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云
【內容摘要】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等各個方面的變化都比較大,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質,并且對于學生學習技巧的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礎性學科。而在初中語文中,閱讀所占的比重較大,但學生還存在著閱讀能力高低不一、差距較大的情況。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語文閱讀的教學,這對于學生掌握語文閱讀技巧,提升學生語文整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中語文
語文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緊密,在各門學科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變化的重要時期,而閱讀是對學生語文興趣與語文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中進行對閱讀的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要關注到學生的學習差異和發(fā)展差異,又要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向學生傳授一定的閱讀技巧。這樣能夠讓學生在以后能夠對語文閱讀應對自如,也會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意義。
一、運用多種閱讀教學形式,提升學生整體語文素質
在初中階段向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是十分必要的,而需要采取各種方式,則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一一探索發(fā)現(xiàn)。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各方面都處在一個不斷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之下,學生對外界事物的接受情況也是不固定的。對于向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教師要了解學生情況,關注學生的興趣,利用多種閱讀形式教學。首先,朗讀是學生對于文字的接受能力之一,通過朗讀,學生可以通過聲音與情感更好地去理解和體驗文章。而朗讀的方式又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比較不同學生的閱讀情況,并讓學生之間互相做出評價。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向學生播放閱讀示范音頻或視頻,讓學生從標準的,情感飽滿的閱讀中感受到文章的基調,進而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基礎的了解。其次,對于一篇涉及多個角色的文章,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深入其中文章中主人公的心情。同樣地,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相關的音頻,在進行朗讀的時候,播放背景音樂,可以渲染文章所要體現(xiàn)的氛圍。
二、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讓學生融入到語文學習中去,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最真實的體驗。在課堂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之間多進行交流體驗。例如,在講《愚公移山》一課的時候,對于愚公通過人力而試圖征服大自然力量的情況,來向學生提問,這種愚公精神在近代是否可取,并讓學生就自己的看法說出理由。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班級里召開一個自由辯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并對對方的意見的不同之處提出反駁。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升學生情緒,讓學生在有趣的氛圍中來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教師不能直接向學生傳達文章的含義,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逐漸掌握閱讀技巧,讓學生真正地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興趣。
三、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做到評價方法多樣
在初中階段,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情況是不同的,同時每個學生在閱讀偏好上存在著差異。教師要尊重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個性差異,從而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同時要結合學生偏好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例如,在講授《我為什么而活著》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課文之后進行小組討論自己對活著的意義是如何理解的,并提出自己是為什么而活著的理由。討論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發(fā)言,有的學生可能認為為社會做貢獻,讓自己活得快樂、自由是活著的意義。同時,也可能有學生認為碌碌無為地過一生,但自己活得舒心快樂,奉行一種活在當下的信念。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敢于提出不一樣答案的勇氣作出表揚,但對于學生在答案里所表現(xiàn)的一絲懈怠的情緒,也要稍加進行評價。每個學生都有自身所成長的環(huán)境,在價值觀念各個方面與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都是有一定差異的,所以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情況下,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之處給予肯定,并對于不適當之處進行適當?shù)匾龑c指正。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敢于說話的勇氣和努力學習的積極性。
四、做到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語文與生活有著緊密聯(lián)系,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學習到的知識與能力可以讓學生生活實際中得到運用,讓學生可以用所學到的知識與理念去了解到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得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敬畏自然》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演示一些人類不敬畏自然,破壞自然的情況,以及造成的相應后果來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帶著這樣一種認識來進入課文學習,能夠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認識到大自然對于我們的重要性以及漠視自然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接下來,教師可以進一步將學生引領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保護自然的主題中來,讓學生深切認識到保護自然的重要性,同時可以讓學生就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環(huán)保行為與大家進行分享。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不僅能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在以后的閱讀過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問題時,自己的觀念里能有一個正確的理念,從而有所應對、有所行動。從而使得教師的教學效果取得一個舉一反三的效果,獲得深遠而持久的影響,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進一步發(fā)展也是十分奏效的。
在初中階段,對于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而關鍵的。通過對近些年語文閱讀教學的總結發(fā)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采取多種方式,借助各方面資源,關切學生主體,同時教師要照顧學生差異性,同時評價形式要多樣,要在實踐中不斷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并做到及時總結經(jīng)驗,對初中語文教學策略不斷進行改善。進而為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個體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 郝敬萍.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探究[J]. 閱讀與鑒賞(上旬), 2011(11):10.
[2]章先明.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91.
(作者單位:甘肅省靜寧縣仁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