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
【摘 要】 目的:探究血清降鈣素原(PCT)與C-反應蛋白(CRP)聯(lián)合檢測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當中的臨床價值。方法:納入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小兒感染性肺炎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同時選取同期健康體檢的50例健康兒童建立對照組,檢測納入兒童血清PCT與CRP的水平。結(jié)果:細菌性肺炎組患兒與單純衣原體感染組、單純支原體感染組、病毒感染組以及對照組相比較,PCT與CRP水平均明顯升高,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感染組患兒的PCT與CRP水平相比對照組升高,差異未見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性肺炎患兒治療后的PCT與CRP水平均有明顯下降,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血清PCT與CRP的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早期對小兒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并可用于鑒別診斷小兒感染性肺炎,該兩個指標可作為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檢測指標。
【關(guān)鍵詞】 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
小兒感染性肺炎是當前兒童最為常見的一種肺部感染疾病,該病嚴重威脅到患兒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1-2]。臨床上,常規(guī)的白細胞計數(shù)對于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的鑒別時易出現(xiàn)重疊。因此,選擇更為可靠且便捷的檢測方法來早期診斷支原體肺炎,這對改善此類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預后均具有重要價值[3]。血清降鈣素原(PCT)是作為一種血清標志物,其在機體中表達水平的上調(diào)與細菌感染存在密切相關(guān);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當患兒機體發(fā)生感染時,CRP濃度也相應有所上升。研究主要以對小兒感染性肺炎患兒進行血清降鈣素原(PCT)與C-反應蛋白(CRP)聯(lián)合檢測,探究這兩種指標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當中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納入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小兒感染性肺炎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患兒均根據(jù)病史、臨床體征、實驗室指標檢查以及X線檢查確診肺炎,且符合第5版《兒科學》對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標準。以其中55例經(jīng)抗生素治療有效,且白細胞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分類出現(xiàn)顯著升高的細菌性肺炎患兒建立細菌性肺炎組,該組患兒中,男32例、女23例,患兒年齡2~6歲,平均(2.6±1.4)歲;以48例抗病毒有效,白細胞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分類下降或正常的病毒性肺炎患兒建立病毒性肺炎組,該組患兒中,男28例、女20例,患兒年齡2~5歲,平均(2.7±1.5)歲;以57例抗MP-lgM>1∶80且白細胞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分類正常的單純支原體肺炎患兒建立單純支原體肺炎組,該組患兒中,男33例、女24例,患兒年齡2~5歲,平均(2.6±1.3)歲;以40例抗CP-lgM陽性且白細胞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分類正常的單純衣原體肺炎患兒建立單純衣原體肺炎組,該組患兒中,男23例、女17例,患兒年齡1~6歲,平均(2.4±1.6)歲。同時選取同期健康體檢的健康兒童50例建立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6歲,平均年齡(2.4±1.5)歲。研究內(nèi)容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在入院時抽取其靜脈血3mL,細菌性肺炎組患兒在出院前再次抽取靜脈血3mL。采集血液樣本經(jīng)4500r/min離心機分離血清后進行血清PCT與CRP檢測,對血清PCT應用免疫增強散射比濁法檢測,以PCT≥0.5μg/L表示檢測陽性;通過QuikRead-CRP分析儀應用免疫增強散射比濁法檢測患兒CRP,以CRP≥10mg/L表示檢測陽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各組研究對象血清PCT與CRP的檢測結(jié)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 16.0軟件對研究涉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PCT與CRP的檢測結(jié)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組間兩兩對比用t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各組研究對象PCT與CRP檢測結(jié)果對比
細菌性肺炎組患兒與單純衣原體感染組、單純支原體感染組、病毒感染組以及對照組相比較,PCT與CRP水平均明顯升高,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非細菌感染組患兒的PCT與CRP水平相比對照組升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細菌性肺炎患兒治療前后的PCT與CRP水平變化情況
細菌性肺炎患兒治療后的PCT與CRP水平均有明顯下降,對比存在統(tǒng)計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3 討論
降鈣素原(PCT)是無激素活性的一種降鈣素前肽物質(zhì),其包含有116個氨基酸。在健康狀態(tài)下,人血清中的PCT水平極低,通常<0.5μg/L,當受到嚴重性細菌感染時,PCT會被釋放,導致血清中PCT濃度急劇增高,而PCT生成速度極快,半衰期一般為20~24h,在機體中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臨床研究提示[4],血清PCT可作為對細菌性與非細菌性感染的鑒別指標,PCT與感染的發(fā)生及發(fā)生程度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C-反應蛋白(CRP)是正相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也是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的一個重要標志。CRP主要由肝臟所合成,屬于γ球蛋白的一種,CRP具激活補體系統(tǒng)以及促進粒細胞、巨噬細胞吞噬等作用,其參與到T淋巴細胞所介導的免疫反應過程[5]。健康狀態(tài)下,人血清當中的CRP含量較低,一般<10mg/L,而當機體受到細菌感染,血清中CRP的可于4~6h內(nèi)迅速升高,在36~50h內(nèi)達到峰值,一般含量可上升至正常水平100~1000倍;CRP半衰期相對較短,一般在4~6h,而在經(jīng)治療干預后,患兒血清中CRP水平可在3~7d恢復正常水平。在本研究中,發(fā)生細菌性感染肺炎患兒的血清PCT與CRP水平出現(xiàn)顯著升高,而在非細菌性感染肺炎(包括病毒性、單純支原體以及單純肺炎衣原體肺炎患兒)的血清PCT與CRP水平則未見顯著性升高,細菌性感染肺炎患兒在其病情緩解后,PCT與CRP表達水平又恢復至正常的水平。研究提示,對血清PCT與CRP的聯(lián)合檢測可用于鑒別細菌感染與非細菌感染的小兒感染性肺炎疾病,該指標的檢測可用于指導小兒感染性肺炎疾病臨床抗生素藥物的合理使用,該指標具有重要使用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PCT與CRP的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早期對小兒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并可用于鑒別診斷小兒感染性肺炎,該兩個指標可作為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檢測指標。
參考文獻:
[1] 馬洪剛,梁凌云,孫靜.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2013,05(06):537-538.
[2] 徐王彪,徐世明,王宏娟.血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鑒別兒童支氣管肺炎病原診斷中的價值[J].安徽醫(yī)學,2016,37(01):45-47.
[3] 伊忻,靳晶,陳納納,等.血清降鈣素原聯(lián)合C反應蛋白和IL-6檢測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呼吸雜志,2016,36(14):1045-1048.
[4] 黎藝.聯(lián)合檢測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shù)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08):1132-1134.
[5] 鄭思萍.小兒感染性肺炎應用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診斷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05):58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