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世界各國間的聯(lián)系與交流越來越緊密,英語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英語能力已成為學生基礎素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在鞏固學生英語基礎,培養(yǎng)學生英語興趣,發(fā)展學生英語能力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來,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對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為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初中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廣大初中英語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閱讀能力;教學方法;有效性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英語課程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近些年來,隨著國際間交流的日益密切頻繁,英語作為世界范圍內(nèi)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當前,多數(shù)小學都開設了英語課程,但這個階段的教學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主。到了初中階段,學生開始接受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英語學習,因此,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階段。作為一門應用型語言,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卻不盡如人意,“付出多,收獲少”的現(xiàn)狀較為普遍,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成為擺在廣大初中英語教師面前的課題。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展開了積極地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我分享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一點體會,希望能為廣大同行提供一點參考。
一、 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與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學者的認可。我們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并不在于教師給學生“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學生自身吸收理解了多少知識。因此,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例如,我讓每個學生都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字,在課堂上彼此直呼其名,以朋友的身份一起探討、學習,從而構建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另外,在教學中學生可以打斷我的教學,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觀點,同時,我也會給學生積極的響應“This is a good question!”“That is a good idea!”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認可與鼓勵,從而更加積極地思考,更快地融入課堂。當閱讀過程中遇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時,我會適當給學生一些引導,并鼓勵學生道“Dont be shy,just try.You can make it!”使學生完整經(jīng)歷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探究解決方法的全過程,這樣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
二、 重視中外語言文化間的差異
語言的意義在于溝通和交流,每種語言的背后都有著自己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內(nèi)涵。正如我們的漢語博大精深,同一個詞匯在不同的句子或語境中會表達出不同的效果,英語閱讀也是如此。我們希望學生學習到的是純正的英語,而不是Chinglish。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也要穿插對西方國家歷史文化背景的講解。例如,起初聽到“rain cats and dogs”,很多學生的反應是“下貓下狗”,但其真實含義是“風雨交加”。如同我們的成語一樣,英語中也有很多固定的表達形式,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積累。又如,在情感表達方面,我們通常比較含蓄、內(nèi)斂,而外國人則比較直接。在國外別人夸你聰明時會說:“You are so smart!”,這時應禮貌地回答:“Thank you”,而不是我們通?;卮鸬摹澳睦锬睦?、過獎過獎”等謙辭。我們要站在文化背景這個更高的角度看待英語閱讀教學,使學生擺脫中式思維,以西方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閱讀效果。
三、 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的閱讀技巧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亦如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有必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的閱讀技巧。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也同樣適用于英語閱讀,對于剛接觸閱讀的學生而言,他們看到大篇幅的英文后會產(chǎn)生一種畏難的心理。面對這種情況,我會給他們提供充足的時間,鼓勵他們讀下去。所以,閱讀的首要要求就是保持耐心,堅定信心。這個過程可能有些漫長,會比較費時,但這是一個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通常而言,我不太建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字逐詞地翻譯,因為一句話、一段話的理解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切不可斷章取義。例如“Life is not about waiting for the storm to pass.”有的學生翻譯成:生活不是等待暴風雨的通過,但聯(lián)系上下文,作者想表達的意思為:人生并不是坐等暴風雨的過去。所以,我建議學生首先將不懂的單詞標記出來,查詢其意思后通讀全文,并多閱讀幾遍,這樣就會對閱讀材料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通常而言,英文閱讀都有一定的實效性要求。在訓練過程中,我建議學生拿到閱讀材料后,先略讀一遍,掌握文章主旨,然后看問題,帶著問題再閱讀一遍,使閱讀更有針對性。最后,對于拿不準的地方,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聚焦閱讀。這樣一來,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大幅提高了答題效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初中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打好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善學,為學生英語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潔.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5):23-23.
[2]么少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281-282.
[3]瞿敏.淺談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校園英語,2018(10):124-125.
[4]沈?qū)幦?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幾種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8(3).
[5]朱玲娟.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策略與措施探討[J].考試周刊,2018(16):111-111.
作者簡介:
李宗芳,山東省臨沂市,臨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