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燕
【摘 要】目的:評價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病人采取全程護理模式后的效果。方法:參加病例研究者為2018年1月-2018年8月患慢性鼻竇炎行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護理的病人(116例),按入院先后均分為對照組58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治療組58例,采取全程護理模式,對比兩組病人的治療后并發(fā)癥率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治療組病人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4%顯著低于對照組15.52%,治療組病人治療后護理滿意度100%顯著高于對照組86.2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病人采取全程護理模式能有效的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增強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鼻內鏡手術;慢性鼻竇炎;圍手術期;全程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慢性鼻竇炎主要由于鼻竇受炎癥的長時間困擾,慢慢形成了化膿改變,是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fā)生的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①膿涕:呈黃綠色或黏濃性鼻涕;②頭痛:頭部出現(xiàn)發(fā)沉的或鈍痛,鼻根和前額有悶脹感;③鼻塞:因鼻粘膜有分泌物或者產(chǎn)生充血所致;④嗅覺異常 因為受炎癥和鼻塞影響了嗅覺功能;⑤其他:患病后一般需用口呼吸,鼻涕會流到咽部而產(chǎn)生異物感等[1]。所以慢性鼻竇炎已經(jīng)嚴重的影響了病人的正常生活,臨床一般都會采取鼻內鏡手術治療,此次對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病人采取全程護理模式干預對比治療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參加此次護理研究調查病人為2018年1月-2018年8月患慢性鼻竇炎行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護理的病人(116例)。分為治療組(58例)男性為31例,女性為27例;年齡在5-36歲之間,患病1個月-2年。對照組(58例)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齡在6-35歲之間,患病2個月-3年,兩組病人在檢查后都有可以手術的指癥,并且病人無藥物過敏史、慢性病史及其它病史者,并經(jīng)過本人同意自愿積極參加本次研究,比對兩組病人資料無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接收病人入院后先詢問病人是否了解慢性鼻竇炎相關知識,對行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病人和家屬進行手術相關注意事項的講解,做好術前手術護理準備等,提前對病人進行心理安撫工作,緩解緊張等不安心理,術后建議病人注意保暖,出門戴口罩預防粉塵等。
治療組:采用全程護理模式,在常規(guī)護理模式上再把護理工作詳細分成:①術前護理:對病人講解術前注意事項、康復指導、手術的目的、治療預期效果、術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和術后需要做的康復鍛煉等。手術前三天給病人用0.6%的生理鹽水進行鼻腔沖洗,還可加上維生素k或抗生素來防止炎癥感染[2]。手術前一天睡前對口腔做好保護防止鼻腔干燥。②術中護理:準備好手術需要的備品后給手術的病人選擇仰臥體位并開放靜脈通道,護士可與病人聊天來轉移注意力,可問病人有沒有不舒服感,手術中密切檢測病人生命體征變化,注意鼻腔氣體流動,配合醫(yī)生完成手術[3]。③術后護理:術后病人應用半臥位方便氣體交換和減輕水腫,如果水腫嚴重可以再術后4小時內用冷敷來緩解,術后一天可拿出鼻腔內的海綿,查看有沒有腦脊液外露的現(xiàn)象,術后三天給病人用0.6%生理鹽水稀釋慶大霉素進行鼻腔沖洗,預防術后鼻腔粘連和消炎的作用,嚴格觀察體征變化,有情況立即通知醫(yī)生。④心態(tài)護理:對于做手術病人都會有害怕的恐懼心理,要給病人做心理安慰,護士和家屬都要向積極正面的方向鼓勵病人去引導改善病人的負面情緒,配合醫(yī)生更好的得到治療。⑤健康宣教:術后叮囑病人再鼻腔內放入海綿不要拿出,因為海綿壓住傷口有止血的作用。傷口結痂后再鼻腔內會感到癢或干燥等,告訴病人不要用手可做空氣霧化來緩解。出院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保暖預防感冒等,需要定期到醫(yī)院復查直到愈合[4]。
1.3 臨床標準 ①并發(fā)癥反應情況:對比兩組病人治療術后出血、鼻腔粘連、傷口感染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②調查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請病人配合填寫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了解病人對全程護理模式工作是否感到滿意。不滿意60分以下,基本滿意59-89,滿意90分以上,滿分100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fā)癥反應情況 治療組病人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4%,顯著低于對照組15.52%,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調查表 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照組不滿意8例,基本滿意22例,滿意28例;治療組不滿意0例,基本滿意10例,滿意48例,治療組病人護理滿意度100%顯著高于對照組86.2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微創(chuàng)技術已漸漸融入到臨床,對慢性鼻竇炎病人來講鼻內鏡手術可以改善鼻腔內腫脹、緩解鼻腔分泌物的刺激導致呼吸困難等,也大大降低了手術的風險[5]。此次采用全程護理模式和常規(guī)護理模式做對比,對比兩組病人護理后的并發(fā)癥反應情況和護理滿意度情況,治療組病人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組病人治療后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全程護理模式對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病人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全程護理模式是通過:①術前護理;②術中護理;③術后護理;④心態(tài)護理;⑤健康宣教五個護理方面組成,幫助病人解決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全程護理干預到整個圍手術期,達到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病人采取全程護理模式能有效的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增強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許碧云,劉美.圍手術期整體護理干預在行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8,31(20):175-176.
張晨霞,王金蘭.全程護理模式用于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圍手術期患者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18,33(04):336-339.
楊琴,黃茂華,高磊.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醫(y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18,33(02):197-199.
劉璟.圍手術期護理運用于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護理中的有效性評價[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71):254.
徐敏芳.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34例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17):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