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燕
(昆明市兒童醫(yī)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選擇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間來我院進行就診的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共收集病例60例,均符合GINA 解讀標準,且伴有反復性喘息、咳嗽、氣促以及胸悶等臨床癥狀。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上述病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兒16例,女性患兒14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為(5.12±0.04)歲,病程0.5~5年,平均病程為(2.06±0.12)年;觀察組:男性患兒17例,女性患兒13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為(5.10±0.07)歲,病程0.4~6年,平均病程為(2.08±0.11)年。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組間資料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均經(jīng)準納器進行沙美特羅和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劑治療,一天兩次,一次一吸。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例如用藥指導、復查等。
觀察組則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1)對患兒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并舉辦健康教育宣傳,講解小兒支氣管哮喘相關問題;(2)個體化心理護理:患兒因對病痛的恐懼,極易出現(xiàn)焦慮、害怕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多與患兒進行溝通,了解其內(nèi)心情緒,并及時疏導,注意溝通過程中語氣要溫和,多用勸導性語言,同時與患兒家長溝通,使其了解患兒家長陪伴的重要性,多關心患兒;對于表現(xiàn)有不良情緒的患兒,可采用音樂放松療法,播放兒童喜歡的音樂,時長30min,并可指導患兒進行放松訓練,以此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3)叮囑患兒家屬多給患兒食用清淡飲食和低蛋白高營養(yǎng)的食物,叮囑患兒多吃蔬菜水果,忌油膩、辛辣,尤其是禁止食用可誘發(fā)哮喘的食物,如螃蟹、牛奶、魚蝦等;患兒哮喘發(fā)作期間,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避免飲食過飽、過雜。(4)叮囑患兒遠離粉塵、寵物以及刺激性氣味,減少過敏,并進行游泳、慢跑等運動提高肺功能。(5)健康宣教:采用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患兒與家屬的交流,講解疾病癥狀、治療與預防措施,耐心地解答家長的疑問,對其錯誤認識進行糾正;護理人員可通過演示、講解等方式教導患兒及其家屬掌握吸入技巧,并在隨訪期間檢查患兒使用方法的正確性,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糾正;(6)霧化治療的患兒選擇坐位,護理人員應協(xié)助患兒在吸入后漱口,告知患兒切不可咽下藥液。
對兩組患兒吸入依從性和肺功能改善狀況進行觀察記錄,其中肺功能主要考察指標包括FVC、FEV1以及PEF。
運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t 檢驗;以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兒該功能改善狀況明顯更優(yōu)(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肺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堅持吸入的患兒有58例(96.67%),對照組堅持吸入的患兒有51例(85.00%),經(jīng)比較顯然觀察組更高(x2=4.904,P=0.027)。
支氣管哮喘是終身性疾病,治療的關鍵就在于長期預防治療,以此降低肺功能損傷程度,然而由于小兒支氣管哮喘治療中常伴有諸多問題,治療依從性較差。近年來,伴隨醫(y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臨床愈發(fā)重視護患關系,個性化護理工作的優(yōu)勢越發(fā)顯現(xiàn),被廣泛應用。個性化護理是一種先進性的服務理念,其服務的主要內(nèi)涵是以人為本,在醫(yī)院為患者提供心理、情感、精神、生理等方面的個體的、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在提高治療效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哮喘容易反復發(fā)作,治療時間長,患兒的年齡較小,因此依從性普遍較低,并且容易產(chǎn)生害怕等情緒,從而影響下丘腦-內(nèi)分泌-免疫功能,導致哮喘加重。
綜上所述,針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臨床予以優(yōu)質(zhì)的個性化護理服務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狀況,改善肺功能,大大提升治療依從性,可作為臨床理想護理方法予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