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妍
【摘 要】藥品安全問題是成為了我們當今社會的刺痛,它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同時,藥品質量安全也存在著多種隱患。本文對藥品安全問題產生的不良后果及藥品質量的安全隱患問題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藥品安全問題;安全隱患;事件
近年來,藥品安全問題頻頻發(fā)生,這在當今中國社會已成為一個現實。這個現實讓人們感到非常的悲傷和心寒。每一個為了牟取利益而銷售假藥事件的曝光,不外乎都是雪上加霜?!叭鼓谭邸笔录ⅰ半p匯瘦肉精”、“欣弗事件”、“齊二藥事件”的出現都是如此震驚社會,也給人民群眾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全感。
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密切關注藥品的安全性。從立法到加強監(jiān)管,呼聲日益高漲,可實行的舉措也有不少。但遺憾的是,這一問題還遠遠未在深層次上得以解決,情況也沒有得到緩解。
藥品安全問題涉及到諸多方面,其中包括假藥劣藥的流通使用、藥物療效的不足、用藥錯誤、藥物的濫用和誤用、藥物配伍禁忌,急慢性藥物中毒、消費者自我保健意識淺薄等等,均可導致藥物潛在的安全問題。因此,我先列舉一些用藥安全存在的隱患:
(一)藥品質量安全存在隱患
1.藥品質量參差不齊,不合格藥品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依然存在,如藥害事件“齊二藥事件”、“欣弗事件”等;
2.藥品缺乏規(guī)范性管理。有部分藥品在需要避光儲存的前提下仍被打開裸露存放,導致藥品發(fā)生化學反應,大大縮短了藥品的有效期,減弱了藥效,從而影響了治療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同種規(guī)格不同藥品的混合藥品未被分類擺放,造成藥品混用,導致出現取藥不準確而延誤搶救時機甚至引發(fā)嚴重的醫(yī)療事故;還有些變質失效或者過期的藥品未及時處理,導致患者誤用此藥并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甚至嚴重后果。
3.非藥品冒充藥品。
(二)不合理用藥問題很普遍
1.嚴重濫用或過度使用抗生素:如缺乏適應癥、用藥時間過長、劑量過大、多種不良反應多的藥物聯合使用等;
2.兒童用藥安全問題顯著突出;
3.患者的個體差異及缺乏相關的知識教育。
4.中藥及中藥飲片的使用存在嚴重誤區(qū):大量使用“萬能”中成藥、添加西藥成分、缺少禁忌癥、重金屬含量超標、農藥殘留等問題。例如棗仁這一品種繁多,一些藥販為了搶占市場而提前采收,這樣容易導致含量不合格。此外,細辛、蒼術、葛根、砂仁、粉葛、白芍等品種飲片的有效含量也存在不達標的現象。
(三)農村用藥安全問題甚為堪憂
1.農村流通的許多藥品質量難以保證;
2.初級醫(yī)療機構設備缺乏,衛(wèi)生狀況難以保證;
3.大規(guī)模的假藥劣藥出現;
4.農村地區(qū)不合理用藥現象極為嚴重。
(1)由于受到經濟狀況和用藥知識的限制,用藥安全意識較弱,認為越貴的藥物治療效果越好;并且,患者認為靜脈輸液效果明顯,所以首選靜脈給藥也不選口服給藥。
(2)對于慢性病,表現為無癥狀時不檢查,癥狀控制即停藥,以保健品替代藥物等等。
(3)醫(yī)生素質相對較低,缺乏藥品專業(yè)知識與技能。
(4)農村同樣存在“供過于求”的現象,醫(yī)生偏愛“大處方”從而導致不合理用藥。
除了患者自身及周邊環(huán)境導致的問題外,對人們影響最大也是最令人痛心的是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而生產銷售非法藥品。這種行為,一方面極大地欺騙和誤導患者,對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了威脅,從而貽誤治療時機,加重治療成本,引發(fā)嚴重的醫(yī)療事故;另一方面,一些非藥品及保健品存在非法添加藥物的現象,甚至添加藥物的劑量超過正常劑量的幾十倍,從而引發(fā)嚴重的安全隱患。
其次,這種行為嚴重擾亂了藥品的市場秩序。與藥品的高投入、高標準、嚴要求相比,假藥劣藥產品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以獲得高額利潤,這樣不僅嚴重損害了正規(guī)藥品生產企業(yè)的合法利益,同時也對其他非藥品生產企業(yè)如正規(guī)渠道的食品、消毒品、保健品等構成不公平競爭,從而擾亂了相關產品的市場秩序。
無良商販固然可恨,但監(jiān)管部門卻也責無旁貸。藥品安全事件更主要是監(jiān)管部門的責任缺失,才讓不法商販趁虛而入,如果藥品安全監(jiān)督部門都能夠切實承擔起責任,那么大多數的假藥劣藥都會被提前發(fā)現。中國發(fā)展迅速,百姓對生活質量的關注與日俱增。從某種意義上說,藥品安全危機能否得到解決,是對執(zhí)政黨執(zhí)政能力的考驗,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也是關乎國家形象的大事。因此,監(jiān)管機構、行業(yè)協會和業(yè)內企業(yè)都不能再抱殘守缺,而應捍衛(wèi)起藥品安全標準的威嚴?,F在看來,道德喊話作用似乎并不大,而關鍵在于落實標準、嚴懲不貸。
此外,從企業(yè)的角度來看,對道德良知的呼喚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許多藥品安全事件并非偶然事故,而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許多在這個行業(yè)“潛水”的人實際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人們在社會中的任何崗位上都能遵守自己的職業(yè)道德和基本的社會良知,這一樁樁可怕的事件也不會令人如此寒心。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選擇了保持沉默,這就直接造成了所謂的“臭味相投”現象。
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和社會的穩(wěn)定都被藥品安全問題所維系。藥品安全涉及藥品生產、銷售、流通及使用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藥品安全問題的發(fā)生,引發(fā)相關疾病的概率也相對較高。所以,現政府履行市場監(jiān)管的重要任務是加強藥品安全管理,是實現社會穩(wěn)定的要求,更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礎。因此,我們要不斷完善和提高規(guī)范和監(jiān)管制度,完善藥品購置流程和處方審核,堅決打擊假藥劣藥,提高醫(yī)務人員的素質、加強患者安全用藥的意識,削減用藥隱患,不讓無良商販有機可乘。也希望無良商販和企業(yè)可以撿起你們最基本良知,停止生產和銷售非法藥品,從而減少藥品安全問題所引發(fā)的的糾紛,從整體上提高用藥治療水平,保障治療效果,使患者及更多被假藥坑害過的人收到公平對待!
【參考文獻】
【1】袁寶玉,羅曉梅,方海云,《新形勢下病區(qū)的藥物管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J],家庭護士(下旬刊),2008,6(27);2508-2509。
【2】張宇,《淺談安全用藥問題》 [J],預防醫(yī)學(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2006,1-2。
【3】王孝敏,王麗芳,《醫(yī)院中藥飲片安全用藥及風險防范》[J]。中國藥事,2015,29(06):636-642。
【4】梁建武,《藥品分類管理與安全用藥問題》[J]。海峽藥學,2008,20(1):114。
【5】宋羽,沈祥春,《淺析我過藥品的分類管理》[J]。中外醫(yī)療,2008,13(3):127。
【6】曹詠梅,《淺談安全用藥問題》[J]??萍假Y訊,2007,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