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珠
摘 要 課堂教學往往有兩種不同的場面:其一,教師滿懷激情,生動傳神,學生投入,興趣盎然,教與學雙方都沉浸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其二,則是教師枯燥乏味地講解,學生機械重復地做題,呆板的說教,沉悶的氣氛,整個課堂猶如一潭死水。
關鍵詞 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C931.1,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1-0192-01
這是為什么?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5分鐘,為什么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其實,要上好一堂數學課涉及諸多方面,無法一言以蔽之,這里主要提四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一、鮮活導入,激發(fā)興趣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場白,是整個課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各種途徑設計出靈活多樣、妙趣橫生、且具有學科特點的教學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所要講述的課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把學生領進新知識學習的“大門”,對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概率”問題教學中,新課伊始,教師出示一個黑布袋,問:“同學們,這個袋子中放有紅球和黑球一共5個?,F(xiàn)在,不許打開布袋,每次只許摸出一個球,然后放回去……你能猜出里面紅球和黑球的個數嗎?下面我們來分組做這個游戲。”這樣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懸念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帶著好奇心迅速進入到游戲中,在游戲中進行思索、猜測、討論、歸納,并展開對概率的探究,使課堂教學緊湊而充滿思維的活力。
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的前提,是探索、創(chuàng)造的原動力。從心理學的觀點來說,興趣是興奮劑,是學習的動力。安排一些與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有密切聯(lián)系的趣味活動,這樣既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又能為學生增添樂趣、愉快地學習,從而獲得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二、走進生活,感悟數學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面向生活世界,學會用數學的觀點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生活,挖掘現(xiàn)實生活蘊含的教學信息。因此,數學教學中要深入鉆研教材,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把數學知識放到一個活潑的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如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條邊”后,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生活化問題:
“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奧運明星,你最喜歡哪一位中國的奧運明星?”在大家暢所欲言的基礎上,我出示了一幅百米跨欄冠軍劉翔的照片(如圖)……因為學生對劉翔都非常崇拜,立刻興趣盎然。接著,我告訴了大家老師上網查閱的有關劉翔的基本資料:身高1.90米,腿長1.20米。這時,我問大家:“同學們,有人說劉翔一步能跨出兩米,比他本人的身高還長。你們相信嗎?”
學生在激烈的爭論之后,慢慢地明白了可以把兩腿長和跨距看作一個三角形來認識,根據“兩邊的和大于第三條邊”的知識,相信了劉翔一步跨出兩米這種可能是存在的。同時,我告訴大家,跨距的大小與兩腿的跨度(即頂角)和人的暴發(fā)力等因素有關,引發(fā)了學生對以后學習的渴望……在解決這個富有趣味的生活化數學問題時,學生變知之為樂之,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
三、問題探究,發(fā)展思維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了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了動力。從問題出發(fā),使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首先,要讓學生具有積極探索的態(tài)度,猜想、發(fā)現(xiàn)的欲望。教師要設法鼓勵學生去探索、猜想和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經常地啟發(fā)學生去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當學生學習一門新的課程、一章新的知識、乃至一個新的定理和公式時,對學生來說,就是面臨一個新問題。教師經常提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就會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求知、好問的習慣和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即問題探究,發(fā)展思維,乃大家熟悉、常用的教學方式,這里就不再例舉。
四、關注細節(jié),成就精彩
在教學中,有時解答某些問題時,如果沿著原來的思路往前探究,結果可能“撞得頭破血流”,最終發(fā)現(xiàn)此路不通。這時,應當精心設計一些細節(jié),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以至享受探究之后成功的喜悅,這樣更能事半功倍。
所謂“細節(jié)”,可根據教學的需要而預設,不管是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是為了突破重難點,或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我們都可通過營造一個個環(huán)節(jié)與一個個細節(jié)的有機整合與精彩相約。
而精彩的細節(jié),來源于對動態(tài)信息的不斷捕捉。教學設計是死的,課堂教學卻是動態(tài)生成的。在這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中時時閃爍著一個個鮮活的細節(jié),課堂不應該也不能夠忽視這樣的細節(jié)。我們在對教學充分預設的基礎上,要善于捕捉課堂互動過程中有價值的細節(jié),用靈動的教育智慧去靈活處理,實現(xiàn)在有效生成中讓細節(jié)成就精彩,成就完美!
可以說,細節(jié)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使之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習慣,形成“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理念,教師和學生共同發(fā)掘課堂實踐中每一個有價值的細節(jié),我們的教學就會因之而完善,課堂就會因之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