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旋
摘 要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這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形勢下干部考核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制度保證。這不僅是對新時期干部考核工作提出的重大命題,也是新時期高標準做好干部考核工作的方法論要求。不斷提高領導推動科學發(fā)展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科學合理、客觀準確地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政績作出評價,才能確保把那些群眾公認、實績突出的干部選拔進各級領導班子,從而不斷推動我們的事業(yè)向前邁進。
關鍵詞 干部制度 考核評價體系 科學性
一、前言
近些年來,雖然我們的干部實績考核體系和評價體系不斷完善,但仍沒有突破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不能很好地適應科學發(fā)展的要求。干部實績考核體系和評價體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是考核內(nèi)容設置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考核內(nèi)容過于龐雜,重點不夠突出,大多側重經(jīng)濟建設,忽視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同時還缺乏層次性。
二是考核評價的方式還不夠科學,缺乏準確性。平時考核了解不夠,只注重年終考核,考核者對干部情況的了解較多地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缺乏應有的深度。
三是評價結果運用范圍窄,導向性不夠突出。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
二、完善群眾參與,保證考核評價的客觀性
首先,要合理確定群眾參與的范圍。確定考核評價群眾參與范圍時,必須認真研究群眾對考核對象的知情度。針對不同的考核對象,其考核范圍和不同評價者的權重應加以區(qū)分。領導班子和班子正職的工作對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的影響通常顯而易見。群眾對他們工作情況了解的程度相對較深,了解的人員范圍相對較廣,擴大參與范圍是充分掌握他們工作情況的有效手段。班子副職、成員由于分工不同,有的因其工作性質(zhì)不直接與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相關,造成社會對其了解有限,群眾也就難以對其作出客觀的評價。因此,可考慮群眾對領導班子副職、成員的評價權重,相應加大一定層次領導干部對他們評價的權重,這樣更能客觀反映他們的真實情況。
其次,要增加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工作透明度。一是明示崗位職責,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任職目標或崗位職責定期公示,讓社會充分了解他們的工作職責和工作重點,以利于群眾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二是增加工作完成情況透明度,把定期述職述廉作為硬性規(guī)定,讓社會能提前了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履職情況,讓參評者有足夠的信息和足夠的時間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思考和判斷,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三、不斷改進考核方式,提高考核評價質(zhì)量
科學嚴密、規(guī)范有序的考核方式是提高考核評價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在具體方法上,應堅持做到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對能量化的考核指標全部細化為數(shù)值形態(tài),對不能量化的指標先進行定性評價,再通過一定方式轉(zhuǎn)化為量化分數(shù)。具體分析與綜合分析相結合,不僅看領導班子集體工作業(yè)績,也要看班子成員個人所發(fā)揮的作用;不僅看當前工作,也要看為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基礎的情況;不僅看工作基礎、外部因素,也要看干部的主觀努力,保證考核評價的科學全面。集中考核與經(jīng)常考核相結合,采取定期抽查、專項調(diào)查、督導調(diào)研等形式,加強對各地各部門履職過程的考核監(jiān)督。及時掌握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落實的日常情況和工作績效,使日常考核與集中考核相互補充、相互印證。
四、拓展考核的深度和廣度,增強考核評價的準確性
干部的素質(zhì)是干部思想品德、心理、生理、學識、才干等的總和,隨著社會實踐而不斷發(fā)展變化,它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概念。因此,考核識別干部必須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學,做到全方位、全過程、多角度。要進一步改進考核方法,拓寬考核渠道,擴大考核范圍,增強對干部考核評價的全面性、準確性。
五、完善成果使用,提升考核評價的價值
首先,綜合考核評價工作結束后,上級黨委應根據(jù)考核情況提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對領導干部使用、培養(yǎng)、教育、調(diào)整、處理的意見,及時組織實施。其次,要規(guī)定嚴格的獎懲制度,根據(jù)考核結果評定情況,對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給予表彰和獎勵、通報批評等獎懲措施。第三,對考核中反映出來的群眾不滿意的突出問題要責令整改,采取限定整改時間表、明確整改責任人、定期公布整改情況、下次考核前報告整改結果等措施,把整改落到實處,真正實現(xiàn)考核評價成果的價值,在推動和促進工作上充分發(fā)揮作用。
干部考核不同于業(yè)務考核,其實質(zhì)是政治考核。無論是考核內(nèi)容的確定、考核指標的設置,還是干部表現(xiàn)的評判、考核結果的運用,都必須旗幟鮮明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確保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審舉在核真。”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貫徹執(zhí)行條例,進一步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質(zhì)量和水平;樹立講擔當、重擔當、改革創(chuàng)新、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鮮明導向,使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在全黨全社會蔚然成風,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動力。
(作者單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田松柏,胡藝華.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的關鍵[J].創(chuàng)新,2008(02).
[2] 朱進成.堅持以人為本要樹立四大觀[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5(01).
[3] 韓升.以人為本的核心[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4(03).
[4] 艾醫(yī)衛(wèi).領導干部應深刻認識和全面落實[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8(06).
[5] 程雙鳳.堅持以人為本實現(xiàn)“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轉(zhuǎn)變[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