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淑蓉
摘 要: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識字教學費時、低效,嚴重地阻礙了新課改關(guān)于學生大量識字,提早進入閱讀這一理念的踐行。通過對識字方法的掌握、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識字路徑的拓展、識字成果的展示等方面策略的探究,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關(guān)鍵詞:掌握方法;培養(yǎng)興趣;拓展路徑;展示成果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chǔ)。打好識字基礎(chǔ),為孩子的后續(xù)學習提供保障,是小學低段語文重要教學目標之一。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單調(diào)、枯燥,學生缺乏興趣,而新課改又加大了低段孩子的識字量。識字教學課堂改革,勢在必行。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第一學段,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這一安排,體現(xiàn)了多識少寫,認寫分流的原則。其心理學依據(jù)是:學生識字和寫字的能力和技術(shù)是有差別的。學生識字的能力與筆畫數(shù)的多少沒有關(guān)系,有時候因為筆畫數(shù)多,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反而容易記憶。而寫字則與筆畫數(shù)的多少高度相關(guān)。所以,應(yīng)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增加識字量,讓學生盡快地多認識一些出現(xiàn)頻率高的生活口語常用字,迅速掃清讀寫障礙,提前進入閱讀,體驗讀書的快樂。
剛?cè)雽W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識字不像看動畫片、聽故事那么有趣,如何使剛從幼兒園走出來的孩子,進入小學后能輕輕松松認識漢字呢?作為一名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我覺得,要完成課程標準中低段識字教學的目標,識字教學策略的研究與運用是非常必要的。
教學策略主要解決教師“如何教”和學生“如何學”的問題。
在努力研究、嘗試各種識字教學策略以后,結(jié)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嘗試、運用以下策略,完成小學低段語文的識字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充分開發(fā)教材資源,營造識字氛圍
新教材的選文非常富有兒童情趣,為老師的教學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如:《對韻歌》《春夏秋冬》等,都采用了兒童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內(nèi)容通俗易懂,語調(diào)朗朗上口。我先讓學生聽讀,激發(fā)學生讀的愿望,再讓學生跟讀、自讀,教師引讀,學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聽讀中識字,隨文識字。我正確認識了短文作為識字載體的作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短文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一節(jié)課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對短文熟讀成誦,使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輕松完成識字任務(wù)。
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的《操場上》“打球、拔河、拍皮球”這幾個表示運動項目的詞語中“打、拔、拍”都有一個提手旁,而“跳高、跑步、踢足球”中的“跳、跑、踢”都有一個足字旁。這樣,可以現(xiàn)找到共同處,通過同類事物列舉的方法,聯(lián)系生活,拓展識字。
部編教材語文園地的識字加油站,有:“看看你的語文課表,星期三有什么課?”“認識身體器官”“跟天氣有關(guān)的詞語”這類活動的安排,目的在于將集中歸類識字和隨文分散識字相結(jié)合,以靈活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常用字,減輕課文識字壓力,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識字興趣。
二、讓識字走進生活,在生活中識字
如教學《識字四》時,我先把“蜻蜓”“蝴蝶”“蚯蚓”“螞蟻”等小動物的圖片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認一認,再把詞語貼在圖中對應(yīng)的事物旁邊。這一形式讓學生把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調(diào)動起來,圖文對照整體識記。接著讓學生觀察一下這幾個字的共同特點(蟲字旁),引導他們理解蟲子旁的字都與昆蟲有關(guān)。
為學生搭建思維支架:
青—蜻? 廷—蜓? 胡—蝴
丘—蚯? 引—蚓? 馬—螞? 義—蟻
讓學生觀察以上幾組字的讀音,發(fā)現(xiàn)去掉偏旁以后,讀音相同或相近,相機了解形聲字的特點,并拓展,學生在生活中還認識了哪些形聲字。
就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生字,了解了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地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同時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出自己的感悟,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用直觀教學手段,化抽象為形象
在小學低段的識字教學中,象形字也是識字任務(wù)之一。這種字遠離學生的生活,學生掌握起來有些困難。那么,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在教學“降”時,我用動畫給學生演示了字的演變過程:古人根據(jù)一個人從高山上下來的樣子造除了“降”字,左邊部分表示高山,右邊是向下走的兩只腳。人們沿著高山往下走,高度就一點一點降下來了。然后是金文的字形、篆文的字形、隸書的字形和現(xiàn)在的字形的比較。通過動畫演示字源,化抽象為形象,整個過程生動、直觀,易于被學生掌握。
另外,在生字教學中,繪畫識字、動作識字、動畫識字都深受孩子們喜愛。他們通過畫筆、動作幫助記憶。如:兩個孩子背對背坐在地上,形象地揭示了“坐”的形,義。孩子們筆下畫出了一條長長的路,路上有一個走路的人,逼真地揭示了“道”的形,義。一個人靠著一棵樹,在“休”息。
四、總結(jié)識字方法,培養(yǎng)識字能力
識字貴在得法,有了方法貴在應(yīng)用。新課標指出:“注重孩子識字能力”,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逐步提高自學能力?!痹谧R字教學中,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識字,會更好地提高其自學能力,促其發(fā)展。
識字教學中,幫助學生總結(jié)方法能為學生自主識字提供基石。
在以前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二冊中,集中講了這么一些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減偏旁;熟字換偏旁;熟字加熟字;找反義詞;加筆畫;編字謎等方法。但歸結(jié)起來主要的方法有兩種,那就是基本字和基本字帶字。隨著基本識字方法的掌握,便可放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識字。教學中采用兩步法:
(1)選擇方法,自主學習
以《識字五》為例,本課有12個字,教學中先讓學生選擇出或創(chuàng)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生字。學習中不限制學生的思維,教學中學生展示出了令人驚訝的能力。
(2)學習交流,總結(jié)提高
最后交流中,課堂氣氛非?;钴S。如學習“量”字時,學生就展示了不同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旦+里
字形比較:最、亮
編字謎:日下一橫長,里字下邊藏。
在老師有意識地組織下,學生呈現(xiàn)出來的課堂精彩紛呈。他們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從已有的指示入手,通過仔細觀察,認真傾聽,大膽想象,展示了真實而動人的思維過程。真正實現(xiàn)了從感知到概括,再由概括到應(yīng)用的兩次飛躍。
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的學習,一年級下冊的教材查字典等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無疑,這些都是重要的學習漢字的工具和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與能力。任何知識的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滲透。
五、拓展識字路徑,展示識字成果
為了擴大學生的識字量,體現(xiàn)教科書中貫穿的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在課外閱讀中自主識字的思想,讓學生做識字的有心人,我廣開識字路徑,并隨時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這樣,既讓學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識字興趣更濃,又促使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不斷提高與發(fā)展。
1.認同學座位牌,使學生快速而有效地識字
一年級,新生入校,我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卡片上,并將卡片裝進座位牌。首先是認識自己的名字,然后每天認識三五個同學的名字,不認識的可以問問同學。學生興趣高漲。一周以后,以“你是誰”主題隊會的形式,讓同學來認識自己和同學名字。這樣,既認識了同學,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了解,又快速而有效地認識了漢字。
2.利用廣告牌、車站牌、宣傳匾等識字
家校互動,讓家長帶孩子外出的機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識字。如:街上的廣告牌、車站站臺、商場貨物分類商標、商品使用說明書、食品包裝、其他課本等。同時告訴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機會,問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寫的是什么?那個店叫什么名字?不知不覺中,學生不但完成了課本識字任務(wù),增加了識字量,還會由無意識識字轉(zhuǎn)化為有意識識字,既增強了識字能力,又提升了生活的能力。
3.定期辦識字報,展示成果
當孩子課外識字達到一定的量,我分階段讓學生辦了識字小報,將課外認識的字加以展示。
學生找一張八開的卡紙,遇到課外認識的字,可以剪下來貼,可以畫,可以寫或請爸爸媽媽幫忙寫在卡紙上,要求排版精美,字數(shù)盡可能多。
小報收上來,我用手機逐一掃描、拍照,然后把小報貼在教室的墻上。
學生課間去瀏覽,不認識的字就問問同學。很長一段時間,課間瀏覽小報成了他們主要的課余生活。
手機里的照片,我用當下最流行的“美篇”配上文字,圖文并茂,發(fā)在班級微信群、朋友圈,家長和孩子一起欣賞,圈粉無數(shù),還上了學校的公眾號。此后,孩子們的識字興趣更濃了,以后幾期的小報辦得更美了。
定期進行識字成果展示,讓孩子們充分享受成功的樂趣。
六、多次呈現(xiàn),定期復習
根據(jù)艾賓浩斯的遺忘規(guī)律——先快后慢,定期呈現(xiàn)課本中要求認識的生字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時候,有些字可以猜,甚至跳讀,但是課本上的字是保底要求,必須準確記憶,所以要多次呈現(xiàn),定期復習。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識字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對于低段的孩子來說,識字任務(wù)繁重,枯燥乏味。
其實,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當我們不再居高臨下,俯下身來,與孩子們共同探索時,我們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思維之廣闊,潛能之無邊。只有相信他們,為他們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鍛煉空間,相信孩子們會更主動學習,更好地發(fā)展。
在我的識字教學策略教學研究中,我采用了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我同孩子們同成長,我們的識字課堂也不再單調(diào),在識字的學習中,開啟著孩子們的興致,激蕩著孩子們充滿靈性的創(chuàng)造。改變了傳統(tǒng)的費時、低效的識字教學現(xiàn)狀,還識字教學于精彩。
當然,教無定法,任何一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都不能包治百病。識字教學,貫穿于整個小學,乃至義務(wù)教育階段,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鄧麗瓊.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初探[J].考試周刊,2017.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