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眾所周知,閱讀不僅是一種獲得信息的渠道,也是一種積累知識和把信息多元化儲存于自己的腦袋中的一種方式。閱讀能讓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加深理解,并且對書本的信息逐漸消化,久而久之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理論。人的一生都需要閱讀不同的書籍、報紙等去吸取知識和儲存信息。在小學的教育中,兒童處在一個積累知識的成長期,在這一階段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就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對哪一門學科的學習,閱讀都是必不可少的構(gòu)成要素,也是教學中需要重點指導的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閱讀;語文教學;課堂
在小學教育中,小學語文課程中并未專門安排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所以學生在進行文章大意的理解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和問題,這樣的情況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到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課程教師在教學中開展關(guān)于閱讀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開展關(guān)于閱讀的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課堂的學習質(zhì)量。
一、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我們所認為的閱讀,是對課文的閱讀或?qū)ι险n所需書籍的閱讀,而這只是閱讀的一個層面,真正意義的閱讀不僅僅限于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文章,更是對很多自己未涉及、不理解的領(lǐng)域進行探索和發(fā)現(xiàn)。在小學階段,一個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很容易就在他的學習成績中顯現(xiàn)出來,閱讀不僅僅是指看書的一種動作,也是人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養(yǎng)成的一種習慣,我們在對小學的教育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一直保持閱讀習慣的孩子,成績也會更出色,因為他們早已經(jīng)具備了自學的能力。不僅在學習中需要閱讀,在生活中也需要閱讀。比如買了一件新電器,也需要詳細地閱讀它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才能利用好它。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有閱讀基礎(chǔ)的學生審題速度一般比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更快,能更精準地理解老師出題的意思。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就充分地顯示出來了,語文中有一道常規(guī)題就是閱讀理解,學生有沒有閱讀習慣在這道題上馬上就能體現(xiàn)出來,平常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好像讀不懂題目,根本無法分析出文章的內(nèi)涵而答得驢唇不對馬嘴,這是由于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在審題時,容易對題目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而平常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在對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的過程中非常清楚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和內(nèi)涵,對文章中的修辭句式也很清楚在描述什么事物,整體來說對文章的理解更為透徹,答案自然而然也更清晰,所以得分一般都較高。另外,能清晰體現(xiàn)出閱讀能力的就是作文了。平常經(jīng)常閱讀的學生,寫出的作文通常富有文采,邏輯思維清晰,內(nèi)容豐富,字里行間結(jié)合得非常緊湊,并且經(jīng)常用到的各種修辭手段使文章不僅能突出主旨而且生動有趣。而沒有閱讀基礎(chǔ)的孩子,通常文章很淺表,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文章的主旨卻很不容易看出來,而且更容易跑題,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別字和句意不通順的問題,也很少用到修辭手法和名人名言的引用。平常有閱讀習慣的孩子的想象力、綜合歸納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會更強,他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師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養(yǎng)成了思考的思維慣性,很容易根據(jù)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舉一反三,從一個事例去嘗試理解與它相關(guān)的事例。這是一種由閱讀衍生的能力,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涯甚至一生。
還有一點是,閱讀在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人生理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閱讀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中的好習慣,在生活中,熱愛閱讀的孩子情商很高,更容易理解家長和教師的語義,也更加心思細膩,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會更高,內(nèi)心也更加豐富充實。閱讀是比參加任何培訓班、特長班都更為重要的,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會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比如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閱讀雖是簡單的習慣,卻是人生的無價之寶,讓孩子受益終身。閱讀也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能讓孩子的思維更清晰明確。
閱讀使人進步,閱讀使人能看到自己不曾接觸過的人和事,閱讀使人心靈得到成長。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性的同時對孩子一生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在全民文化素質(zhì)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義務(wù)教育階段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應從閱讀入手,鍛煉學生閱讀能力,這對提高國民文化素質(zhì)起著根本性的基礎(chǔ)作用。
二、閱讀的階段
常規(guī)上閱讀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學生進行基礎(chǔ)閱讀,這一階段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掌握并了解文章的題目、作者等相關(guān)基礎(chǔ)知識,試著從文章題目來分析作者要表達的意圖,從文章作者舉一反三地聯(lián)想該作者其他的文章是否和該文章有聯(lián)系,是否表達了同一思想,比如閱讀李白的詩作,從題目分析這是一篇怎樣的詩作,表達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再從作者的層面分析,李白寫作的思想常見的有被貶的無奈、對朋友家人的思念和對仕途的壯志難酬等,要從這兩個層次分別分析。第二階段是學生進行檢視閱讀,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了解文章的大致輪廓,比如一共有幾個自然段等。第三階段需要學生分析閱讀,這一階段要用更復雜更優(yōu)質(zhì)的閱讀技巧,精讀文章,對文章每一自然段所講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并且需要對文章進行分段,分析作者在文章中的寫作依據(jù)。第四階段也是最深刻的一階段,就是主題閱讀,這個階段學生達到了最高層次的閱讀,在對文章進行精讀后分析閱讀,重點提煉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內(nèi)涵主旨。這四個階段不是遞進的關(guān)系,可以互相包含。比如在檢視閱讀的時候也可以用到分析閱讀的技巧,各種方法互相滲透互相支撐,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的思維,使其對閱讀更加熟練,也更容易理解文章內(nèi)容,做到舉一反三和對文章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鍛煉閱讀的技巧,直至閱讀越來越熟練,這樣學生的閱讀效率就會越高。
三、小學語文課堂中促進閱讀教學的具體實踐及策略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小學依舊未注重小學生閱讀的重要性,絕大多數(shù)小學生也依舊未認識到閱讀能夠提升自身多種素質(zhì)與能力,經(jīng)過大多數(shù)的調(diào)查研究可以看出,小學生普遍存在很難專注于閱讀、對閱讀不感興趣和閱讀量低的現(xiàn)象。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不僅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更能專注地進行閱讀。
(一)靈活選用教學方法
對于一門學科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課堂教學,合理利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的知識也更利于接受,并且好的教學方法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在課程開始前讓學生獨自閱讀文章,讓他們心里對文章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和認識,知道文章的大概內(nèi)涵,一堂完整的小學語文課,一般有學生自我閱讀、教師講解、學生自主理解這樣幾個步驟。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給學生講解文章,梳理文章脈絡(luò),而且要引導學生獨立閱讀文章每個自然段,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能力。
(二)通過閱讀幫助學生學習語文
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人們普遍認為閱讀對塑造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重要作用,高質(zhì)量的閱讀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為開闊,并且能夠?qū)W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行綜合提升進而擴展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應用上。這樣來說,小學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加強學生閱讀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小學語文課程的閱讀活動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塑造一個多彩巧妙的文學世界。不同類型的書籍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不僅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于學習和閱讀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文字熏陶,自己進行寫作時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模板,熟練地選擇修辭手法進行敘事,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主地進行積累,比如文章的好詞好句,文章中不常見的修辭手法,文章中引用的名人名言等都值得學生學習和使用在自己所寫的文章中,這樣通過閱讀能夠積累課堂以外的文化知識,也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想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所講的文章中。
總而言之,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這樣能夠提高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從而更好地幫助小學生進行文章理解和作者思想感情判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小學語文課程教師的耐心和細心,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們樹立仔細認真的閱讀理念并伴隨它們把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在閱讀中,為他們在未知的將來擁有獨到的思維及見解和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申志斌.借助閱讀拓展小學生科學視野的有效策略[J].數(shù)碼設(shè)計(上),2018(10):281.
[2]高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8(12):158.
[3]姜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速讀(上旬),2018(12):210.
[4]呂吉玲.小學語文閱讀的開展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9(4):112-113.
[5]李春英.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訓練[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8(12):305.
[6]陳曉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文存閱刊,2018(24):136.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