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現(xiàn)代社會,科技飛速發(fā)展,物質極大豐富,文化多姿多彩,這帶給我們更多的選擇,但也帶來了選擇的困惑:可選的商品多了,應該選哪款?可讀的書刊多了,到底選哪種?可走的路多了,到底該選哪條?……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命題意圖和審題立意】
古人曾言:“少則得,多則惑?!边@個作文題緊扣現(xiàn)實,引導同學們反思:當下面對越來越多的“選擇”,我們應該怎么辦?這個選擇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人生的過程,選什么、舍什么,考驗能力,更體現(xiàn)智慧。
作文題的核心話題是“選擇”,但這個“選擇”不是真空語境下選A還是B的簡易判斷,而是在“現(xiàn)代社會”的語境下,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物質極大豐富,文化多姿多彩”的前提下的“選擇”。所以,寫作時要明確主旨是“在豐富的物質文化背景下的選擇”,可以從選擇的目的和意義、選擇的原則、選擇的內容、選擇的方法等多方面展開論說。如果沒有明確指出“豐富的物質文化背景”,但是字里行間體現(xiàn)了這一點,比如提到上網購物時面對海量商品茫然無措,隱含了科技發(fā)展、物質豐富這個背景,也是可以的。
題目沒有指定文體,可以寫記敘文,也可以寫議論文,但文體必須明確,切忌文體模糊、不倫不類。
【評分標準】
50—60分: 切合題意,文體鮮明,對“豐富的物質文化背景下的選擇”有獨到深刻的理解。論述文的論證手法豐富,論據(jù)新穎生動,論說有層次,語言理性、簡練、流暢、有文化底蘊和個性風采。記敘文有真實感人的生活故事、鮮明的人物形象、精巧的構思、深遠的意境和富有個性的語言表達。
46—49分: 審題準確,文體明確,對“豐富的物質文化背景下的選擇”有較深的認識。論述文能講究論證方法,舉出恰當?shù)睦舆M行論說,有一定的思辨深度,語言簡潔、清晰、通順。記敘文有真實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較為鮮明,結構完整,語言生動、富有韻味。
42—45分: 符合題意,文體較為明確。論述文能對“豐富的物質文化背景下的選擇”進行一定的闡釋,偏重舉例論證,事例能說明觀點,論說較有力,語言通順。記敘文故事真實,情節(jié)較完整,人物形象比較鮮明,語言通順。
41分及以下: 文章隱含“豐富的物質文化背景”,泛泛談“選擇”。若通篇寫“選擇誠信”“選擇堅強”,與“豐富的物質文化背景下的選擇”無關,得分不超過36分。
弱水三千,獨取一瓢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技術奇點,文化繁榮,每一扇門都敞開。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消費主義”“物質主義”大行其道,人們在選擇的十字路口逡巡不前。在眾多的“選擇困難癥”重壓下,我們應該高吟“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
商品的選擇多了,可以都買;書刊的選擇多了,可以都看;但人生的道路,只能選擇一條。倘若既貪圖高山峭拔,又留戀大海浩瀚,走一段路又轉彎,再走一段路又轉回,或許最終碌碌一生,你只見到泥土塵埃,空有一身疲憊卻兩廂美景皆不見。正如現(xiàn)代大學生,有的人既想抓績點又想做學生會干部,到頭來保研不行,社會能力又差一點。也有人大一聽文學大二聽心理,看起來學通中西,實際上能力遠不及專業(yè)科班生,失去了工作的立足點。歸根結底,都是“其志不一也”。
反觀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大多是選擇專一且堅定的。樊錦詩每天“醒來一睜眼是敦煌,睡覺一閉眼還是敦煌”。這名北大才女畢業(yè)后扎根漫天黃沙之中,保護敦煌遺產,弘揚敦煌文化,不僅為中華保存了精美壁畫,更讓飛天之美享譽寰宇。她選擇了敦煌,也成就了自我。蔡元培選擇了思想自由、學術獨立,梁漱溟選擇了做一輩子的教書匠,梅貽琦選擇了一生忠于清華、獻身教育,這些一輩子的選擇,是民國黑暗中的光,是民族的脊梁,是“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些堅定的“一瓢飲”,造就了他們自身的偉大人格,也鑄造了國家的精神高地。
誠然,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涉獵廣泛并通權達變,但這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換人生道路,也并不妨礙時常停下來汲取其余精華、豐盈自我,并更好地走自我選定的道路。梵高也常在田野中觀察烏鴉或干脆約人釣魚一整天,這些無用之事也推進了他畫技的日益精湛細膩,但他始終是以繪畫為目的的。因此,弱水三千,其余可以潤濕你的嘴唇,但只有一瓢能潤澤你的心靈。
在這個時代,波茲曼依舊高喊娛樂至死,古斯塔夫依舊高舉烏合之眾。浮躁是這個時代的共性,而我們應該也必須從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的弊病。我們拒絕波德萊爾《惡之花》里那個庸俗憂郁的巴黎,拒絕無意義的信息與選擇,拒絕淺嘗輒止,拒絕隨波逐流。我們希冀成為托爾斯泰筆下的“時代的尖頂”,我們希冀有文物修復師專注的雕刀,希冀有正確選擇的智慧與堅守選擇的勇氣,希冀有走好自己那條人生道路的一腔孤勇。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點評
文章首先高度概括材料并亮明自己的觀點:在面臨眾多的選擇時,應該“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接下來從反面和正面兩個方面結合事例進行論證:因為“其志不一也”所以碌碌無為,因為選擇專一且堅定所以成就了自我,在正反對比中突出了“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的重要性。接下來作者宕開一筆,談到了“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的對立面“涉獵廣泛并通權達變”,指出兩者并不矛盾。最后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談在浮躁和喧囂的社會環(huán)境中更應該有所拒絕、有所堅持,凸顯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在當下社會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文章觀點明確,從多個角度展開論證,材料貫通古今中外,不失為一篇考場佳作。
學軍中學 姚振娟
感恩選擇的權利,提升選擇的能力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波伏娃如是說道:“我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對我自己人生的掌握?!比诉x擇道路,道路塑造人,選擇之于人,是權利亦是能力。
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帶給我們的,是豐富的物質、先進的科技、多元的文化和更多的選擇。眾多的選擇意味著多元化、更多可能和包容。我們只需在淘寶中輕輕鍵入幾個關鍵詞,琳瑯滿目的商品任君挑選;我們只需打開微信,各種公眾號的推送加有聲文章隨之而來;我們在微博上分享一些前衛(wèi)的觀點,會發(fā)現(xiàn)許多人和自己有同樣的選擇。多元化、多可能和包容性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特征,正是通過賦予人們選擇各項事物、各種道路的權利實現(xiàn)的。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個體,理應感恩生產力發(fā)展帶給我們的選擇的權利。
有了權利,更需要的是能力。博爾赫斯的小說《博聞強記的富內斯》一書中,主人公富內斯因一次事故擁有了無敵的記憶力,能過目不忘,可文中對他的評價卻是:“我認為他的思維能力不很強?!币驗槭澜缰诟粌人怪皇菬o限多的細節(jié),他擁有無窮的信息卻沒有選擇的能力。同樣,面對大數(shù)據(jù)時代提供的信息,我們若不提升選擇的能力,也將淪為博爾赫斯筆下的富內斯。
那么,選擇究竟該如何做出?站在無數(shù)個十字路口,望向各條紛繁的路,此時應該低頭看看自己的腳,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的層次便是滿足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如果有《資本論》和漫畫,應選前者;如果有捷徑和挑戰(zhàn),應選后者。有時候,看似選擇一條難的路是愚蠢的行為,殊不知,大智若愚,他選擇的是自我提升的智慧之路。而判斷哪個選擇才能有利于自我提升、自我實現(xiàn)是一種能力,它可在實踐中、前人的經驗中得到鍛煉、提升。
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開頭說:“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如果是我正在樹林里,首先我會感謝時代這片樹林帶給我的選擇,而后選擇那條困難卻有利于自我提升的路。
朋友,愿你也是個有心人,在時代中,感恩選擇的權利,提升選擇的能力,選出一條理想的人生之路!
點評
文章開篇引用波伏娃的話說明選擇的重要性,并闡明觀點:選擇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能力。接下來,從身邊的淘寶、微信和微博等事物出發(fā),論證社會發(fā)展帶給我們更多元的選擇,應感恩時代的發(fā)展。同時,也針對選擇的多元提出建議:提升選擇的能力。感恩選擇的多元和提升選擇的能力都是作者的體驗和思考,然而作者的思考不止于此,面對選擇的多元,作者最后給出了更為具體的建議:選擇應該有利于自我提升、自我實現(xiàn)。
文章既有對時代提供多元選擇的感恩,又從宏觀、微觀層面給出如何選擇的建議,觀點明確,層層推進,條理清晰,論證充分。
學軍中學 姚振娟
初心以往,選擇不困
佛語有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讀之淡然,細細一品,甚是訝然。
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人們在不斷向上攀升的摩天大樓、不斷向前的高速公路中艱難求生存。物質文明極速膨脹的今天,琳瑯滿目的商品在輪回旋轉的轉盤上待人挑選?!澳坎幌窘印薄把刍潄y”這些詞,成為多數(shù)人生活的最佳寫照,而這些人,給自己冠以一個特殊稱謂——“選擇恐懼癥患者”。這種“恐懼癥”就在你我他之間發(fā)生,并不少見,從“早飯是豆?jié){饅頭還是面包牛奶”這類細微的問題,到“買房到底要這套還是那套”這類切身事宜,無數(shù)個選擇不停地發(fā)生于生活之中。但可選擇的如此之多,按道理人人都應過著最滿意的生活,可為何現(xiàn)實之中,又有著如此之多對選擇不易的抱怨呢?
選擇之困,在于對自己的思考不深。面對蜂擁而來的商品,迷失了自我的往往是那些只顧抬頭“看星星”而忘記腳下“土地”的人。對自己沒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如何做得好每一個選擇?這認知,是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也是對自己過去的總結。正所謂認清自己來時的路,未來就不必遲疑萬分;明白自己從何而來、向何而去,明白自己是誰,不忘初心,選擇之困自然會減少許多。
選擇之困,源于人自身欲壑之難填。如此多種類的商品供人選擇,于是便出現(xiàn)了“小孩子才做選擇題”這類“野心勃勃”的妄語。若是明晰自己真正想要的,清楚知道自身缺少的,減少淡化自己的欲望,堅守初心,選擇之困便也不復存在了罷。
選擇之困,也多是在物欲橫流之世迷失自我的表現(xiàn)。一味地追逐著自己眼前想要的,一味地關注著自身的選擇,卻不知道自身想要的是什么,在名利場里追逐,最后一無所獲,還落得個遍體鱗傷的下場,豈不悔哉?
有位作家在給她兒子的信中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彼M⒆右院竽苓x擇自己的生活固然沒錯,但選擇的前提必須是對自己有著全面而深刻的認知,對自己欲壑難填的抑制,在物欲湍流之中的堅守。如此這般,選擇才不困,做出的選擇才真正不負自己的初心。
于己不明,初心徹之;欲壑難填,初心平之;物欲湍急,初心守之。如此必不負己之所以來,定也明己之所欲往,化琉璃澄澈之境,得菩提無妄之心矣。
點評
相比較直接給出選擇建議的文章,作者另辟蹊徑從人為什么會有選擇的困惑入手,提出選擇之困在于對自己的思考不深,源于人自身欲壑之難填,也是在物欲橫流中迷失自我。通過深入的原因分析,給出如何選擇的答案:全面深刻地認識自我,抑制自己的欲望,堅守自我。最后,又統(tǒng)歸到“初心”,扣合標題“初心以往,選擇不困”,呼應開頭。全文邏輯清晰,分析透徹,語言純熟,實屬難得。
學軍中學 姚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