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階段最基礎的學科之一就是語文,語文的教育教學效果以及它的教學質量都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甚至會影響到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身素質。因此,分析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jù)平時對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采用恰當?shù)男问匠尸F(xiàn)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指導作用,使得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一定借鑒意義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情感教學;語文教學;教學質量;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就目前這幾年來說,素質教育一直在我國推進,鼓勵同學們向著自己個性化的方面發(fā)展,這樣做不僅能完成已有的教學任務,而且學生也能夠學習到一些知識,也發(fā)揮了自己的個性化思想,在學習上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情感發(fā)展和運用變得更加重要,因此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上課期間就要變得更多,進而實現(xiàn)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高效應用,進一步提高語文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人性化的教學方式之一就是情感教育,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可以通過情感教育來實現(xiàn)。在目前新課標改革的條件下,要求老師將情感態(tài)度與知識能力和教學方式相結合,以達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目的。面對這種情況,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開展情感教育,要求師生之間要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保證同學們的愉悅性,讓他們在開心的環(huán)境下學習成長。情感教學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所以情感教育在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時有一定的作用,在上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知識,而且對他們的心理也進行了一定的了解。老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來開展教學,情感教育既尊重發(fā)揮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學習,對于他們的情操也有一定的幫助,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學校就是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不僅在專業(yè)上要精通,特長優(yōu)勢更要發(fā)展,學生的情感因素要充分考慮到,通過恰當?shù)姆绞竭M行情感教學,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第一,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滲透情感教學。學習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學習興趣,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語文的學習成績。語文教師要準確地理解課本內(nèi)容,通過好玩有趣的形式帶入語文的學習,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為學生打造出一個自由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語文老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上課形式,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到知識,得到情感體驗,從而強化情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祝?!返慕虒W中,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分角色表演。在分角色表演之前,老師要把文章的背景環(huán)境向同學們解釋清楚,讓學生自己選擇人物進行飾演。通過表演的形式,學生不斷熟悉課文內(nèi)容,對《祝?!分懈鱾€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掌握文中人物情感,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這種模式可以明顯地提高語文課堂情感的教學水平。
第二,通過學生朗讀課文滲透情感教學。語文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朗讀課文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主旨,從而獲得相應的學習體驗。語文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制定朗誦風格,引領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課文所要表達的意義以及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達到情感共鳴的效果。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問題,以達到交流的目的,達成情感共識。例如,在《沁園春·雪》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誦,為了凸顯詩人的雄偉壯志,也可以在朗讀時加上背景音樂,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學生可以充分解讀《沁園春·雪》的主旨和精神,通過情感共鳴的作用,學生可以感受到革命前輩的無私無畏與豪情壯志。這種情感體驗對學生的未來成長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滲透情感教學。通過學生自主體驗來了解情感也是情感教學的主要方式。因此,情感體驗活動在語文教學中很重要。情感體驗使學生自己來體會情感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彰顯情感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需要按照教學內(nèi)容來進行合情合理的設計,并且依據(jù)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設計符合語文教學需求的情感目標。與此同時,師生之間還要加強溝通和互動,為學生打造舒適的學習情境。除此之外,老師可以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情境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加強情境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例如,在學習《游褒禪山記》時,學生往往無法體會到古人對于大自然的敬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有關古代褒禪山的圖片,使學生直觀了解到“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的真正含義,從而更好地體會到大詩人王安石當時的實際感受,達到了良好的情感教學效果。
第四,通過有效溝通交流滲透情感教學。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應該引起老師的重視,師生之間的高效溝通能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激發(fā)學生情感,此時,老師就要運用恰當正確的方式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有些學生性格多方面,情感細膩。教師要通過語文教學來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凸顯語文教學的人性魅力,拉近學生與教學之間的距離。老師應重視語言功底的訓練,提高情感教學水平。例如,在《爸爸的花兒謝了》教學中,課文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悲傷的氛圍,老師可根據(jù)文章的情感,采用緩慢低沉的語調來進行課程的講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這種有效溝通的形式,促使學生體會課文中的情感,突出語文教育情感教學的特點
第五,通過深度挖掘教材滲透情感教學。就目前來看,語文課本中的題材較多,老師要深入發(fā)現(xiàn)課本中的題材內(nèi)容,仔細研究課文思想內(nèi)涵、主體內(nèi)容等因素,進行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上課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都是借景抒情的詩歌,之間卻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之處。作為蘇軾代表作之一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采用氣勢恢宏的表現(xiàn)方法,表達出氣勢恢宏的境界;《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辛棄疾收斂含蓄,將內(nèi)心的傷痛與斗志昂揚表現(xiàn)得完美無缺。同樣是兩首借景抒情的巨作,但是卻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教師要不斷深度挖掘教材中所滲透的情感來教學,進一步提升高中語文教育情感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語文作為學生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語文的學習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面對我國社會對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的現(xiàn)狀,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就必須要把情感教學實施在語文教學中,在實現(xiàn)基本的教學任務時,也要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呂瑞玲.探究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7(4).
[2]陳延會.情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微[J].華夏教師,2018(7).
作者簡介:萬飛琴,女,1984年生,江西撫州人,助理講師,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職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