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中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開展作文教學時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深入分析目前學生作文學習的問題基礎之上,從不同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學習作文寫作。本文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分析,為小學生作文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撐。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 分析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過于重視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
過于重視學生的寫作技巧培養(yǎng)是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之一。寫作技巧是服務于寫作的,但是許多小學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往往本末倒置過度地強調寫作技巧的重要性,往往忽視基礎的寫作知識和寫作素材的積累,學生在寫作時往往尋求捷徑,忽視了日常積累的重要性。這種錯誤的認識讓學生在作文寫作時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
2.忽視作文情景教學,作文創(chuàng)作缺乏真情實感
作文寫作注重真情實感的表達,然而在作文教學時許多語文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真情實感在作文中的自然流露,過度強調語言和辭藻的華麗。情景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情景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的學習氣氛,并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讓學生在寫作時將真情實感自然表達于文章寫作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往往更加感性,在寫作時相比成年人更加感性,情感表達也往往貼近真實。然而,由于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小學教師往往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過度積累華麗的辭藻,讓學生寫起文章來華而不實,缺乏真情實感,文章空洞乏味。[1]
3.忽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忽視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不僅僅局限在語文單科教學中,但是在作文教學中體現(xiàn)的更為明顯。由于作文教學的面比較廣泛,作文的素材知識也相當多,導致教師在作文教學時常常沒有計劃。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時往往根據(jù)教材上的作文題目,按部就班地讓學生學習和練習寫作。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問題就是過度依賴教科書,沒有靈活掌握課本內容。這種教學模式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時往往處于被動狀態(tài),進而對作文學習沒有新鮮感,失去興趣。[2]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途徑
1.教師應該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平衡充電與放電的平衡
提升小學的閱讀質量,平衡充電與放電的平衡是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關鍵。平時學生的作文寫作是對作文知識以及作文素材積累的“放電”過程,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這個“放電”過程,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讓學生多“充電”,讓學生在閱讀課上有意識地積累作文素材,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在教學時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多個角度地積累作文素材。注意在平時多背誦名詞名句,在作文時注意實踐應用,平衡好充電與放電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夯實寫作技巧,在學習積累中提升寫作水平。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平時加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積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詩詞當中的寫作技巧對于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提升有重要影響。作文中穿插詩詞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章的內涵和語言的張力,只言片語就能表達豐富的情感。
2.豐富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文學潛能
豐富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不再排斥單調的作文學習模式,讓學生從主觀上更加愿意主動學習作文。目前,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在我國的絕大多數(shù)學校得到了普及。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和生動的教學資源,積極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學習視野,讓學生每天的作文學習都能充滿新鮮感。多媒體教學并不是提升作文教學的唯一途徑,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課外,進行體驗式學習,豐富學生的情感,帶動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個器官的學習刺激,通過豐富的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生內心的真情實感。[3]
3.定期布置作文,夯實寫作水平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應該定期布置作文寫作作業(yè),夯實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自己擬定寫作題目。在擬定題目時應該注意文章題目的新穎,切忌長期重復一類型的題目。也可以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讓學生代表列出幾個類型的作文題目,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表決的形式舉手表決,這樣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應該專門劃出充足的時間給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在批改作文時對學生的寫作的語法問題、思路問題、調理邏輯、表達歧義等進行認真批注,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為了迅速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作文訓練必須有序、到量、達度。有序:要在總體安排上,要遵循 教學大綱的序,確定階段訓練的側重點,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對不同年級作文訓練做出了明確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按照大綱的要求,根據(jù)不同的年級確定階段訓練的側重點。另外,教師還必須處理好各階段之間的銜接和過渡,處理好后一階段對前一階段訓練內容的強化和提高的訓練。在具體訓練上,要遵循認識規(guī)律的序,做到循序漸進。人們認識事物,總是要經(jīng)歷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過程。[4]
4.加強日常積累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文章寫得好不好,雖然決定于構思、動筆、修改那一連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連串功夫之前,還有許多功夫,所起的決定作用更大。那許多功夫都是在平時做的,并不是為寫東西做準備的。一到寫東西的時候卻成了極為重要的基礎?!弊魑谋磉_確是如此,如果沒有很多詞匯的積累,那是很難想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積累多了,說話寫作也就能出口成章了。“積累好詞好句”這一方法,就能很好地豐富提高學生的作文表達能力??梢?,重視語言的積累,這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教師在加強作為的日常積累時,可以關注日常中小學生的生活素材。依據(jù)生活素材布置作文題目,能夠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作文任務《花朵與密封》。具體案例流程如下:
(1)教師向學生布置故事素材,教師通過網(wǎng)絡或者書籍查找相關的故事資料。
(2)讓學生根據(jù)教師布置的題目進行討論,關于作文題目的主體內容和寫作方向。
(3)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整理的素材寫出《花朵與蜜蜂》的作文提綱。
(4)教師可以從中抽取部分學生,了解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情況。
(5)布置學生寫作,給學生一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完成作為寫作。
(6)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在批改時一定要針對作文的缺點明確指出,并且寫上鼓勵的評語,多以鼓勵為主。
(7)教師選取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到教師展覽或者在作文評比可上進行講讀,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欲望。
結語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點內容之一,小學生興趣廣泛,探索欲強,能否在這一年齡階段培養(yǎng)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愛好,能否夯實寫作水平對于學生日后的語文寫作影響重大。本文在總結了目前,小學階段語文寫作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了應對的創(chuàng)新舉措,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供了幾點思考。
參考文獻
[1]張婧祎.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17+160.
[2]林馨.激興趣促積累明方法——關于小學習作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2018(30):18.
[3]李純.激情寫作——淺析興趣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60.
[4]鄭陽.讓作文教學回歸“原生態(tài)”——談小學語文“套話作文”[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104-105.
作者簡介
劉智偉,目前職稱:小學一級,所屬單位:惠州市惠城區(qū)三棟鎮(zhèn)養(yǎng)志小學,研究方向:德育、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