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洋
摘 要:從現(xiàn)在家長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中發(fā)現(xiàn),中學生需要承受太多的心理壓力,直接就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的表現(xiàn)。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中,既能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能保證其學習成績的提高,利用科學的教育手段,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并能自發(fā)的感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結合這一問題的分析,出現(xiàn)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并受到許多老師的歡迎,特別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其模式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問題導學教學 初中物理 教學應用
劉桂林[1]在《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在教師和家長的觀念中,知識的增加就是成績的提高,這要會對孩子造成錯誤的引導。當學生處于初中叛逆期時,即使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受到正確的教育方式,學生就會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做好鋪墊和引導,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物理學習的概念,但是高中物理還是十分重要的。結合教學中的問題,使用更符合初中物理教學手段。根據(jù)布魯姆理論為依據(jù):學生在學習時,其過程是參加并建立該學科知識。所以,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學習知識,并對產(chǎn)生的問題做出認真的研究。所以,教師不但要利用好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更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研究問題的能力,增加自身對學習知識的渴望,在儲備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習成績。結合人教版初中物理教育實例,結合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使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體現(xiàn)的優(yōu)勢進行分析。
一、問題導學教學模式
第一,要結合實際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問題導學教學,使學生進入思考問題;第二,確立學生的解決方向,結合初中物理知識想出解決辦法;最后,參考學習出現(xiàn)的問題,更改學習計劃內容。通常情況下,由于初中階段孩子的叛逆心理,教師還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填鴨式),學生會加重逆反情緒,造成厭煩學習的發(fā)生??茖W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不斷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興趣,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會產(chǎn)生自主的動力,體驗學習是快樂的事。通過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運用其問題導向,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其求知的渴望,當學生喜歡學習時,他們的成績會穩(wěn)步提升。
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利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老師扮演知識的引領者,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老師不但是知識的引導者,運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還要鍛煉物理實際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并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綜合素質。通過以下幾個例子,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在教學中為學生帶來的改變。
1.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初級物理知識中的教學應用
舉例,其《運動的相對性》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中的一個章節(jié)。這個章節(jié)內容,要對初級難度的物理知識進行學習,掌握其知識點后,可以為后期中、高難度的物理知識做鋪墊。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其知識點學習,使學生能夠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導學教學模式,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結合實際生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實際生活,教師向學生提問,“當物體靜止時,是真的靜止嗎?”,“對靜止物體的理解,人們?yōu)槭裁磿a(chǎn)生不同的理解?”“在車廂內,乘客認為自己是靜止的,但是車廂外路人為什么覺得自己是運動的呢?”。教師結合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不但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加興趣,還能將他們對解決問題產(chǎn)生動力。在解決過程中,教師始終保持沉默,這樣會增加學生自發(fā)學習的能力,通過教材和練習找到答案。利用這種方式教學,教師提出辨別物體是移動或者靜止的概念,學生通過教材和練習題的學習,掌握物體其運動或靜止的概念,并最后學習相對性的概念,了解物體根據(jù)不同參照物出現(xiàn)的運動情況。
2.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中、高級物理知識中的教學應用
教師在使用導學教學模式時,主要依靠口頭提問方式。學生實際學習時,不論是中級或是高級物理知識中,教師利用此模式時,在教學中要增加感官刺激。結合人教版初中物理,對光的學習就是其中一個難點,學生對物體的距離、成像間的距離、焦距和像的性質之間的關系,都不能很好掌握其知識點。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使用多媒體設備,增加多種學習光學知識方法(視頻),不但要刺激學生的感官,同時提出問題,還要增加學生對這類問題的印象。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參與到實際操作中,利用鼠標點擊,變化物體的位置,其物距發(fā)生變動,在這個過程中,對其它光學物理距離有什么影響做出分析。在同學們對媒體光學教學產(chǎn)生興趣時,會有學生提問:“當同學移動物體時,其距離發(fā)生變化,對其它光學距離的變化有什么影響”,在提問中,將導學教學模式不斷的運用,通過感官刺激上,增強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渴望,能夠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3.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實驗物理知識中的教學應用
在人教版教學中,其初中物理在學習和試驗中,都可以很好的運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學習中,電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時利用試驗結果,結合問題導學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在學習時輕松應對電的學習問題。在傳統(tǒng)教學中,在進行電的講解時,當發(fā)放電燈泡、電路板、電池和電源開關時,學生的注意力被試驗器材吸引,老師的講解內容沒有效果。利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自行試驗,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問題。比如,燈泡的亮度為什么會有差別?打開開關時,燈泡為什么不亮?有的小燈泡為什么會燒掉?在學生進行試驗時,這些問題都會發(fā)生,并會激發(fā)他們對問題解決的迫切心情。當所有問題出現(xiàn)時,教師在進行教學講解,其電壓、電阻和電流的相關知識,并糾正他們錯誤的操作方式引發(fā)的問題。在學生得到糾正后,對問題和發(fā)生的錯誤都有新的認識,并結合試驗結果,將電的有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并能牢牢記住。
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初中物理知識,為今后在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將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并能夠帶領學生學習好初中物理知識。結合實際問題的出現(xiàn),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不僅能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將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的推廣,不但能發(fā)揮關鍵作用,還能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和運用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劉桂林.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數(shù)理化學習,2013(0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