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海 段金龍 周顏 李衛(wèi)東
摘要:《VB程序設計》是本校非計算機專業(yè)開設的計算機編程入門課程。文章探討了非計算機專業(yè)的特點及《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現狀,結合VB課程教學目標,對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改革模式等進行深入探討,并對其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程序設計;教學方法;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31-0066-02
一、引言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稱VB)是河南工業(yè)大學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入門編程課程,也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系列中的核心課程。本校計算中心統(tǒng)計數據表明,本校絕大部分文理類專業(yè)將VB作為本科生編程類通識課程的必修課。VB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主要講授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方法,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大多數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計算機基礎薄弱,VB課程學時有限,內容繁多,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學習壓力,不及格率一直居高不下。在VB教學過程中,如何解決VB課程本身枯燥、抽象且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的問題,一直是本領域授課教師探討、關注的焦點問題。
二、VB課程現狀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以“填鴨式”的灌輸向學生講授理論知識[1]。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如何引領、培養(yǎng)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fā)。由于計算機機房有限,VB理論課程與實踐上機課程嚴重脫節(jié),導致學生不能及時應用、掌握所學知識。實踐上機操作時所學知識得不到很好的鞏固,面對計算機時甚至不知所措,進一步惡性循環(huán),徹底喪失學習興趣和積極性。VB課程教學目前基本沿用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的講授教學法。任課教師在開課前對課程授課內容做了精心準備,制作各種精美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學生在學習VB之前也滿懷期待,非常希望能學好這門課程??墒钱斀處煗M懷希望和激情在課堂上為學生灌輸VB程序設計的語法理論、命令按鈕等知識時,常??吹降氖菍W生迷茫的雙眼和不知所措的表情,或者是課堂提問時一問三不知甚至對反復講解的問題依然一無所知的情況。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反差,會嚴重挫傷教師的積極性,也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讓他們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原本擔任基礎課教學的教師一方面要承擔全校專業(yè)計算機教學工作,另一方面還要承擔部分非計算機學生的基礎課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給任課教師帶來很大的教學負擔和壓力[2]。學生數量的增加,給學校教學設備資源也帶來很大壓力。河南工業(yè)大學大部分專業(yè)采用大班上課,這種形式不利于學生的差異化學習和個性發(fā)展,教師也很難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程教學效果。
三、VB課程教學目標
VB是河南工業(yè)大學非計算機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使用教材為曹利培等[3]編著的《Visual Basic程序設計》,主要介紹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可視化界面的開發(fā)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常用算法以及常見應用程序的開發(fā),訓練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提高計算機素養(yǎng),激發(fā)編程興趣,為以后結合本專業(yè)進行軟件應用打下良好基礎。
四、VB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
基于《VB程序設計》教材框架內容和課程教學目標,結合多年學習和教學實踐基礎,以及擔任教學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筆者在教學實踐工作中總結了一些針對VB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
(一)優(yōu)化VB教學內容
河南工業(yè)大學立足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根據本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計算機基礎薄弱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和簡化課程內容,將原來的54學時縮短為36學時,其中教學理論學時由原先的36學時縮短為18學時,實踐課程學時保持不變仍為18學時。授課過程中,縮減第8章鼠標與鍵盤、第9章數據庫應用、第10章文件的相關授課內容,重點放在VB程序設計基礎、控制結構、數組等相關核心內容上,使學生了解計算機語言的基本框架及應用。在實踐課程中,注重學生的編程能力及應用能力,實踐課程根據授課進度靈活安排,保證學生能夠及時理解。
(二)改革教學模式
1.改變“填鴨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長時間的靜態(tài)教學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學過程中,盡可能使學生處于獨立分析、思考問題的狀態(tài),以此保持學生的專注度。建議采用案例引導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以案例為切入點,引出相關知識,在典型案例中超前使用控制結構,引出基本概念,快速掌握基本語句,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興趣;淡化煩瑣的語法規(guī)則,把算法、解題思路放在主體地位上,難以理解的算法通過動畫演示加深理解。界面設計中,重點介紹最基本的控件,掌握使用控件的要點,其余控件簡要介紹,觸類旁通。
2.加強互動式教學,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按照OBE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課程知識為中心,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教學,把學生請上講臺,把知識點分解給學生,并在上課前5—10分鐘安排學生講解相關內容,熟悉學習目標、學習方式和過程,提高學生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興趣與能力,使學生樂于主動地運用所學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通過課后反饋,這種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本身具有壓力和動力,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與能力。
3.實驗教學中,強化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教學過程中,首先進行教學案例設計,圍繞課程內容凝練與整合基礎知識點以及重難點,建立基礎知識與教學案例的對應關系。其次,根據教學需要,設置基礎型和綜合應用型實驗項目。綜合應用型實驗項目根據專業(yè)或個人興趣自行選題設計,制作出個性化案例。實驗設置靈活,結合案例,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實驗材料,重點不僅是正確獲取實驗結果,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運用所學理論知識指導實驗,獨立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實際教學結果表明,學生對綜合應用型實驗項目的興趣明顯提高,能根據興趣或專業(yè)進行個性化編程,并通過努力實現它們,師生互動交流明顯增多,學生編程能力明顯提升,加深本課程對后續(xù)學習和解決專業(yè)問題的作用。
(三)加強師資教學隊伍建設
VB課程作為非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專業(yè)差異大及教師流動性大的特點[4]。為不斷提高對全校非計算機專業(yè)VB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應加強計算機基礎課程師資力量建設,加大硬件投入,河南工業(yè)大學近年來已先期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軟硬件配置及課程教學方法改革,以期提高VB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本校每學期定期舉行VB課程的集體備課,結合各專業(yè)課程目標對各章節(jié)的基礎知識以及重難點進行集中討論,并對課件和教案進行討論和編寫,按照專業(yè)進行差異化授課,同時要求新進教師每學期聽課次數不少于8次。這種集體備課和聽課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新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時掌握VB課程目標,提高教學水平。
五、結語
VB是河南工業(yè)大學非計算機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在學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yǎng)中具有重要地位。針對本門課程的特點及培養(yǎng)目標,本文對VB課程教學現狀及教學改革方法進行一些思考,旨在尋找更適合不同專業(yè)本科生學習發(fā)展的理想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應用型人才,為今后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艷芬,張江波.基于案例教學法的《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8,(32):193-194.
[2]苑迎春,董素芬,徐靜.“研究性學習”模式探索與實踐——以“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為例[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8,20(01):45-50.
[3]曹利培.Visual Basic程序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4]馬爽.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改革分析[J].好家長,2015,(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