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 余小信
摘要:本文以杭州西湖區(qū)部分小學為例,通過調查音樂課堂中器樂教學情況,發(fā)現(xiàn)器樂教學對于學生和課堂都有獨特作用。同時,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目前杭州西湖區(qū)小學音樂課堂器樂教學仍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不足。鑒于此,筆者有興趣對小學音樂課堂器樂教學進行深一步的研究,提出相應見解與建議。
關鍵詞:音樂課堂;小學音樂;器樂教學
一、前言
1.選題出發(fā)點
之所以選擇《小學音樂課堂器樂教學研究——以杭州西湖區(qū)部分小學為例》為題,原因有三:
(1)音樂教育教學發(fā)展的趨勢?,F(xiàn)今,音樂教育和器樂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中的小學音樂課堂里,器樂教學逐漸興起。
(2)地域優(yōu)勢和器樂教學成果顯著。杭州市近幾年的課堂器樂教學發(fā)展快速,其教學水平也是緊跟時代的要求。筆者曾在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實習,該校提出“人人都會一件樂器”的活動。這引發(fā)筆者對此探討的興趣,也為探討此選題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3)筆者是一名音樂師范生。為了今后適應中小學音樂教學以及提高相應能力,提前進行一些思考是有必要的。同時,在校期間主修鋼琴,課余時間也常去社會培訓機構進行器樂教學,學生們大多是西湖區(qū)各小學的學生,也為選題的探討和研究提供了條件。
2.國內外課堂器樂教學現(xiàn)狀
(1)國內狀況
自從1992年國家教委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試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教學大綱(試用)》,要求把器樂教學列入中小學教學大綱,從此以后,中小學音樂課堂出現(xiàn)了器樂教學的身影,成為中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2001年所指定的課標中,以及2011年修訂的課標中,對器樂教學逐步的提高要求,并且在課程標準中對器樂教學有具體的目標。實際上,器樂教學的確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在課標修訂過后,器樂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不斷得到發(fā)展和普及。然而,國內的器樂教學及發(fā)展的并不一帆風順,仍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器樂教學在國內的小學音樂課堂里一直都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原因在于,一方面,國內長期以來,經濟與物質處于低水平。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得到飛速發(fā)展,但是底子薄,即使在改革開放開始的二十年里,物質水平仍然有限,器樂教學因設備不足等原因無法開展;另一方面,人們缺乏學校器樂教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認識,更談不上相關理念的形成和落實。在最初出現(xiàn)器樂教學要求時,也因為理念問題,人們對于器樂教學并不重視。學生、家長、老師等,認為音樂課以唱歌為主“玩玩就行”,沒有必要進行“復雜”的器樂教學;再一方面,應試教育對素質教育沖擊,使原來沒有形成或沒有得到重視的器樂教學,更加難以普及和發(fā)展。
近幾年,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水平提高到了相當?shù)母叨?。國家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同時,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到社會各個角落,尤其是學校、家長等,更是意識到素質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此時,器樂教學被重新定位,人們愈發(fā)重視。
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尤其是以升學為主要壓力的應試教育現(xiàn)實,難以短時徹底扭轉,仍然使器樂教學容易成為“點綴”。有的學校的器樂教學“或隱或現(xiàn)”“似有似無”。此外,器樂教學在音樂課堂中未能發(fā)揮出真正作用,兩者難以有效的融合,成為國內音樂課堂中器樂教學普遍的尷尬現(xiàn)象。
(2)國外狀況
歐美、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現(xiàn)代學校教育教學模式比中國起步早了一個多世紀,其中包括音樂教育教學的體系化、系統(tǒng)化形成,發(fā)展的也比較成熟。也早就提出了“器樂教學進課堂”的教學理念,并且已經摸索出了較為完善的器樂教學方法、體系。美國政府在1994年就明確要求中小學生要學會器樂獨奏或器樂合奏,并根據(jù)不同的年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實施這一要求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階段的學生所具有的不同器樂演奏水平,為以后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包括器樂教學)提供了基礎和方向。德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其藝術文化及藝術教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包括20世紀初的奧爾夫教學法的產生。實際上,奧爾夫教學法就是運用大量的器樂來進行的。在奧爾夫教學法里,器樂教學讓音樂課堂變得非常豐富有趣,學生們對音樂的感悟以及興趣度也大大增強。日本雖然只是一個小國,但是教育卻走在世界前列。1947年就將器樂納入音樂教育教學當中,提倡國民重視器樂學習,而之后的鈴木教學法的產生推動了人們的器樂學習效果和熱潮,也使器樂教學在音樂課堂中能夠更加完善和融合。
器樂教學在國外很多地方已經發(fā)展的較為完善。他們的教學經驗值得我們國家借鑒和學習,但仍需要不斷探索,并根據(jù)我們國家具體情況,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們自己實際情況的器樂教學方法。中國音樂學院教育學院創(chuàng)立推崇的“音樂教育新體系”就是這一探索的成果,并已經在一定范圍之內進行推廣。
二、杭州西湖區(qū)器樂教學開展的形式內容和問題1.形式與內容
根據(jù)筆者的訪談和調查結果來看,杭州西湖區(qū)各個小學對器樂教學較為重視。每所學校都能保證每周有一節(jié)音樂課,大多學校還能達到每周兩節(jié)音樂課,其中,音樂課堂包含器樂教學“一個月一節(jié)以上”的頻率占總百分比的68.4%,而器樂教學開展的形式與內容也都豐富有趣。
“新課標”中對各個年級都提出了相應的演奏要求,除了傳統(tǒng)“逐步逐句”的教學形式以外,如今音樂課堂的器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常與歌唱或編創(chuàng)等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如在歌唱環(huán)節(jié),用器樂作伴奏或者鼓點;或在編創(chuàng)環(huán)節(jié),用器樂進行簡單編創(chuàng)。不光器樂教學的形式豐富,器樂演奏的形式也有很多種,學生可以進行合奏,小組奏,獨奏等等,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們的興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合作能力。
器樂教學的內容主要以學習器樂演奏、器樂合奏、器樂伴奏為主。學生在看似玩的過程中,不僅學到音樂知識,還加強了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對于音樂的理解力和表達力。
2.問題
筆者主要針對杭州市西湖區(qū)三所小學進行調查: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杭州市西湖小學、杭州市留下小學,并通過老師和學生不同的角度思維考量,從整體來看,杭州市西湖區(qū)小學音樂的實施狀況較好,多以課堂形式進行器樂教學,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器樂后能主動演奏出來。
在抽樣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西湖區(qū)小學器樂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收集大量資料和調查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挖掘其中存在的問題,希望提出合理的建議,為未來器樂教育發(fā)展做一個期望和引導或者說探討,也為日后進入教師崗位,進行器樂教學,有一個提前的了解,知道如何上器樂課,在課堂中可以避免一些不足。主要總結為以下幾點問題:
(1)教材歌曲掌握準備不充分?,F(xiàn)今,很多老師會將器樂納入課堂之中,卻往往沒有讓器樂做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反而有點“張冠李戴”的意思,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常常就是因為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未對歌曲的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如一首婉轉的三拍子歌曲卻在口風琴伴奏中運用了二拍子的伴奏音型,無疑讓器樂伴奏的美感全無,更多了一些違和感,物不盡其所用,適得其反。讓器樂進入成了課堂的一大“敗筆”,究其根本就是因為教師對教材歌曲掌握準備不充分而導致。
(2)器樂內容形式過于單一。器樂教學本身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及積極性。然而實際課堂中,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器樂內容的單一造成了學生枯燥的情緒,如為增添興趣用口風琴作歌曲伴奏,實際卻用了歌曲本身的旋律,音響效果單一不說,其本身的旋律又較為復雜,為達到齊奏的效果,老師帶領學生反復的練習“再練一遍”。沒有豐富的形式有趣的內容,自然覺得枯燥,繼而對音樂失去了興趣,而器樂教學也失去了它的作用。
(3)器樂教學課時安排不充足。調查發(fā)現(xiàn),器樂教學在小學音樂課所占課時相對較少,導致學生器樂學習間隔較長,降低了器樂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學生最有效學習樂器的時間就是在課堂上,通過與老師同學不斷地交流,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同時更好地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4)不關注學生的選擇樂器的興趣。老師在引導學生選擇樂器進行學習時,不能只注重現(xiàn)有的和操作簡單、容易教授的樂器,應該更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
三、器樂教學對策
1.拋棄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提高對器樂教學的重視
2011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頒布至今已將近十年,但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在杭州西湖區(qū)內仍有不重視器樂教學的情況,如“音樂課就是唱歌課”存在很多家長和學生觀念中。因此只有拋棄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提高對器樂教學的重視才能認真的貫徹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
2.合理安排器樂教學課時,縮短教學間隔期
在對杭州市西湖區(qū)小學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的器樂教學課時并不充足,教學間隔期太長。由于小學生記憶力有限,對于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并不能完全掌握,如果課下沒有及時練習,在下堂課已經不記得了。所以合理安排器樂教學課時,縮短教學間隔期才能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和學習效率。
3.選擇合理的樂器,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的器樂教學過程中,在對小學生的引導選擇樂器時,學校和老師更應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可以選擇一些操作簡單,容易上手的樂器進行學習和聯(lián)系。
4.學校應增加更多的樂器種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在對杭州市西湖區(qū)小學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的樂器種類一般,并不能深層次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器樂教學并不是為了完成教育而教育,學校應該增加樂器種類,注重學生興趣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顧天亮.中小學課堂器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2.
[2]周世斌.不應再被忽視的器樂教學——我國中小學器樂教學弱勢狀況分析及改革思考[].人民音樂,2012(8):72-75.
[3]馬自強初中課堂器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4]王峰.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
[5]許洪帥.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發(fā)展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
[6]李娜.器樂進課堂的現(xiàn)狀調查及其策略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6.
[7]趙孟欣.中小學器樂教學的探索與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8]張良.關于中小學器樂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改進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9]唐璇.小學器樂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