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華
摘要: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是檢驗小學生對語言文字掌握程度和人生體驗及感知能力的重要教學內容。本文結合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進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索,希望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興趣;策略
寫作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小學生厭惡寫作,其原因不一而足。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培育小學生的寫作習慣,讓學生愛上寫作,是一條根本的途徑,也是基本的原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寫作教學的意義和價值,不斷在實踐教學中總結經驗,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以最佳教學方法讓寫作教學得以發(fā)展。筆者結合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認為其具體教學策略主要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喚起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紤]到小學生向來對寫作缺乏足夠的興趣,教師一要求寫作就頭疼,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千方百計喚起學生的興趣,只要和寫作發(fā)生興趣,學生寫作技巧的提升和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也就不難辦到。
很多教師一布置作文題目就是我最喜歡的一位老師,我最愛的一本書,我最感激的一個人,等等,這樣千篇一律的作文題目,首先就讓學生提不起興趣,很多學生就是因為缺乏生活經驗,不得不去從作文書上拼湊文字,使得作文缺乏情感,嚼之無味。因此教師一定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勇于另辟蹊徑,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得到保障。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寫“我最不喜歡的一個人”,目的是讓學生講出自己的感受,促使學生講真話,這是寫作的前提。這個題目一定會讓學生耳目一新。學生寫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朗讀各自的作文,通過交流,取長補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2 改進學生的寫作習慣
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職責。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常態(tài)化,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起來就給讓學生寫一寫,想不起來就作罷,使得學生的寫作技巧難以提高,寫作感悟也難以得到加強。教師要重視學生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讓學生在寫作中感受到樂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寫作意識,使寫作成為學生的生活習慣。
如每一堂語文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三五分鐘的時間寫一寫讀后感。一兩百字的讀后感,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對學生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幫助很大?!侗本┑拇汗?jié)》這篇課文講的是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過春節(jié)的活動內容和感受寫一寫,既能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感悟。除此之外,無論是校園活動還是體育活動等,教師都可以讓學生寫一寫心得,這種因時因事隨時都可以開展的寫作教學極大拓展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視野和空間,對學生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裨益良多。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習慣,每天三言兩語,抒發(fā)一些每天的感受,時間一長,學生的寫作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進步明顯。
3 增強學生的寫作基礎
字詞語句運用能力的嫻熟以及文化常識的豐富,關系到寫作的深度和情感的抒發(fā),對于小學生寫作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一些小學生雖然能夠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但是錯別字多,語句不通順,也難以給人美好的文字享受。有鑒于此,教師就應該切實肩負起責任來,在教學和生活中,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語文文字基礎。
如在學習《竊讀記》這篇課文時,在講到作者渴望讀書的心理活動時,課文是這樣說的:“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俱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边@一句話中作者把喜歡讀書的自己比喻成一匹餓狼,而不是吸水的海綿等其他事物,而且“貪婪”一個詞用的非常恰當,把一個貶義詞賦予積極向上的意味,讀來令人非常信服。教師可以問問學生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餓狼比海綿好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貪婪一詞可以在這句話中產生這么好的效果,而用在別的地方卻不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造句子,把貪婪一詞用上,體現(xiàn)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有的學生寫道:“我貪婪著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這是多美的一天啊。”還有的學生寫道:“貪婪的媽媽總要把我的衣服洗的一件不剩,不給我自己洗衣服的機會?!蹦憧?,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寫出來的句子不再淺顯庸俗,而是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在教學其他課文時,教師也要時刻關注課文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基礎的文字語言,主動開展教學引導工作。除此之外,寫作離不開課外閱讀的積累,作為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推薦一些好看有趣,同時又有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文章和書籍,在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
4 結語
寫作能力對人的一生成長意義十分重要。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目的,正在于通過寫作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化涵養(yǎng),讓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從寫作中認知自己,認識世界,進而彰顯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雪迎,潘娣.淺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融合的新思路[J].學周刊,2019(03):109-110.
[2]盧志華.提升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策略探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8(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