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到廣泛的關注,生命教育重視提高生命的質量,在教育中特指要平衡生命與學習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健康成長,快樂生活,高中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情操的重要課程,高中語文承擔著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分析,探討如何實踐生命教育,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生命教育;實踐與思考
一、 引言
高中階段是學生面臨即將邁入社會的階段,這一時期的語文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語文教學中應當貫穿生命教育的理念,發(fā)揮語文學科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的作用。
二、 高中語文教學與生命教育的關系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種價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種存在形態(tài),生命教育具有唯一性,強調提升生命的品質,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語文學科與生命教育是緊密相連的。首先,語文學科豐富的背景知識為在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提供了可能,語文教材隨處可見尊重生命的素材,也有凸顯生命責任的文章,通過這些,都能夠很好地傳播生命教育的理念。其次,語文學科中蘊含的人文精神能為生命教育提供豐富的資源。中華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夠使學生有不同的體會??兹宓膼蹪M天下的生命情懷,老道的人道的呼喚,都是生命教育的精神圓圈。最后,語文教學的方式適宜于生命教育的傳播,語文學習以優(yōu)美的文字和語言使學生產(chǎn)生心與心的交流和碰撞,生命教育也需要真正的心靈上的交流,語文相比其他學科而言,為生命教育提供了更優(yōu)越的方式。
三、 高中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實踐
(一) 樹立生命教育理念,重視人文精神培養(yǎng)
生命教育強調自由和平等,應用于教學中,表現(xiàn)為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課堂互動,使學生感受到課堂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平等、自由的對話,在這樣的對話中進行教育,使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與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例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背景資料,了解毛澤東是一個怎樣的人,了解他的生平事跡,這樣,學生對課文的背景知識也能夠做到大致的了解,在上課時教師引導學生:“同學們,上節(jié)課讓大家搜集了關于毛澤東的資料,接下來請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根據(jù)你所搜集的資料,你眼中的毛澤東是個怎樣的人。”有的學生說毛澤東是偉大的政治家,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的人說毛澤東是偉大的作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的文章使大家受益匪淺。這樣,每個學生都能發(fā)表自己看法,能夠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接著引導學生:“看來同學們都有著自己的看法,那么通過接下來的課文,我們也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毛澤東,他對生命又有著怎樣的感悟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蓖ㄟ^這樣的方式,教師很好地灌輸進了生命教育的理念,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命的意義,讓學生搜集資料也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精神。
(二) 改進教學方式方法,進行生命審美教育
語文本就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學科,要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教師應當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生命審美教育。例如,在教學馬致遠的《秋思》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這首詩的音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先來聆聽一首詩,大家猜一猜這是一首什么詩?”在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和人聲中,學生聽完了整首詩,這時,教師再提問,學生答:“《秋思》”這樣,通過新型的教學媒介,教師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聽覺,使學生有了很好的美的感受,欣賞到詩歌的獨特魅力,這種源于生活的自然感情使學生產(chǎn)生自己關于美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其中的意象,使學生進入到詩歌的背景時代,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元代那樣一個顛沛流離的時代,對于精神的寄托,教師首先通過語言“枯”“老”等詞語進行講解,讓學生感受這些詞語的獨特含義,這些詞都是沒有生命意蘊的詞,而“小橋流水人家”卻是蘊含著無限生機與活力的詞語,這樣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真實感情,詩人在背井離鄉(xiāng)的生活中是多么渴望生命的美好啊,這能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浸潤,文化是我們立足世界的底氣,有了國才有家,有了家我們才有前行的方向。這樣,教師通過情感完成了到審美,再從審美到情感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生命家園和精神家園的重要性。
(三) 挖掘多樣教學素材,整合不同教學資源
語文課程中蘊含著許多進行生命教育的素材,這些課程資源應該被好好地利用起來,教師應該利用好閱讀、寫作等素材,充分挖掘蘊含其中的教學素材。例如,教師在教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及《籬笆那邊》這兩篇文章時,了解到這兩篇課文可以以同一主題出現(xiàn),二者都帶著一個溫暖的理想,都表達了對生命的渴望,教師可以將其整合為一個專題,讓同學們進行自由談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學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和《籬笆那邊》使我們對生命的有了新的感悟,那么接下來請大家自行分組進行討論: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天,我會干些什么,接著請大家一起來分享小組內討論的成果。”分享結束后,教師可以說:“生命是很可貴的,同學們現(xiàn)在擁有著令所有人羨慕的青春,更不應該浪費,希望大家心中都有你覺得有意義的事,并且完成它,也不算辜負了自己的青春?!边@樣,教師通過挖掘語文素材,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開了一堂生動形象的專題課,使學生對于生命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感悟,也能夠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在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的情感,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首先樹立生命教育理念,通過整合教學資源,進行生命審美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岳靖淞.高中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
[2]侯蓮靜.生命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魏雪艷,福建省晉江市,晉江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