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
[摘要]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和工業(yè)化加速發(fā)展時期,在城市急劇擴張,農村土地非農化規(guī)模和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以鶴慶縣為研究對象,采用實地調查法、問卷法分析鶴慶縣農村土地征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介紹鶴慶縣土地征收取得的成果,分析鶴慶縣農村土地征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問題,并提出完善鶴慶縣土地征收程序及征收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土地征收;土地政策;征地補償
[中圖分類號]F321.1[文獻標識碼]A
1 鶴慶縣土地征收的現(xiàn)狀
鶴慶縣政府在實地調查、科學測算的基礎上,同時多方征求職能部門和各個被征地鄉(xiāng)鎮(zhèn)的意見,擬定了征地拆遷補償標準的實施方案(表1)。
以上補償標準僅包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標準由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調整并公布,與征地片區(qū)綜合地價配套實施。
鶴慶縣在征地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可根據(jù)具體地類、被征地所在地理位置以及落地項目的具體情況對補償倍數(shù)進行適當調整。
1.1 鶴慶縣被征收土地的面積
2016年鶴慶縣被征收土地的面積來自于鶴慶縣人民政府網站的數(shù)據(jù)顯示,被征土地總面積為356.5062hm2,被征土地多為耕地和林地,為161.2689hm2、142.0664hm2,約占總征地面積的45%和40%,其余的為林地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等,約占15%。2017年征收的土地中大多為林地,為333.248hm2??偟恼魇胀恋孛娣e為356.8611hm2。
1.2 鶴慶縣被征收土地的用途
根據(jù)已知的鶴慶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顯示,2016年5月11日~2017年11月21日,鶴慶縣近兩年來的被土地征收用途主要是為縣城的基礎設施建設做貢獻:作為城鎮(zhèn)建設用地,修建公路用地,修建水庫和砂石廠項目、滑坡路段治理工程、機場改擴建工程等。
2 鶴慶縣農村土地征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土地征收的法律政策和征收方案宣傳普及力度不夠
被征地農民不了解土地征收的法律政策,無人向被征地農民解釋征收方案。此次問卷調查的50戶被征地農民,72%的被征地農戶沒有人向他們解釋征地方案,政府相關工作人員沒有做好農民的思想工作。導致被征地農民內心恐慌,為以后生產生活發(fā)愁,因為不了解土地征收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會發(fā)生農民不愿意被征地等問題,阻撓征地進程。
2.2征地補償標準偏低且安置渠道單一
現(xiàn)行法律對征地補償標準的規(guī)定偏低,不能正確的體現(xiàn)土地的實際價值,而且在問卷調查和查詢資料顯示,鶴慶縣被征地農民大多覺得補償標準低,不能滿足未來生活需求,而且大多是發(fā)放一次性補償款。據(jù)問卷調查,84%的失地人員除了耕種以外就沒有其他謀生技能了,剩余的16%也只有靠打工來維持生計。鶴慶縣現(xiàn)在的補償標準相對近年來鶴慶縣房屋價格的增長速度(2017年10月~2018年3月,3506~4181元/㎡,同比+19.25%)來說,仍然顯得較低。
2.3失地農民就業(yè)及生活保障不完善
據(jù)問卷調查,只有16%的人除了耕種以外的謀生技能,100%的被征地農民不認為土地征收后所得補償金額可以解決以后的生活,92%的人員都很擔心失地后的生存問題。鶴慶縣88%的補償措施都是提供一次性的貨幣補償金;4%的有提供就業(yè)安置;40%的農民被提供了社會保障,其中100%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0%有醫(yī)療保險,15%有養(yǎng)老保險。
2.4 征收程序不正規(guī)、不公開
2.4.1征收方法失當。在調查的農戶中,有一些農民很關心土地征收之后的征收補償費及其土地將來的用途之類的相關問題,只有28%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被征地農民解釋土地征收的方案,大多是是直接通過政府發(fā)放和公告相關征收文件?,F(xiàn)在土地征收是強制性的,過分強調政府,而忽視市場的作用。
2.4.2土地征收聽證程序有缺陷。政府關于聽證會的宣傳力度不夠,農民也沒有參與到征地工作中去。土地征收過程中涉及主體眾多,所以關于利益分配上的有些問題就凸顯出來了。在問卷調查中,只有24%的農民在征收過程中參與過聽證或其它形式的參與途徑。
2.4.3征收程序缺乏公開性。在問卷調查中,76%的農民不知道這一程序,也只有32%的農民認為這個過程是透明的。公告程序含糊不清, 操作性較差,在報刊廣播電視中使用土地征收和征地補償通知, 沒有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只憑一張征地告知書就從農民手中拿走土地。
2.5缺乏對土地征收的有效監(jiān)管
在土地征收的過程中,對相關部門的有些工作存在監(jiān)管不嚴問題,農民在被征地過程中權益被侵犯。調查顯示,有50%的農民是不愿意被征地的,大多都覺得征地補償分布不公且征地過程權益被侵犯,收入的減少和生活失去保障。聽證權利受到損害,調查中76%的農民不知道政府舉行的相關聽證會,只有8%的人參與到政府出臺的土地征收制度中,56%的被征地人員認為政府關于土地征收的政策并不太透明,還有12%的人認為土地征收的政策是不透明的,征地非自愿,就易出現(xiàn)強征強拆和農民的權益被侵犯的現(xiàn)象。
3 完善鶴慶縣農村土地征收程序及征收制度的建議
3.1加大土地征收相關的法律政策的普及和宣傳力度
在征地的過程中,作為鶴慶縣主持工作的村干部需要熟悉和了解相關制度政策, 以達到充分為農戶服務的目標。可以定期組織一些類似于宣講會這樣的專題講座,以村集體為單位進行土地征收的法律政策的解讀,這樣村民們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和法律救濟政策,人們可以在遇到問題時知道使用法律武器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3.2 提高征地補償標準并拓寬安置方式
在鶴慶縣農村土地征收過程中,農戶普遍覺得補償標準偏低且安置方式單一。根據(jù)調查提出我的建議:
3.2.1實行一次性補償與持續(xù)性保障相結合的制度。首先,既對失地農民的私有財產及損失和集體的集體財產進行一次性補償,其次,又對失地農民的可持續(xù)性建立獨立保障制度(這里說的的保障制度是僅為被征地勞動者設置的包括生存生活在內的醫(yī)療保障體系),兩者相結合,這樣既保護失地農民又能在短時間內進行生產活動,不影響其正常的生活, 也讓失地農民不會對今后的生活產生恐懼。
3.2.2制定區(qū)域性統(tǒng)一的補償標準。以縣為區(qū)域單位,在該地區(qū)基本生存生活保障上制定統(tǒng)一標準,以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由征地單位以貨幣的形式發(fā)放給需安置的農民。由于零零散散的征收些許土地而不需要對農民進行安置的,除了私人財產和損失以外,由土地征收的集體組織內的集體資產進行補償,還要為集體土地進行補償,使得標準一致。
3.3完善農村就業(yè)培訓制度和社會保障機制
據(jù)調查,98%的被征地農民認為政府有必要提供就業(yè)職業(yè)技能培訓。政府方面應該以人為本,積極探索一套可以長遠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yè)、生活、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等長遠利益問題,維護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
對于保障措施的實施,我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第一,建立一個完整的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體系,具體標準根據(jù)當?shù)亟洕街贫?第二,留地安置,即按征收土地的一定比例歸還失地的行政村,并且上交相關的土地返還的相關費用,用來發(fā)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產業(yè);第三,鼓勵并扶持失地農民再就業(yè),政府應該加強對失去土地的人民進行免費勞動技能的培訓,并且對他們進行就業(yè)推薦,引導相關的企業(yè)優(yōu)先安置他們就業(yè)。
3.4 嚴格程序方面的整改,確保公平公正公開
3.4.1制定合理合法的征收方法。在鶴慶縣土地征收過程中,就應該有工作人員深入基層, 耐心傾聽群眾的困難和問題,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訴求,并努力幫助解決,最后,要公平、合理的處理農民要解決的問題;有些無法立時解決的,要解釋清楚相關問題,并且積極與人們交流,爭取得到最大支持,積極引導人們按照國家和政府相關法律法規(guī)來辦事。
3.4.2嚴格征地聽證程序。目前鶴慶縣的公告方式是將征地告知書直接貼在各個村委會門口或者人流量較大的村口,村民大多文化水平不夠,村干部自作主張的簽個字蓋個章就放棄了聽證權,導致了絕大部分群眾根本就不知道征什么地、有什么補償方案、后續(xù)有什么保障的情況。
為了歸還農民真正的聽證權,建議在告知書送到村委會以后,立即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按照村民自治的意愿來決定,并且形成相關的會議記錄、錄像,作為依據(jù)。
3.4.3加強對征地程序的監(jiān)督。嚴格征地程序,加強征地行為的監(jiān)督。一是做好征地工作政策的宣傳和引導,不可以強行實施征地;二是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嚴格征地程序;三是要認真做好“兩公告一登記”制度和聽證要求;四是加強征地行為的監(jiān)督:在征地實施前、過程中、結束后,紀檢監(jiān)察部門要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在充分保障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確保政府依法行政。
3.5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及監(jiān)管,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配套體系
任何主體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履行自己的義務的行為都是在法律約束的條件下進行的。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同樣也必須配有一套完備的法制體系來規(guī)范各征地主體的行為。不僅要制定《土地征收法》,而且需及時建立健全其他法規(guī)中有關征收的條款,并予以細化和充實。與此同時,國家和人民必須監(jiān)督政府行為,防止政府濫用權力。完善國家法制建設,限制政府自主決策的權力,使政府決策過程更加透明公開。保障司法的獨立性、公正性,加強對人民群眾的司法救助。更加完善現(xiàn)有官員的考評制度。
[參考文獻]
[1] 趙偉,張正峰.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土地征收制度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09(11).
[2] 閆加泉.我國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制度改革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3] 張雅娜.農村土地征收問題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9).
[4] 唐秀琴.當前農村土地征收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5] 黃征學.土地征用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思路[J].中國發(fā)展觀察,2006(5).
[6] 熊懿輝.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