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東
【摘 要】初中物理知識的概念性及抽象性較強,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為了避免這一狀況,需要教師將課堂實驗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探究興趣。本文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生活化實踐教學為例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
物理的實踐性非常強,所以實驗就是教學的基礎,也是確保物理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途徑。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課程之前,教師需要明確物理實驗的意義,并借助生活化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很難產生學習興趣,而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內容會與自然現象的分析、實操相互結合,所以形式、內容等方面都會十分生動、有趣,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實際實驗教學中加入生活化元素,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更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有利于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物理不僅具有抽象性,還有具體性,對初中生而言,他們的思維正處于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轉化的階段,因此,對物理學習來講存在一定難度。將物理實驗教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
(三)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中強調教學既要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又要高于生活實際,同時要以人為本,需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當中,如果可以將教學內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與探究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實效性,真正凸顯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實踐
(一)結合生活激發(fā)實驗動機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通過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想要了解的問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在教授“聲音產生與傳播”相關知識時,教師根據初中生對聲音傳播常識的基本了解展開實驗教學,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各位同學都知道聲音能夠在空氣中傳播,但請大家思考,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嗎?”提出該問題后,學生經過討論表達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有的學生說自己游泳時,在水中沒有聽到聲音,所以它不能在水中傳播,也有人認為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因為有時候能夠聽到從水下發(fā)出的聲音。以生活化為導向,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之后的實驗過程中,可以使實驗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實驗情境
物理知識與生活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生活化物理實驗教學不只是利用生活中的實驗器材讓學生進行操作那么簡單,而是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融為一體,使物理教學、物理知識與具體的生活現象和社會問題整合在一起,物理實驗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可能無法讓學生親身經歷,但結合實驗的具體內容及要求,教師可以通過收集一些相關的現實案例或視頻資料,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為學生營造一種生活化的實驗場景,讓學生通過自己熟悉的場景觀察一些生活中很難見到的現象,理解物理知識的意義。例如,在學習彈性勢能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蹦床的視頻資料,然后用大屏幕播放,利用慢放、回放讓學生反復觀察彈跳中蹦床的變化,使學生認識到彈性勢能與動能之間的轉化,進而深刻理解所學知識。
(三)通過結合生活現象制定實驗教學計劃
素質教育理念中強調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包含了個人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與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能力,教師需要轉變當下的教學方式,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注意與生活的某些具體現象結合,從而引出物理教學知識,有效培養(yǎng)學生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
例如,學習關于“內能”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實例進行教學,如生活中我們發(fā)現,將燒開的熱水倒入水壺中后,我們用力蓋緊壺塞卻發(fā)現它會自動彈上來,這是什么原理呢?通過這個現象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與探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通過教師講解之后得出最終結論,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應用大氣壓強的某些現象,如廚房墻上的橡皮掛鉤、鋼筆吸墨水、拔火罐等現象開展實驗教學,設計一個“瓶吞蛋”實驗,教師在課堂上準備一個口徑大小與雞蛋相符的燒瓶,然后將煮熟的雞蛋剝下皮,在燒瓶的內部點燃一張紙或酒精棉球,將雞蛋放到瓶口上,學生會看到“瓶吞蛋”的慢鏡頭,直到整個蛋被吞入瓶中,通過設計這樣的實驗,可以充分引起學生的關注,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結束語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現象是看不到的,而將生活與物理實驗相結合進行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對生活有更新的認識,也會令他們對物理實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fā)探究意識。因此,教師需要改變教學理念,將物理實驗、物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物理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彭波.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范銀珠.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7(66):147+149
[3]梅強.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8(0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