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小玲
摘 要:現(xiàn)階段,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趣味教學法,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不但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因此,教師應明確趣味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加強對趣味教學法的研究,制定科學嚴謹?shù)慕虒W方案,確保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儼然已經(jīng)成為了一項十分必要且迫切的工作,這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趣味教學法 運用策略
引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yǎng)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已經(jīng)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教師必須要立即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將趣味教學法積極運用于教學工作中,充分肯定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良性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趣味教學法的內涵十分豐富,包括教師語言、教學形式、教學氛圍等都要具有趣味性,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夠消除師生間的距離感,多樣的教學形式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而活躍的教學氛圍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感到身心的充分放松,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被充分調動起來,緊跟教師的思路,學習也會更加的高效。具體而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法有著兩點重要意義:[2]
第一,趣味教學法的運用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沉悶的課堂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講臺上,促使學生產(chǎn)生對新知識的強烈探究欲望,更為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fā)展需求,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將會保持高度熱情。第二,趣味教學法的運用給學生創(chuàng)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基于學生興趣愛好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能力培養(yǎng)目標。
二、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路徑
1.善于運用多媒體設備
多媒體設備的運用將會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使其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還能將知識進行壓縮,大幅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在語文教學的各個階段都可以應用,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舉措,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比如說在進行《小馬過河》教學時,教師可以制作相關視頻動畫并在課堂上播放出來,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能簡單的概括這個故事的內容嗎?試著分析一下小馬的性格?為什么老牛和松鼠的答案不一樣?”讓學生先在小組中進行討論,接下來從每個小組中選出一名代表進行總結發(fā)言,闡述本小組成員的觀點。將靜態(tài)的課文制作成生動的、富有趣味的動畫無疑會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學生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故事梗概,他們還會隨著小馬的經(jīng)歷產(chǎn)生各種想象,而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中不少學生都提出了一些奇思妙想,對于學生的見解教師要予以肯定,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生共同探究文章奧秘,帶領學生深入挖掘語文的獨特魅力。
2.科學構建教學情境
通過構建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的進入語文學習狀態(tài),譬如說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課文內容給學生講故事,或者播放一段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都能夠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接下來引入文章時就不會過于突兀,學生也能夠很好的接受了。例如《月光曲》這篇課文中主要介紹了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過程,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先播放一遍月光曲,提問學生是否知道這首曲目,創(chuàng)作者是誰,月光曲名稱的由來,貝多芬還創(chuàng)作過哪些音樂作品等等,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然后就可以自然而然的進行文章分析了。情境的構建使得學生對于課文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們還能夠積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開放性的答案有益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萌發(fā),只要學生的見解有理有據(jù)教師就要予以表揚,讓學生從語文學習中獲得成就感,那么無需教師耳提面命學生就會自主學習,學習情緒也會更加高漲。
3.加強與生活的關聯(lián)性
語文學科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引入生活常識,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知識面,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會產(chǎn)生恍然大悟之感,他們對于語文知識的應用水平將會有所提升。以《火燒云》教學為例,很多學生對于這種自然現(xiàn)象都不陌生,但是只有相當少的一部分學生能夠準確形容火燒云,明確火燒云的形成原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述他們的看法,再進行歸納總結,或者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播放有關火燒云的圖片,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描述,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亦或者是講解火燒云的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含義,這些都不失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這樣學生對于整篇文章的把握就會更加全面、深刻了。
4.經(jīng)常組織游戲活動
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和認知能力比較薄弱,往往很難理解高難度的語文知識,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相對比較困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形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降低語文學習難度。例如,在《晏子使楚》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圖書館查詢課文相關知識。然后在課堂上對課文的背景和重要內容進行講解,在學生了解了課文主旨和故事脈絡之后,再讓學生觀看晏子使楚的動畫或者視頻。還可以讓學生排演話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晏子使楚發(fā)生了什么?晏子是怎樣做的?最后結果如何?”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課文的主題,同時也能為學生的情景劇排演提供方向。在表演情景劇時學生將會對人物的心理變化有著準確把握,進而深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結語
綜上所述,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給教學工作注入了勃勃生機,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語文課堂,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應善于運用多媒體設備,構建科學教學情境,加強語文與生活的關聯(lián)性,經(jīng)常組織各種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從語文學習中感受快樂,真真正正的學會語文知識,獲得實踐能力的鍛煉,唯有如此趣味教學法的應用價值才能得以最大化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小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運用[J].語文天地,2017(6).
[2]文五省.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