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杰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教學的弊病不斷暴露,不僅影響了學生素質的發(fā)展,更影響了教育質量的提高。混合式教學模式凸顯了傳統(tǒng)教育與現(xiàn)代在線教學的優(yōu)勢,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慕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立足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慕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發(fā)展機遇。本文就此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推動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發(fā)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 構建 慕課混合式教學模式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1-0210-02
21世紀被譽為互聯(lián)網時代,先進的互聯(lián)網技術不斷涌現(xiàn),并向社會各界滲透。互聯(lián)網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也沖擊了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工作。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暴露出弊病和不足,越來越難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出現(xiàn)沖擊了傳統(tǒng)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教育教學的理念、形式、過程、內容等,為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發(fā)展動力。慕課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展開,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方向。微信是一種新興的網絡交流工具,能夠有效地傳遞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信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慕課組建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借助微信公眾平臺載體優(yōu)化慕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動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
一、微信公眾平臺與慕課教學的融合
微信公眾平臺是一種新興的網絡信息交互載體,在教育領域應用微信公眾平臺能夠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的優(yōu)勢提高教育實效性,進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雖然微信公眾平臺無法對教學資源進行改善,但微信公眾平臺能夠為學生提供社交入口,成為學生獲得豐富教學資源的載體。與此同時,慕課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在線學習的途徑,為大眾提供了便捷的學習渠道。因此,融合微信公眾平臺與慕課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地創(chuàng)新了現(xiàn)有的教學,為教育教學發(fā)展添加了助動力,是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新機遇。
(1)微信公眾平臺為慕課學習提供了新的載體。移動學習借助移動設備和電子便攜設備展開,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教學對時間、空間的強依賴性,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展開。移動學習為人類獲取知識信息提供了新的路徑,是知識掌握領域的重大變革。移動學習的工具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信息載體包括各種學習App、網頁、公開課等。相對于傳統(tǒng)的信息媒介而言,微信公眾平臺具備明顯特征,如免費性、高效性、及時性、海量信息性等。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加持下,信息的傳遞不僅局限于文字,還可以是圖片、聲音、視頻等。微信的開放性、及時性、交互性特征能夠為慕課學習提供極大的支持,有效地豐富了慕課教學的資源和素材,有利于慕課教學推廣,進而吸納更多的受眾。
(2)微信公眾平臺和慕課可以實現(xiàn)知識共享。由于微信公眾平臺具備微信的一切功能,因而可以提供群聊、信息推送等功能,受眾可以通過搜索微信公眾平臺號碼對微信公眾號進行關注,一方面可以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微信的分享功能,將具備價值的慕課信息資料分享給好友或是發(fā)布至朋友圈。如此一來,微信公眾平臺以及微信可以作為廣大師生交流的平臺,學生方面可以更為及時地了解教學相關的知識,教育者方面也可以借助微信平臺向學生布置作業(yè)或是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不僅有效地發(fā)揮了微信公眾平臺以及慕課的優(yōu)勢,還有利于推動慕課教學發(fā)展,進而優(yōu)化并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
(3)打造了全新的高校教學模式。當前階段,微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微信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便捷的信息交流途徑,任何人都可以借助微信平臺創(chuàng)建公眾平臺或是訂閱號,進而與相關企業(yè)或個人展開1對1的溝通交流。慕課教學可以借助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推廣,進而衍生出一種全新的、依托互聯(lián)網展開的新的教學方式。例如,教育者可以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將慕課教學中學生需要使用的相關資料及時推送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及時獲取教學資料的途徑;學生可以及時地借助微信文字、語言和視頻等與其他學生交流討論,還可以及時向教育者請教。公眾號推送的多媒體資源具備多媒體的各項功能,學生可以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對之進行回放、暫停等,有利于學生開展針對性學習。學生能夠了解自身的不足,能夠就不足與教育者討論,有利于推動因材施教以及一對一教學輔導發(fā)展,進而在提高教育實效性的同時推動教育教學工作優(yōu)化。
(4)為碎片化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全球化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學習,由于信息傳遞的途徑不斷多樣,教育教學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教育者的教學權威被不斷削弱。信息量增加使得學校方面增加了教育教學的內容,這給學生學習帶來了較大的壓力。碎片化學習為學生利用閑散時間學習提供了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有利于碎片化教育發(fā)展,進而提高教育實效性。微信推送教學內容符合碎片化知識教學特征,教育者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向學生提供多種慕課學習資料。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并積極開展互動分享式學習。
二、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慕課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高校課程眾多,加之很多專業(yè)的理論知識枯燥、深奧,學生學習難度大,因而容易出現(xiàn)厭學問題。一旦學生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不僅容易出現(xiàn)不配合教育者教學的問題,還可能會與教育者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情緒對立,這不僅不利于教育者因材施教,更不利于教育者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方式。慕課教學的開展有效地提升了高校教育的質量,然而高校方面如果能夠將慕課教學與微信公眾平臺有機結合,積極大膽地創(chuàng)新混合式教學模式,促使慕課優(yōu)勢以及微信公眾號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那么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新的教學實踐模式,進而提高大學教育的有效性。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慕課混合式教育模式設計應該關注三個板塊,分別是:課程材料推送、課堂執(zhí)行監(jiān)控以及課后反饋評價。其中,課程材料推送是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的起點,更是關鍵。教育者在此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因而應深入地分析課程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大綱等,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特點、學生的基本素質等,并以所獲得的相關資料搜集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教學資料和素材,制作慕課內容,并將之及時上傳至微信公眾平臺。為了保證慕課教學內容科學合理,教育者應盡可能地豐富教學資源,應該包含教學資料相關的音頻課件、視頻教學講義、習題等。要能夠幫助學生及時了解相關的知識,還要利于學生借助碎片化學習并快速地掌握知識。課堂執(zhí)行監(jiān)控過程中,教育者和學生的作用均不可忽視,想要保證課堂執(zhí)行監(jiān)控質量,必須保證混合教育模式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育者應善用微信平臺的數據統(tǒng)計功能調查學生的學習頻率,進而推斷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以此為依據優(yōu)化課程內容、教學目標,調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切換課堂教育的時間和方式。課后反饋評價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延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教育者方面要引導學生利用微信與教育者或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要及時獲知學生的學習狀況,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針對性地調整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內容,切實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的慕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形成為巨大的沖擊。毫無疑問的是,基于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的慕課混合式教學將會引領我國教育教學發(fā)展,然而當前階段,上述新型的教學模式仍處于探索實踐的初級階段,相關的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這使得在教育教學應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各種問題。相關教育工作者應正視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加大對微信公眾平臺構建慕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力度,努力優(yōu)化混合式教學,以確保其充分發(fā)揮自身效力,進而快速有效地推動我國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記剛.基于慕課+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以“傳播學理論”課程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8(1):230-231.
[2]王菁,田秋麗,王曉璐,et al.基于慕課資源的混合式教學方法探索[J].高教學刊,2017(18):89-90.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