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已被廣泛引入到教學中,組織課堂教學手段有了新的方式,在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達到的知識表達及傳遞有新的高度。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結合語文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掌握知識的刀刃上。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優(yōu)化 ?中職語文 ?課堂教學
記得我們以前上語文課,老師除了要求讀課文之外,我們看的最多的就是板書,偶爾會借助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等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上總會不停地切換設備,不僅分散學生注意力,也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日益突破,教學改革也縱深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運用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觀念,從試點到普及,多樣性地組織教學手法,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不僅可以產(chǎn)生在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達到的知識表達及傳遞的效果,同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興趣,使課堂氛圍濃厚。
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筆,一個先生一張紙”的授課模式,讓生動的語文課既表現(xiàn)出枯燥的一面。要想把傳統(tǒng)的“眼到、口到、心到”和學生的聽覺一起調動起來,將這些抽象的教學內容變成豐富生動的形象,僅僅靠老師備課是不夠的,還要借助輔助教學。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一體的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它能夠將枯燥的文字敘述變成集文字、圖片、有聲讀物、動畫和視頻等動靜結合、圖文并茂、情景交融的學習材料,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使課堂由無趣變有趣,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一)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
例如在講授《雨中登泰山》時,備課前根據(jù)作者游覽泰山的進程,列出他登山的路線,再上網(wǎng)查詢、搜集了關于泰山的圖文資料,搜索了許多關于登泰山為主題的古詩,制作出內容豐富、畫面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配合音頻資料,通過有聲的畫面,讓學生們跟隨作者的步伐登上泰山,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讓那些呆板的文字,瞬間變成了充滿生機、千姿百態(tài)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身臨其境,直接感受泰山的雄偉。運用豐富多樣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深入其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課堂氛圍濃厚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求知欲,拓展知識面
傳統(tǒng)教學說明文中講授會圍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來展開,無疑給學生帶來的是枯燥無味的感覺,缺乏形象感,甚至讓學生厭惡學習說明文。例如在講授《中國,水的困惑》一文,首先想到激起學生的興趣,為他們播放了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其中一期的片段:“兄弟團”跟80位西安合唱團的成員們在延安,在黃河邊和著黃河奔騰上演的“真·黃河大合唱”——《保衛(wèi)黃河》。隨著激昂的音樂聲和黃河的奔騰聲充斥他們的耳朵,那骨子里流淌著的黃河血液也隨之澎湃起來,久久不能平復。接著,播放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全中國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片段,在片頭曲《長江之歌》的引領下,讓學生感受長江的宏偉、壯麗,最后我又播放了一組各種水資源被污染的圖片,這些觸目驚心的圖片,與之前的長江的美麗、黃河的壯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學生以視覺上的沖擊,心靈上的震撼,進而進入課文內容,讓學生自我感知我國變?yōu)樨毸畤脑颍寣W生充分認識到水資源的嚴重問題,找出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從我做起,從小做起”,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增加了拓展語文教學的信息通道,同時直擊心靈地視聽感受,使學生能感受全文,達到教學目的。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魯迅先生《藥》一文的教學中,我們首先分析該文是魯迅先生在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前夕以秋瑾被殺害事件為背景而寫的一篇文章。當年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學生無法感同身受,僅依賴老師的講授,學生很難體會魯迅先生及其當時民眾的心情。課堂上,運用多媒體首先播放《藥》影片的片段,通過觀看讓學生體會那種身臨其境的感受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肅殺、劊子手的兇殘、革命者的悲痛。再讓學生跟著沉痛的旋律朗讀課文,就可以從字里行間生出悲涼,對革命者會有更多的同情,不僅突出了重點,而且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使教學效果明顯增強。
(四)彌補教師自身不足,完善課堂教學
例如在《面試應答》口語訓練一文時,枯燥的理論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若運用多媒體,根據(jù)職場的交際狀況,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親身體會中,使學生對自己求職方向、職位再次明確,了解崗位的工作內容,讓學生了解未來工作的實際情況,及時糾正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語文教學和專業(yè)技能的融合,培養(yǎng)全面綜合性人才。
二、應用多媒體的局限性
當今信息時代,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jīng)成為組織教學的重要工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設置豐富而生動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直觀性,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制作也成為許多學校對教師日??己说囊徊糠郑瑢е乱徊糠掷蠋熣J為只要制作精美的課件,忽略了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備課環(huán)節(jié)。若只是把多媒體作為講解、演示的工具,無法因材施教,讓課件演示代替?zhèn)湔n,只需要不斷地點擊鼠標,無法與學生互動,那么學生就成了仰著脖子的觀眾,依然會是被動的接受者,缺少師生互動也無法完成教學預期目標。
課堂上,學生依然要跟著教師思路走,而不是跟著屏幕走,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目的是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不是考慮如何制作精美的課件,而是應該考慮怎樣才能把多媒體運用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配合。我們只有認識到這些,才能讓學生真正提高欣賞水平。我們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能時時注意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這一點,以人為本,揚長避短,賦予多媒體輔助教學真正地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牛孺孺.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2).
[2]肖惠.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J].小作家選刊,2018,(1).
[3]劉春艷.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8,(25).
[4]盧嬋娟,謝洋麗.巧用信息化技術 優(yōu)化中職語文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2).
[5]董婧,陳怡.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外交流,2018,(31).
作者簡介:陳沛(1983-),女,漢族,四川省富順縣人,本科,四川自貢市高級技工學校,講師,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從事語文、應用文寫作、普通話專業(yè)教學工作,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