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雪
(中鐵二局集團中心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胃食管反流病屬于臨床常見病,該病的發(fā)病受多種因素影響,常見如遺傳因素、體重因素、過度飲酒、飲食刺激、抗膽堿藥物應用、社會因素等,該病是指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炎癥反應,會造成食管及氣道等組織損傷[1]。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表現(xiàn)為噯氣、反酸、燒心等,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因此臨床上主張盡早治療[2]。馬來酸曲美布汀是治療該病的常用藥物,本研究旨在比較曲美布汀與多潘立酮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對結(jié)果報告如下。
回顧分析68例胃食管返流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經(jīng)內(nèi)鏡檢查確診,試驗時間為2017年3月—2018年3月。觀察組中男16例,女18例;患者的年齡在18~71歲,平均年齡為(36.59±3.44)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3.54±0.45)年。對照組中男15例,女19例;患者的年齡在22~71歲,平均年齡為(36.46±3.47)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3.61±0.47)年。兩組患者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1 納入標準 全部患者均為成年人(年齡超過18歲);均經(jīng)內(nèi)鏡檢查確診為胃食管返流??;全部患者入組前一周均未使用過任何抑酸劑、促胃腸動力藥;具備正常的讀寫能力;全部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合并消化道腫瘤者;存在既往腹部手術(shù)史者;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者;合并嚴重的心肺疾病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對照組患者給予奧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療,奧美拉唑每次20毫克,每天1次,早餐前30分鐘服用;多潘立酮口服,每次10毫克,每天3次。觀察組患者給予奧美拉唑+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奧美拉唑每次20毫克,每天1次,早餐前30分鐘服用;馬來酸曲美布汀每次0.2克,每天3次。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后2周評價藥物的作用效果。
患者的反酸、燒心、噯氣、惡心等臨床癥狀消失,無不適反應為顯效;反酸、燒心、噯氣、惡心等臨床癥狀好轉(zhuǎn)為有效;反酸、噯氣、惡心等臨床癥狀無改善為無效。
采用SPSS18.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79.41%)相比較,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1.18%)更高,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是食道下括約肌壓力減低,胃內(nèi)壓力增高,從而促使內(nèi)容物反流,因此促胃動力藥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促胃動力藥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胃排空,減少內(nèi)容物反流。曲美他汀與多潘立酮均是臨床上常用的促胃動力藥物,多潘立酮可作用于外周性多巴胺受體,阻斷胃腸道內(nèi)多巴胺D2受體,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腸道內(nèi)張力,促進胃排空,有效預防膽汁反流,并且多潘立酮不能通過血腦屏障,因此對于腦內(nèi)多巴胺幾乎無拮抗作用,臨床安全性相對較好[3]。馬來酸曲美布汀為常用的胃腸解痙藥,對胃腸道的平滑肌具有明顯的松弛作用,能夠改善肌肉痙攣,曲美布汀的作用機制包括多個方面,首先馬來酸曲美布汀因可作用于鉀離子通道,引起去極化,促進胃腸道肌肉收縮,增加胃腸動力,另外馬來酸曲美布汀還可作用于腎上腺素受體,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加胃腸道運動節(jié)律。本研究除了在使用促胃腸動力藥的基礎(chǔ)上還配合使用奧美拉唑治療,奧美拉唑有助于抑制胃酸分泌,減少對食道及消化道粘膜刺激,能夠減少組織損傷。
本研究通過比較兩種藥物的作用效果,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79.41%)相比較,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1.18%)更高,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均提示馬來酸曲美布汀在治療胃食管反流病中的應用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疾病好轉(zhuǎn),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