指標6~9表示水分指標中的葉片相對含水量、葉片保水力、葉片水勢和細胞膜透性:指標 10~15表示產(chǎn)量性狀中的干草產(chǎn)量、莖葉比、干鮮比、主莖直徑、單株分枝數(shù)和株高。X0表示各理論最優(yōu)指標的向量,X1~X9為9個苜蓿品種(下標序號對應各品種的序號)各指標向量。

        將關聯(lián)系數(shù)ζi(k)代入公式

        式中:ri為每個性狀或品種的關聯(lián)度值;W(k)為各指標的權重,其計算方法參考董寒青的方法[4]。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茬次不同生育期08:00葉片水勢比較

        從圖1可以看出,植物經(jīng)過整夜的水分調(diào)整恢復,08:00葉片水勢趨于穩(wěn)定。第1茬和第2茬葉片水勢整體趨勢有明顯區(qū)別,可能因為2茬在整個生長期間土壤含水量差異較大;2茬分枝期均保持較高的水平,進入現(xiàn)蕾期后開始緩慢下降,之后初花期又降低但第1茬規(guī)律不明顯,可能與土壤水勢有關,有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第1茬分枝期水勢較大的為草原2號(-1.80 MPa)、敖漢苜蓿(-1.87 MPa)、龍牧801(-1.96 MPa)、甘農(nóng)3號(-1.88 MPa),分別比平均值高13.8%(P<0.01)、10.53%(P<0.05)、6.22%(P<0.05)、10.47%(P>0.05),與準格爾苜蓿相比分別高14.69%(P<0.01)、11.37%(P<0.05)、10.05%(P<0.05)、7.12%(P>0.05);水勢較小的為龍牧803(-2.32 MPa)、中苜1號(-2.31 MPa)、肇東苜蓿(-2.30 MPa)、公農(nóng)1號(-2.29 MPa),品種間水勢差別不顯著,比準格爾苜蓿低9%。第2茬分枝期水勢較大的為中苜1號(-1.02 MPa),比平均值高18.4%(P>0.05),較準格爾苜蓿高25%(P<0.01);水勢最小的為公農(nóng)1號(-1.5 MPa),比平均值低20%(P<0.01),比準格爾苜蓿低10.29%(P>0.05)。

        第1茬現(xiàn)蕾期草原2號(-2.73 MPa)、甘農(nóng)3號(-2.06 MPa)分別高于平均值26.95%、15.96%(P<0.01),分別高于準格爾苜蓿32.24%、22.04%(P<0.01);水勢較小的為龍牧803、敖漢苜蓿和準格爾苜蓿。第2茬現(xiàn)蕾期水勢較大的為準格爾苜蓿(-1.4 MPa)、草原2號(-1.46 MPa),其次為龍牧803(-1.51 MPa)、龍牧801(-1.52 MPa)、中苜1號(-1.61 MPa),水勢較小的為肇東苜蓿(-1.82 MPa)和公農(nóng)1號(-1.99 MPa)。

        第1茬花期水勢較大的為甘農(nóng)3號(-2.01 MPa)和準格爾苜蓿(-2.39 MPa),分別比平均值高28.21%(P<0.01)、14.64%(P<0.05);其次為草原2號(-2.55 MPa)、敖漢苜蓿(-2.61 MPa);水勢較小的為公農(nóng)1號(-3.6 MPa)和肇東苜蓿(-3.24 MPa),分別比平均值低28.57%(P<0.01)、15.7%(P<0.05),分別比準格爾苜蓿低50.63%、35.56%(P<0.01)。第2茬花期水勢最高的為準格爾苜蓿(-1.71 MPa),極顯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種,其次是中苜1號、龍牧801、草原2號,都在-2.2~-2.3之間,水勢較低的為肇東苜蓿、公農(nóng)1號、龍牧803等。

        綜上可以看出2茬不同生育期苜蓿品種的水勢變動,因土壤含水量、降水等環(huán)境因素以及苜蓿在不同生育期的生理需水量不同而表現(xiàn)出差異性。整體上來看,第1茬規(guī)律不明顯,第2茬準格爾苜蓿水勢較高且穩(wěn)定,其次是敖漢苜蓿;而水勢較低的苜蓿為公農(nóng)1號和肇東苜蓿。

        2.2 苜蓿不同品種葉綠素熒光特性評價

        苜蓿熒光特性受多種熒光特性指標綜合作用的影響,對9個苜蓿品種生長第2年的5個基本熒光特性指標如初始熒光、可變熒光、葉片PSⅡ的潛在活性(Fv/Fo)、葉片PSⅡ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和葉片的光合性能指數(shù)(PI)的日變化平均值標準化處理后,在SAS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中選擇最長距離法進行聚類。從圖2聚類結果可以看出,選取相似系數(shù)L=1.20對所有品種分類,可以分為2類:第Ⅰ類,熒光特性較好,包括草原2號、準格爾苜蓿、敖漢苜蓿、中苜1號和龍牧801;第Ⅱ類,熒光特性較差,包括甘農(nóng)3號、肇東苜蓿、公農(nóng)1號和龍牧803。

        2.3 不同苜蓿品種產(chǎn)量性狀分析

        2.3.1 株高 株高是描述牧草生長狀況反映牧草產(chǎn)量高低的較為理想的特征量,既是衡量草地生產(chǎn)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反映植物生長發(fā)育狀況的重要指標。株高與產(chǎn)量呈正相關,分枝前苜蓿的株高生長緩慢,進入分枝期后其生長速度急劇加大,進入開花期生長幾乎停止,株高達到最大值;在開花前,苜蓿生長速度和生長強度在變化趨勢上基本一致。從圖3可以看出,各苜蓿品種第1茬和第2茬的生長趨勢基本一致,生長曲線近似直線,呈明顯的上升趨勢,未出現(xiàn)較大波動。第1茬返青時間在2011年4月20日左右,返青后生長緩慢,至5月14日第1次測株高時,9個苜蓿品種的株高差異極顯著(P<0.01),株高較高的有中苜1號、龍牧803、甘農(nóng)3號、肇東苜蓿和草原2號,株高較低的為準格爾苜蓿和敖漢苜蓿。5月14日之后,隨著溫度逐漸升高,生長逐漸加快,9個苜蓿品種之間株高差異顯著,總體而言,株高較高的為龍牧801、中苜1號、草原2號,而株高較低的為準格爾苜蓿、公農(nóng)1號和敖漢苜蓿。第2茬的生長趨勢與第1茬相似,不同的是第2茬生長周期短,刈割后生長較第1茬更快地進入分枝期。總體而言,株高較高的為中苜1號、龍牧801,較低的為準格爾苜蓿、敖漢苜蓿和肇東苜蓿。

        生長速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牧草的生長能力。從圖4中可以看出,各個苜蓿品種在第1茬生長速率趨勢一致。4月底返青后至5月中旬,生長速率整體緩慢,其中中苜1號和龍牧803生長較快,分別達0.812、0.804 cm/d,而生長較慢為準格爾苜蓿和敖漢苜蓿,分別為0.544、0.568 cm/d,其余品種在0.68~0.77 cm/d。隨著溫度升高,9個苜蓿品種生長速率逐漸加快,龍牧803、中苜1號、草原2號和甘農(nóng)3號的生長速率較大,而準格爾苜蓿、敖漢苜蓿和肇東苜蓿生長較為緩慢。第2茬這種差別更明顯,草原2號的生長速率明顯快于其他苜蓿品種,最大時達到9.5 cm/d,其次是中苜1號和龍牧801,生長較為緩慢的品種同樣是敖漢苜蓿、肇東苜蓿和準格爾苜蓿。

        2.3.2 產(chǎn)量 產(chǎn)量是衡量苜蓿生產(chǎn)和經(jīng)濟性能的重要指標。由表2可知,第1茬各苜蓿品種間干草產(chǎn)量表現(xiàn)最好的為龍牧801,達3 826.90 kg/hm2,高于平均值26.11%,高于當?shù)仄贩N準格爾苜蓿35.74%;其次為中苜1號,產(chǎn)量達 3 626.67 kg/hm2,高于平均值19.52%,高于準格爾苜蓿 28.64%;表現(xiàn)較差的為公農(nóng)1號和肇東苜蓿,產(chǎn)量分別為 2 336.00、2 335.50 kg/hm2,分別低于平均值23.02%、23.03%,與產(chǎn)量最高的龍牧801相比,分別低38.96%、38.97%,同時分別低于當?shù)仄贩N準格爾苜蓿17.14%、17.16%。其余苜蓿品種的干草產(chǎn)量在2 600~3 300 kg/hm2。第2茬苜蓿的干草產(chǎn)量中苜1號最高,為3 286.75 kg/hm2,與其他苜蓿品種相比差異極顯著(P<0.01),分別高于平均值和當?shù)胤N準格爾苜蓿47.72%、65.95%;其次為龍牧801;肇東苜蓿的干草產(chǎn)量最低,為1 318.33 kg/hm2,分別低于平均值和準格爾苜蓿40.75%、33.44%。其余品種的干草產(chǎn)量在1 800~2 400 kg/hm2。從年總產(chǎn)量上來看,中苜1號和龍牧803的年總產(chǎn)量較高,分別較準格爾苜蓿高44.03%、43.89%(P<0.01),說明它們在當?shù)氐慕?jīng)濟性能較好;肇東苜蓿的年總產(chǎn)量較低,較準格爾苜蓿低23.88%(P<0.01),說明它在當?shù)氐慕?jīng)濟性能較差。第2茬苜蓿的干草產(chǎn)量較第1茬苜蓿的干草產(chǎn)量低,第1茬生長周期長,對年總產(chǎn)量貢獻最大,但第2茬的產(chǎn)量也對苜蓿年總產(chǎn)量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也應該予以重視。

        2.4 不同苜蓿品種葉綠素熒光指標、水分指標與產(chǎn)量性狀的分析

        本研究選用葉綠素熒光指標、水分指標與產(chǎn)量性狀這3個層次指標對種植在陰山南麓的9個苜蓿品種進行評價。葉綠素熒光指標選取最基本的參數(shù):初始熒光(Fo)、可變熒光(Fv)、葉片PSⅡ的潛在活性(Fv/Fo)、葉片PSⅡ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和葉片的光合性能指數(shù)(PI),這5個指標中對植物的抗逆性方面,F(xiàn)o越小越好,而Fv、Fv/Fm、Fv/Fo、PI越大越好。水分指標包括葉片相對含水量、葉片保水力、葉片水勢和細胞膜透性的測定。產(chǎn)量性狀包括干草產(chǎn)量、莖葉比、干鮮比、主莖直徑、單株分枝數(shù)和株高。最后將所有指標同一量綱,并將各指標轉化為對總目標越大越好的方向,采用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法對9個苜蓿品種葉綠素熒光、水分指標和產(chǎn)量性狀的得分進行排序,確定出不同品種的優(yōu)劣順序。

        由于評價指標過多,筆者對產(chǎn)量和其他各指標做關聯(lián)度分析,得到各指標權重,分別得到等權關聯(lián)度和加權關聯(lián)度值(表3、表4、表5)。根據(jù)權重構造的苜蓿品種綜合評價模型為:

        ri=∑nk=1W(k)ζi(k)。

        式中:W(k)為各指標的權重;ζi(k)為關聯(lián)系數(shù)(表6)。

        分別計算出各品種評價值ri,由表7可知,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為龍牧801、準格爾苜蓿、中苜1號、草原2號和敖漢苜蓿,它們加權關聯(lián)度在0.65~0.75;表現(xiàn)較差的為甘農(nóng)3號、龍牧803、公農(nóng)1號和肇東苜蓿,它們加權關聯(lián)度在0.35~0.55。對于表現(xiàn)較優(yōu)的苜蓿品種可以在該地區(qū)優(yōu)先考慮、重點考察、廣泛推廣,并能在旱作、低田間管理的條件下,有相對較好的產(chǎn)量;反之,對于表現(xiàn)較差的苜蓿品種不適合在該地區(qū)

        推廣,建議慎重選擇。采用葉綠素熒光、水分生理指標,同時結合部分產(chǎn)量性狀指標,加之當年遭遇旱年,其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品種在旱作條件下生產(chǎn)性能的優(yōu)劣,其結果較為合理可信。

        3 討論與結論

        3.1 9個苜蓿品種水分生理參數(shù)比較

        旱作條件下,苜蓿不同生育期葉片水勢日變化幅度也增大。本試驗得出,分枝期葉片水勢日變化幅度小于現(xiàn)蕾期和初花期,不同苜蓿品種各生育期08:00葉片水勢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分枝期—現(xiàn)蕾期—初花期葉片水勢呈現(xiàn)“高—低— 低”的變化趨勢,說明9個苜蓿品種的抗旱性也因生育期的不同而變化,這與前人研究[5]一致。通過觀察2茬不同苜蓿品種的水勢得出,水勢的變化也因環(huán)境變動而出現(xiàn)波動。分枝期各苜蓿品種間的水勢較高且穩(wěn)定的品種為準格爾苜蓿和敖漢苜蓿,同時水勢較低的為公農(nóng)1號和肇東苜蓿。

        旱作條件下,9個苜蓿品種的葉片水勢日變化在不同時期均呈現(xiàn)一致的變化趨勢,即早晚水勢較高,午間較低,這可

        能是由于午間溫度高,光照強,導致葉片蒸騰失水較快,植物須吸收更多的水分而降低其組織水勢。各時期在午間處理的葉片水勢值均比較高,因為此時空氣干燥、氣溫較高、太陽凈輻射大,過度的蒸騰使植物葉片水分平衡失調(diào),保衛(wèi)細胞失水收縮,開度比其他時間點小,即通過“午睡”現(xiàn)象來調(diào)節(jié)植物體內(nèi)的水分,以防止失水過多[6]。

        紫花苜蓿在耐旱性方面屬于高水勢延遲脫水型,主要通過加強根系吸水來延遲脫水,本試驗結果表明,苜蓿葉片水勢日變化幅度增大,具有較高的葉水勢。同時第1茬和第2茬的葉水勢變動范圍不同,表現(xiàn)在第2茬水勢值的變動范圍在較高水平,且幅度較小,可能是由于第2茬的土壤含水量較大,這也說明植物水勢的變化幅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環(huán)境的多樣性。9個苜蓿品種午間葉水勢呈極顯著差異,主要是和苜蓿品種的吸水能力有關。

        葉片水勢與葉片相對含水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與葉片保水力呈極顯著負相關,即葉片相對含水量較小,葉片失水較慢,水勢值較低,葉片保水力較大;相反,葉片含水量較大,葉片失水則較快,水勢值較高,葉片保水力較小。本試驗與前人的報道[5]基本一致。

        3.2 9個苜蓿品種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比較

        在本試驗中9個苜蓿品種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Fo、Fv、Fv/Fo、Fv/Fm、PI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差異。

        PSⅡ反應中心完全開放時的熒光用初始熒光Fo表示,F(xiàn)o的增加或減少都反映反應中心的情況:Fo增加表明PSⅡ反應中心遭到不可逆轉的破壞,F(xiàn)o減少表明反應中心天線的熱耗散增加[7]。本試驗中9個苜蓿品種初始熒光Fo上升,午間達到最大值,這說明午間PSⅡ反應中心的破壞或可逆失活導致初始熒光增加[8],發(fā)生了光抑制,而這9個品種中敖漢苜蓿、草原2號、準格爾苜蓿等較小?;谌~綠素熒光參數(shù)將參試品種用聚類分析分為兩大類,第1類包括準格爾苜蓿、草原2號、敖漢苜蓿、中苜1號和龍牧801,葉綠素熒光特性較優(yōu);第2類包括肇東苜蓿、甘農(nóng)3號、公農(nóng)1號和龍牧803,葉綠素熒光特性較差。9個苜蓿品種水勢日變化較大,其中準格爾苜蓿和敖漢苜蓿葉片水勢較高且較為穩(wěn)定,而公農(nóng)1號和肇東苜蓿葉水勢較低。綜上,準格爾苜蓿、草原2號、敖漢苜蓿、中苜1號和龍牧801對環(huán)境耐受性較好,肇東苜蓿、甘農(nóng)3號、公農(nóng)1號和龍牧803對環(huán)境耐受性較差。

        3.3 9個苜蓿品種產(chǎn)量性狀比較

        株高、分枝數(shù)、莖粗、葉面積、干鮮比、莖葉比等都是構成苜蓿生物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重要因子。Volence等的研究表明,構成苜蓿生物量的重要因子包括葉片、枝條直徑、質(zhì)量、長度和側枝數(shù)[9]。能夠描述苜蓿生長狀況、反映苜蓿產(chǎn)量的較為理想的特征量是株高,它還是衡量草地生產(chǎn)力和植物生長發(fā)育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有文獻報道,作物產(chǎn)量與其高度呈正相關,高作物有更高的產(chǎn)量潛力[10]。彭宏春等的研究表明,紫花苜蓿生長高度與生物產(chǎn)量呈正相關[11]。干鮮比即干草與鮮草質(zhì)量的比值是衡量牧草產(chǎn)量的基本指標之一,也是晾制或青貯飼草的重要依據(jù),通常情況下,干鮮比越高越適合晾制干草[12]。干鮮比較高的品種在相同條件下晾制干草質(zhì)量大,獲得較多干草,且干物質(zhì)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高[13]。莖葉比即陰干后莖的質(zhì)量與葉的質(zhì)量之比,能夠反映牧草適口性與品質(zhì),是衡量紫花苜蓿經(jīng)濟性狀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葉中粗蛋白含量比莖中高1.0~2.5倍,而粗纖維含量則比莖少50%~100%,可消化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葉比莖高40%,所以莖葉比直接決定牧草營養(yǎng)價值和牧草品質(zhì),牧草葉量越多,其品質(zhì)越好。莖葉比隨著苜蓿的成熟而下降,而干鮮比在苜蓿整個生育期的變化趨勢呈逐漸下降趨勢[14]。

        參考文獻:

        [1]王韶唐,荊家海,丁忠榮,等.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西安:陜西科技出版社,1986.

        [2]陳建勛,王曉峰.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2版.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64-66.

        [3]王 勇,劉學義. 我國苜蓿研究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04(6):6-7.

        [4]董寒青. 解析SPSS對主成分分析的計算技術[J]. 統(tǒng)計與決策,2004(3):117-118.

        [5]吳曉麗. 不同紫花苜蓿品種的抗旱生理特性比較研究[D]. 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

        [6]Gerbaud A,Andre M. Down regulation of photosynthesis after CO2 enrichment of lettuce;relation to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J]. Biotronics,1999,12(28):33-44.

        [7]Bjorkman O,Demmig B. Photon yield of O2 evolution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at 77 K among vascular plants of diverse origins[J]. Planta,1987,170(4):489-504.

        [8]許長成,李德全,鄒 琦,等. 干旱條件下冬小麥不同葉齡葉綠素熒光及葉黃素循環(huán)組分的變化[J]. 植物生理學報,1999,25(1):29-37.

        [9]Volence J J,Cherney J H,Johnson K D. Yield components,plant morphology,and forage quality of alfalfa as influenced by plant population[J]. Crop Science,1987,27(2):321-326.

        [10]Burton G W. Inheritance of variou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in alfalfa and their relations to plant yields in New Jersey[M]. New Jersey:Agr Exp Sta Bull,1937:628.

        [11]彭宏春,牛東玲,李曉明,等. 柴達木盆地棄耕鹽堿地紫花苜蓿生物量季節(jié)動態(tài)[J]. 草地學報,2001(3):218-222,242.

        [12]買爾亞木·玉蘇甫,海日泥沙,克然木. 5個紫花苜蓿品種對比實驗的分析[J]. 草食家畜,2010,9(3):70-73.

        [13]溫 方. 紫花苜蓿不同品種生產(chǎn)性能及其光合特性研究[D]. 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7.

        [14]徐春明. 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種生長特性分析及評價[D]. 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3.魏朝治,裘紀瑩,陳蕾蕾,等. 惡味乳桿菌B2的益生特性及安全性評價[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9,47(5):162-165.

        猜你喜歡
        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綜合評價苜蓿
        苜蓿的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
        苜蓿的種植技術
        苜蓿:天馬的食糧
        中國三峽(2017年4期)2017-06-06 10:44:22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10kV配電線路帶電作業(yè)安全綜合評價應用探究
        基于熵權TOPSIS法對??谑嗅t(yī)療衛(wèi)生服務質(zhì)量的綜合評價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學英語寫作評價中的應用
        大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3:18
        鄭州市各縣(市)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評價
        要造就一片草原……
        語文考試成績與主要知識模塊的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欧美三级乱人伦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无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州中文字幕| 国模雨珍浓密毛大尺度150p| 真人新婚之夜破苞第一次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 一区| 熟女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18|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少女高清影视在线观看动漫| 日韩AVAV天堂AV在线| 新久久久高清黄色国产| 亚洲av高清天堂网站在线观看| 超碰cao已满18进入离开官网 | 免费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九一色|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被群cao的合不拢腿h纯肉视频| 北岛玲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 伊人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产国无码| 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国产不卡一区在线视频| 熟女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二区| 有坂深雪中文字幕亚洲中文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一区二区| 久久狼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狼人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的干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