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晶晶
【摘 要】隨著信息化技術高速發(fā)展,信息化教學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教學中,實現(xiàn)了線上與線下的結合,能夠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們創(chuàng)新以及動手的能力。針對電工電子課程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使用云教學的教學手段對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云教學;線上線下結合;電工電子教學
一、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特點及現(xiàn)狀
1、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特點
《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課程屬于工科專業(yè)的學科基礎課,由于學科的特點,有很多學習內容難度比較大,知識點比較抽象,公式多,理論難,知識面廣,除了有一些知識是利用現(xiàn)有的公式進行計算,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要求學生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應用。雖說這兩門課程比較抽象,但其實與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教學內容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現(xiàn)狀
本科生的《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課程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理論講授法結合實驗課程來進行教學,在理論課堂上,由于《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這兩門課程知識點多,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學生不容易理解,例如二極管、三極管的內部的工作原理等,這樣就造成了一部分基礎好的學生理解了但是不會應用,另一部分基礎差一些的學生可能根本就沒有理解知識點的含義。
對于工科的很多課程來說,實踐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這兩門課程也都有安排實驗,包括驗證基爾霍夫定律、疊加定律和戴維南定律、測量基本放大電路的數(shù)據(jù),以及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等實驗。學生們也表示通過做實驗能夠直觀的看到實驗現(xiàn)象,更好理解知識點的含義。但是由于實驗是分組進行,每組2-3人,而且是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因此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理論知識,但是卻很難對學生應用能力有所提高。
這兩門課程是專業(yè)基礎課,針對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這三個專業(yè)開設,開課學期是第三學期和第四學期,在這個階段,學生還沒有開始接觸專業(yè)課,因此在知識沒有成體系之前,無法理解學這兩門課有什么用,或者說不太明確本專業(yè)到底需要用到電工電子里面的哪些知識點,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課堂上學習效果不好。
二、教學改革的意義
本課題基于云教學對電工電子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的最主要目的是要通過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讓學生掌握電工電子技術在日常生活以及本專業(yè)的應用,并且通過教學改革能夠提高學生實踐以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這門課的意義在于在后續(xù)的專業(yè)課學習中作為工具來使用,要讓學生學完了會應用。
1、通過教學改革,加強重點知識點的理解,加強練習。
傳統(tǒng)教學中,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布置了作業(yè)后,要等學生上交作業(yè)后統(tǒng)一講解,有時候是針對出錯比較多的習題進行重點講解,有時會專門安排習題課,這樣距離學生學完這個知識點,做完關于這個知識點的習題已經過去了很久,很難保持同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可以直接利用移動終端來做習題,學生做完習題就可以馬上看到對與錯的情況,學習效率比較高。
2、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現(xiàn)在云教學的平臺非常多,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利用學生課余的時間,同時也起到了督學的作用,對課堂教學是一個補充,同時也能夠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3、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
傳統(tǒng)教學目前還是以講授為主,可以穿插一些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結合線上環(huán)節(jié)還可以加入擴展知識點的學習,在線學習交流,在線測試等形式,這樣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更好的監(jiān)控,通過在線學習的數(shù)據(jù)來了解整個學期的學習情況,有效避免了有些學生平時不學習,只在期末考試前進行突擊復習就能通過考試,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更加公平。
三、云教學發(fā)展的背景和現(xiàn)狀
所謂“云教學”,就是利用網(wǎng)絡互動技術來進行教學的模式[1]。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以云技術為基礎的云教學體系,是當下高校教學關注的熱點,不僅實現(xiàn)了教學資源的共享,還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互動學習的平臺。學生使用云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對于學習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在移動終端上進行學習,對于教師來說,可以通過云教學平臺進行作業(yè)布置,監(jiān)督學生課下的學習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輔助課堂教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通過在線的互動學習,教師可以及時得到學生的學習反饋意見,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以及薄弱知識點在理論課堂上進行補充和升華,課程的生命周期在向云端搬遷,教師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教學,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高校課程的評價體系也將逐漸改變,由原來主要通過期末考試成績說明學生的學習情況,改變?yōu)橛蓪W習過程和考試成績一起來決定課程的學習結果,由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行為數(shù)據(jù)全面呈現(xiàn),再結合客觀的科學管理,最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這樣的學習,對學生來說,要學習的知識點要遠遠超過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所講授的知識點,對于教師來說,要準備的教學資料遠遠超過傳統(tǒng)備課的信息,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在進行主動學習,可以極大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四、云教學對電工電子教學的影響
結合電工電子課程的特點,對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兩門課程進行了云教學實踐,實踐的對象是2017級的學生。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加強了學生的自助學習能力
《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這兩門課程都是48學時,僅依靠課堂上的講授時間只能很緊湊的講完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但是對于一些擴展知識、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的常見應用以及在學生所學專業(yè)中的應用就沒有時間展開講解,而這些知識可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尤其在畢業(yè)前進行畢業(yè)設計時,很多同學會感覺學過電工和電子,但是要做實際的課題,就是不知道如何下手。通過線上學習平臺上的擴展知識和視頻資料,讓學生們自學,不僅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例如該平臺上加入了生活用電和寢室安全用電小知識,萬用表的用法,電線焊接的方法、錫焊的方法等實際應用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加強了對學習過程的考核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比例非常小,主要集中在作業(yè),考勤和實驗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也很難很客觀的評價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線上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數(shù)據(jù)可以反映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不僅起到了督學的作用,還可以給每位學生一個公正的考核成績。平臺上的留言還能看到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反饋,對于疑問教師可以直接在平臺進行回復,學生登錄云教學平臺學習并每天打卡,形成了很積極的學習氛圍,學生們爭先恐后的登錄學習并打卡,也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哪些學習積極性不夠的同學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除此之外,還定期的在平臺上對每一個學習階段進行測驗,教師提前設置到題目和答案,學生們在做完習題提交后可以馬上看到自己的答題情況,并且這個成績將計入平時成績,督促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過程。
3.補充課堂教學時間
對于《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這兩門課程,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感覺課時不夠用,講不完,因為有很多知識點需要講解公式的推導,定律的來龍去脈,再減去實驗的時間,課時是非常緊張的,利用線上的云教學平臺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相關的教學內容的預習,這樣在教室里教師再講授相關知識點時,學生的接受情況就好很多。在實踐過程中,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大多是計算題,平臺上布置的大多是應用知識的提高能力的作業(yè),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多同學反映說知道自己在學什么了。
4.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將教學的中心從老師轉移到了學生[2],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講”,學生主要是被動的“聽”,現(xiàn)在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高了,針對在線上平臺學習時遇上的不懂的問題會主動的提問老師,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主動的鉆研,對于老師布置的綜合的大作業(yè)也能夠主動的查找資料,整理出具體的方案,讓學生真正融入到了學習中,展現(xiàn)出了令人驚喜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逐漸的穿插本課程在學生所學專業(yè)中的應用,是學生提前接觸到專業(yè)相關知識。
在云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對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要花費學生們更多的時間,但學生們普遍反映學習過程變有趣了,不再是一堆公式和文字,變得生動好理解了,他們對于實際應用的知識都非常有興趣。對于教師來說,使用云教學的模式,要比傳統(tǒng)備課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資料的準備,而且對教師自己的實踐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也要不斷地學習才能夠跟上信息化不斷發(fā)展的腳步,而且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迅速,使用一本教材上完一門課的做法也不可取,我們要不斷給學生補充新的科技,新的知識,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全面。
【參考文獻】
[1]王前.云教學架構教育的意義[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4):107-109.
[2]張艷,魏小飛,謝菲.基于云教學平臺的行動教學法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19(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