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璟
摘 要:文章結合實際對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一則案例進行探討,指出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少、精準扶貧、經濟扶貧和精神扶貧雙管齊下,讓學生成長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關鍵詞:資助育人;案例分析;精準扶貧;人才
中圖分類號:C961;G64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06-01
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決定性進展,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wěn)定脫貧,貧困發(fā)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在精準脫貧的攻堅戰(zhàn)中,教育扶貧、學生資助是重要的一環(huán),是阻斷代際貧困的重要途徑,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發(fā)展機會公平的重要保障。本文對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一則案例進行探討,以期更好地做好大學生資助工作。
小J來自農村,2013年大一入學時,攜帶一份縣里出具的貧困證明,只身一人來學院,在新生報到處,與其他被家長前呼后擁圍在中間的同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下子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在幫小J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了入學手續(xù)順利入學后,他表示感激,但還是顯得很內向。經了解,他的父親身患重病沒有勞動能力,他的母親在他年幼時改嫁后再未有過聯(lián)系,家庭經濟非常困難,他僅靠村里的低保和自己放學后打工維持生活,堅持完成了學業(yè)并考上大學。了解他的大致情況后,筆者向小J介紹了大學生資助政策以及學校的一些相應幫扶措施,讓他入學后安心學習,并為他提供了勤工助學崗位申請的渠道和方法,以解決后顧之憂。在看過小J檔案后,筆者發(fā)現(xiàn)小J高中時成績非常優(yōu)秀,在班級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卻沒有擔任什么班委職務,于是鼓勵他去競選學生干部,鍛煉自己、服務他人,可是得到的回答卻是“我不想當”。這讓筆者有點意外,考慮到作為新生的小J對大學生活仍處于適應階段,故沒有草率說教,而是暗暗對他進行持續(xù)觀察。針對小J的家庭情況,學院通過了他關于國家助學金的申請,并為他提供了勤工助學崗位。半學期后,小J的期中考試成績在班級中排名第一,做到了學習打工兩不誤,但是參與集體活動不多,表現(xiàn)較為淡漠。為了全方位了解小J的學習、生活情況,筆者向小J同寢室同學和班級干部進行了摸底。據同學反映,小J平時學習認真,同學向他請教問題也愿意幫助,但在宿舍里有時對班委、學生會頗有微詞,認為組織一些活動是他們撈取“政績”的手段。了解到這些情況后,筆者找小J談話,說學院要組織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觀廉政教育示范基地,請他作為筆者的助手幫忙組織協(xié)調,并要求小J做好參會學員信息記錄以及收集觀后感。參觀中,筆者觀察到小J一直在認真聆聽海瑞、湯斌、林則徐等崇文厚德、勤政為民的故事?;顒雍螅P者決定利用收材料的機會與小J進行一次深入談話。筆者肯定了小J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并鼓勵他主動參與班級建設。這次,小J向筆者打開了話匣子,表示這次參觀活動他很受觸動,以前在打工時聽到過一些關于社會上拉關系、走后門、找靠山、請客送禮的傳聞,同時對大學學生會存在“官場化”的誤解,這次通過與學院預備黨員們深入接觸,發(fā)現(xiàn)他們積極向上、真心實意為同學們服務,想到自己也是受到學校、社會資助的人,深受感動。小J提出,希望能加入學校的義務講解員隊伍,成為一名廉潔講解員。筆者對小J的重新認識感到非常欣慰,告訴他,這是義務勞動,可能會占用到他打工的時間。小J表示,不影響,保證能兼顧好學習、打工以及學校活動,也到了回報的時候了,而且自己還有點內向怕生,正好可以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一學期后,小J拿到了二等獎學金,在班委換屆選舉中當選了班長,同時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大二,小J憑著優(yōu)異的成績和出色的工作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同時還獲得了“江蘇省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大三時成為了中共預備黨員。如今,小J已經畢業(yè),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仍然時?;氐綄W院指導學弟學妹學習生活,并且繼續(xù)著他的義務講解員工作,向廣大師生講解蘇州歷史上清正廉潔、愛民惠民的清官典故,傳播廉潔修身的聲音,踐行黨員承諾。
本案例中,學院和輔導員在為小J提供綠色通道、助學金、勤工助學等經濟幫扶手段幫助其解決生活困難的同時,還關注其思想層面,做好思想引領工作,培育其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tài),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其提供展示和發(fā)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其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
(1)一個都不能少。輔導員要熟悉各類獎助學金和勤工助學崗位的情況,對各類助學政策進行廣泛宣傳,使經濟困難學生得到相應的幫助。(2)精準扶貧。輔導員應多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日常行為,深入宿舍、課堂、學生活動中,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并對他們做到精準扶貧。(3)經濟扶貧和精神扶貧雙管齊下。輔導員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結合學院特色,充分發(fā)掘育人資源,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成長為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莫秋樹,梁慧卿.高校貧困生能力資助模式的構建探索[J].廣西教育,2015(19).
[2]胥青.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