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理解是考察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重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熟悉英語思維、鍛煉英語能力。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要掃清陌生單詞、復雜句型、專業(yè)英語術語等產生的閱讀障礙,這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是較大的考驗。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閱讀難點出發(fā),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英語訓練。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開展
【作者簡介】韓春紅,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張綱中學。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開始接受較為系統(tǒng)規(guī)范的英語知識,而學生對綜合英語知識的運用主要體現在閱讀中。通過閱讀,學生能夠了解英語國家的新聞及文化,拓展知識面,教師應抓住這一重要契機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此,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閱讀訓練、多元化閱讀活動的開展等方面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英語閱讀的內容較為豐富,包含人物介紹、時事新聞、科學研究報道等,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時應重視閱讀內容,不要過多關注學生在進行閱讀練習時的正誤,一時的閱讀理解成績只能作為參照學生對這篇文章理解程度的標準,而不能成為衡量學生總體閱讀水平的標志。因此,教師而應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將閱讀活動作為拓展學生眼界、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時應注意根據閱讀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培養(yǎng)閱讀技能的同時能夠深入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內容,以拓展學生知識面,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將閱讀真正作為一項閱讀活動來看待。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要求教師對閱讀內容做到深度把握,對于文中出現的專有名詞,教師應在課下做好功課,以保證在學生提出疑問時能夠及時給予學生反饋。此外,教師應將閱讀內容進行有效拓展,對于閱讀內容中具有價值的方面,教師應利用多媒體設備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問題啟發(fā)等方式來創(chuàng)設與閱讀內容相符的情境,并引導學生在多媒體展示中逐漸萌發(fā)閱讀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學生會逐漸將英語閱讀當做一件單純的閱讀活動去參與、了解文章內容,而不是僅僅為了獲得某些問題的答案去被動閱讀,學生的主動性提高,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二、鍛煉學生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歷來是英語教學的重難點,也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感知,但僅僅依靠學生自我感知是不夠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訓練時,還應當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技巧和方法去解決閱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提高其的英語分析能力的同時對閱讀能力也進行一定程度的培養(yǎng)。以話題“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為例,教師在安排學生閱讀這類比較型的文章時,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理解題干和文章大意的重要性。借助題干的關鍵詞以及文章中的關鍵句子,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體驗,學生能夠比較準確的掌握整篇文章的大題含義,這也是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第一步。其次,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細心和準確的品質。面對“The difference”、“The aspects”“The influence”等類型的文章,學生往往需要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往往也是文章中最不起眼的細節(jié)。學生對整篇文章的大意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就應當著重把握這些細節(jié),從含義、關鍵詞等角度尋找最正確的答案。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有意識的積累與閱讀相關的常識,如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不同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以及不同地區(qū)的地理歷史等。恰當的運用這些閱讀的常識往往能夠節(jié)省學生的閱讀時間,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拓寬學習的思路,間接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多元化閱讀活動的開展
閱讀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不斷接觸新的知識,不斷拓展自身認知的過程。在傳統(tǒng)的教學培養(yǎng)方式中,開展閱讀教學就是讓學生做大量的閱讀練習,盡可能的接觸不同類型的文章,并向學生灌輸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技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只能被動機械的接受已有的知識,卻并不能夠真正動腦思考。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而隨著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教師也應當充分認識到讓學生接觸新知識,開拓自己的眼界的過程并不意味著學生只能夠從大量的練習中獲得經驗教訓,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往往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視角,更有助于學生迸發(fā)出新奇的思維。因此,在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訓練時,教師不妨開展更加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學生學習閱讀的技巧也不再只是機械的做練習,而是在參與這些活動的同時學習相關的閱讀技巧。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敘事”類型的文章時,就可以提前安排學生了解整篇文章的大體含義,而后鼓勵學生以“講故事”方式敘述出來。而在帶領學生閱讀“圖表”類型的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繪制相關的圖表,根據自己的閱讀過程記錄文章的細節(jié)。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繪制思維導圖、續(xù)寫故事等加入到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可以在閱讀中融入自己的思想。通過這些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學生不僅能夠體驗到閱讀教學的新方式,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四、結語
在初中英語閱讀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發(fā)揮自主性,了解英語新聞與文化,在閱讀中培養(yǎng)英語思維。為此,教師應精選閱讀內容,傳授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拓寬學生眼界,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應從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閱讀訓練、多元化閱讀活動的開展等方面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卜洪超,石安平.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17,17(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