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波 何紅翠
[摘要] 目的 探究胰島素泵和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3月按照治療的方式不同將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給予胰島素泵持續(xù)輸注胰島素,對照組給予劑量較小的胰島素靜脈滴注。比較兩組的血漿PH值恢復正常所需的時間、血糖達標時間、血酮轉(zhuǎn)陰時間以及低血糖發(fā)生率的情況。 結(jié)果 觀察組的血漿pH值恢復正常所需的時間、血糖達標時間、血酮轉(zhuǎn)陰時間以及低血糖發(fā)生率都比對照組的時間短。 結(jié)論 胰島素泵在治療糖尿病酮癥酸時能夠促進血酮、血糖的恢復,并且較少引起低血糖的發(fā)生。
[關(guān)鍵詞] 胰島素泵;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中圖分類號] R58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5(b)-018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insulin pump and insulin on diabetic ketoacido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from May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sulin pump for continuous infusion of insuli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drip with smaller dose.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plasma pH to return to normal, blood glucose compliance time, blood ketosis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plasma pH to return to normal, blood glucose compliance time, blood ketosis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sulin pump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blood ketone and blood sugar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etoacid, and less cause hypoglycemia.
[Key words] Insulin pump;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insulin; Diabetic ketoacidosis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之一,這種疾病在我國的醫(yī)學史上治療起來十分困難,而且病情相對與其他的并發(fā)癥來說比較嚴重,發(fā)病的時間也是比較快的,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1-2]。為明確胰島素泵和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效果,針對性選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6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資料加以闡釋,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實驗選取該院接受治療的60例糖尿病酮酸癥酸中毒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颊呷朐簳r都表現(xiàn)為惡心、腹痛、脫水、呼氣帶丙酮味等癥狀,經(jīng)檢查,確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颊叩哪挲g均處于25~50歲之間,排除小于25歲和大于50歲的糖尿病丙酮酸中毒患者,平均年齡在(36±5.7)歲;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其中糖尿病的病程在3~5年之間的占大部分,所有人的糖尿病病程均在3~10年以內(nèi);根據(jù)他們剛?cè)朐簳r的檢查表明他們的血糖水平在13.9~30.1 mmol/L之間;酮癥酸的中毒程度:其中重度中毒患者為35例,重度中毒患者為7例,輕度患者18例。
1.2? 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都給予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在實驗期間不管是實驗還是對照組都要對其進行正常的治療,在這個基礎(chǔ)上進行相應的實驗。當糖尿病丙酮酸中毒患者的血鉀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時候,要及時對其進行鉀的補充,這樣才能夠保證患者的健康。正常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對照組胰島素一定的靜脈滴注,滴注的速度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一般來說,一開始的速度是0.1 U(kg·h),患者在滴注的時候應該有相關(guān)的人員對其進行監(jiān)測,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當患者的血糖濃度下降到13.9 mmol/L或者以下就需要改為葡萄糖聯(lián)合胰島素對患者進行靜脈的滴注,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對觀察組在腹部利用微量泵進行胰島素的皮下注射,一開始的劑量和對照度相同,當血糖下降到13.9 mmol/L后,模擬正常人的生理性分泌對胰島素的注射速度和流量進行控制。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都要連續(xù)治療到血漿pH值不再有大幅度的波動為止。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的血酮轉(zhuǎn)陰時間、血漿pH值以及血糖達標時間。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胰島素的平均用量和低血糖的發(fā)生率。
2? 結(jié)果
兩組血酮轉(zhuǎn)陰時間、pH值恢復正常的時間以及血糖達標的時間相比較,觀察組的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的時間,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的中毒率近些年來在我國的發(fā)病率不斷的提高,這種疾病是由于胰島素的缺乏,是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之一,很多原因都會導致這種疾病的發(fā)生,使得患者的正常生活發(fā)生改變[3]。持續(xù)靜脈注射是采用的最多的治療措施,也是治療的主要措施,這種治療方式雖然使用的非常多,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的弊端,例如,這種方式需要依靠醫(yī)護人員來對血糖的給藥劑量進行監(jiān)測,人工檢測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素,如果醫(yī)護人員檢測不到位,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這種監(jiān)測方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其次這種治療方式就是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不斷的滴注治療,給藥劑量對于生理劑量來說比較大,用藥過多也可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副作用。
胰島素皮下微量注射泵是新型的持續(xù)性胰島素輸注模式,可以將患者的胰島分泌情況利用胰島素分泌曲線調(diào)節(jié)來表示出來,并且有還可以將補給的速率進行調(diào)節(jié),這是一種對糖尿病酮癥中毒患者的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能夠?qū)颊唧w內(nèi)各項有關(guān)激素的變化進行嚴格的監(jiān)控,當發(fā)現(xiàn)異常的時候也能夠及時采取一定的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法摒棄了從前老舊的人工檢測,不僅為醫(yī)院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還能夠更加直觀的反應患者的身體情況[4]。胰島素皮下微量注射泵就是對每個患者設(shè)置適合他們的個性化給藥方案,每個人的給藥方案都是為患者量身定制的,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給藥,基礎(chǔ)率可在0.5~24 h自由進行設(shè)定,在患者吃飯之前給予較大劑量的輸注可以在30 min之內(nèi)發(fā)生作用,因此血胰島素迅速恢復基線水平,這樣一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餐間和夜間發(fā)生低血糖的風險,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該文的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的血酮轉(zhuǎn)陰時間、pH值恢復正常的時間以及血糖達標的時間都比對照組的時間低,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患者體內(nèi)的胰島素出現(xiàn)異常,靜脈注射的清除率高于普通水平,所以藥物就很難發(fā)揮作用,并且在這個基礎(chǔ)上,對照度需要避免低血糖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患者的血糖恢復正常之后需要滴注濃度為5%的葡萄糖,皮下注射的時候病人的血酮轉(zhuǎn)陰時間、pH值恢復正常的時間以及血糖達標的時間能夠變得更短。正常人在用餐的時候胰島素的分泌水平比用餐之后要低十倍左右,因此如果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進行長時間同樣速度的靜脈滴注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發(fā)生低血糖,如果發(fā)生了這種情況,相關(guān)的工作人員可以對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的時候用胰島素泵,因為患者的生理變化在這段時間內(nèi)需要得到重視。雖然胰島素泵和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的用量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胰島素泵更能夠適應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的變化,避免患者的血糖波動過大[5]。
綜上所述,胰島素泵作為一種新型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方案,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選擇,能夠有效的控制酮癥酸患者的血糖濃度,避免副作用的發(fā)生。相對于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治療方案來說,胰島素泵更能減少血酮轉(zhuǎn)陰時間、PH值恢復正常的時間以及血糖達標的時間。在使用胰島素泵對糖尿病酮癥酸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需要注意,重癥糖尿病酮癥酸患者的末梢循環(huán)比較差,利用胰島素泵進行皮下治療效果不夠好,所以適宜采用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為主。
[參考文獻]
[1]? 陸麗芳,林東源,林華征,等.微量泵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的應用[J].臨床醫(yī)學2013,33(2):30.
[2]? 何偉.持續(xù)靜脈滴注胰島素和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效果對比[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8):45,48.
[3]? 劉翠瑩.應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聯(lián)合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3):182.
[4]? 杜麗英,崔瑩.胰島素不同給藥方式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1):117-119.
[5]? 水文雅,楊新娟,楊韶華.胰島素不同應用方式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北方藥學,2018,15(5):82-83.
(收稿日期: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