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彩芬 張鵬宙 杜旦鋒 郭 麗
浙江省東陽市中醫(yī)院 浙江 東陽 322100
筆者采用衡通熱熨法治療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取效較好。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中醫(yī)腫瘤科門診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1.3±8.3歲。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59.9±8.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納入標準:經(jīng)組織病理學確診為肺癌的患者,完成含鉑類(順鉑、卡鉑)化療方案,存在惡心嘔吐癥狀,預(yù)期生存期大于1年;卡氏評分≥60分,年齡18~75歲;辨證屬脾胃虛寒、痰毒內(nèi)蘊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心、肝、腎疾病的患者;②有嚴重合并癥、并發(fā)癥的患者;③試驗藥物不耐受或過敏的患者;④近期參加過其他臨床試驗的患者。
2.1 對照組:甲氧氯普胺片1次10mg,1天3次口服。
2.2 治療組:采用衡通熱熨法每天熱熨中脘穴30分鐘,治療1周。衡通熱熨法操作流程:①將衡通熱熨方(黃芪、半邊蓮各30g,吳茱萸、陳皮各6g,干姜、川芎、蘇葉、制南星各9g,佩蘭、當歸、白芷各12g,重樓10g,黃藥子15g)由本院中藥房濃煎,棉紗毛巾浸汁后敷于中脘穴上;②將粗鹽包放進恒溫箱加熱至50~60℃后取出,置于患者中脘穴的棉紗毛巾上;③棉紗毛巾及粗鹽包視情況及時更換加熱,一般棉紗毛巾5分鐘一換,粗鹽熱熨包15分鐘一換。
兩組均在結(jié)束化療后1周內(nèi)予上述治療,觀察1周。
3.1 觀察指標:①觀察惡心嘔吐控制效果。采用WHO抗癌藥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yīng)分度標準。0度為顯效,Ⅰ度為有效,Ⅱ度、Ⅲ度為無效。②中醫(yī)癥候積分療效評定標準[1]。
3.2 兩組惡心嘔吐控制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惡心嘔吐控制效果比較
3.3 兩組中醫(yī)癥候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yī)癥候療效比較
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絕大多數(shù)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失去手術(shù)機會,以含鉑類化療的聯(lián)合方案為目前治療的首選方案。順鉑因其療效確切廣泛應(yīng)用于聯(lián)合化療方案中,但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是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屬中醫(yī)學“嘔吐”范疇。中醫(yī)學認為,化療藥物入侵體內(nèi),損傷脾胃,脾氣失健,胃氣升降失調(diào),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則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脾胃功能受損,口服依從性較差,遂于衡通熱熨法治療,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平衡通暢為目的[2]。衡通熱熨包中,吳茱萸溫中下氣、除濕、逐風邪開腠理,干姜溫中散寒,與吳茱萸合用加強溫中止嘔之功;蘇葉、佩蘭、陳皮芳香化濕、健脾止嘔;黃芪、當歸、川芎補氣活血健脾;重樓、半邊蓮清熱解毒抗癌;白芷、制南星、黃藥子燥濕化痰、消痞散結(jié),加強祛痰解毒抗癌之功。中脘穴為胃之募穴,主治胃痛、腹脹、反胃、嘔吐等。本觀察結(jié)果表明衡通熱熨法將中藥藥性通過體表毛竅透入經(jīng)絡(luò)、血脈,激發(fā)經(jīng)氣,調(diào)動經(jīng)脈功能,并利用持久溫熱效力增加皮膚組織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具有雙重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