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永博 朱蕾蕾
摘要:近年來,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學習分析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就目前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來講,雖然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創(chuàng)新,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而應用學習分析技術對高校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趯W習分析技術對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闡述了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習分析技術的定義、意義、應用以及所面臨的挑戰(zhàn)。
關鍵詞:學習分析;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14-0118-02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改變。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在大數據的環(huán)境下,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產生了大量的學習數據,相關利益者對這些學習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1]分析技術能揭示其中隱藏的信息和規(guī)律,尤其是針對計算機這門發(fā)展迅速、更新極快的學科,相關利益者更容易、準確了解實際的學習情況,從而實現(xiàn)教與學的相互促進,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2-3]。
1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學習分析的意義
學習分析是一種新興信息技術,近年來成為教育領域中的新熱點。學習分析是一系列教學技術的集合,它以學習數據作為分析對象,通過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并且利用先進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來預測學習結果、查找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等[4]。學習分析與數據統(tǒng)計報告相比,雖然都是圍繞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但是前者并不是簡單的數據統(tǒng)計,它是先獲取學生的相關學習信息[5],再來分析這些數據,并根據數據結果來探究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表現(xiàn),通過相應的信息反饋,為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效果[6]。
在“互聯(lián)網+”的大環(huán)境下,教育者意識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由此產生了各種在線教學平臺、數字學習系統(tǒng)等,這些平臺和系統(tǒng)中儲存了大量的學習信息以及教學相關數據,它們便利性和開放性有利于教育者深度挖掘教育數據背后的含義[7],以此來優(yōu)化教學效果和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xiàn)教育個性化[8]。在未來,學習分析技術將成為教學改革以及教育發(fā)展的主流應用,并推動教育個性化服務的發(fā)展。
2 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模式相對落后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教育也在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多媒體技術引進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但是與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相比,還遠遠落后[9][10]。高校目前的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但其實質還是處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2 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陳舊
計算機學科具有發(fā)展飛速,更新極快的特點。目前,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甚至不改變以往的教案和教學內容,導致學生所學習到的計算機知識跟不上更新的速度,難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在“互聯(lián)網+”的大環(huán)境下,各種在線教育平臺順勢而出,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遠遠落后,因此,豐富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是目前計算機教育的首要任務[11][12]。
2.3 重理論,輕實踐
計算機技術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學生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F(xiàn)如今,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地推動下,教育者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但在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下,大多數高校還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考核標準,即使有些高校將實驗和實習作為一部分考核內容,但所占比例仍然不足,導致學生理論知識豐富,動手實踐能力較弱,這無異于紙上談兵[13]。
3 學習分析技術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學習分析技術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將引領教育改革的新浪潮,并促進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14]。學習分析得到了國內外教育者廣泛的關注與研究,其在高校教育教學中有效運用,能夠為高校教育教學帶來巨大的幫助,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教學和管理三個方面,最終實現(xiàn)學生學業(yè)的成功、提升教師教學的效果,優(yōu)化教學資源的配置。
3.1 在學習方面幫助學生學業(yè)成功
學習分析技術是對學習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而學生是學習數據產生的主要對象,更是分析結果直接作用的對象,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通過學習分析技術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15],學習分析結果更是能體現(xiàn)學習上的優(yōu)勢與不足,充分實現(xiàn)自我認識,使學生及時調整自身的學習計劃,來提高計算機學習成績。另外,教師通過學習分析技術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以及歷史行為數據,不僅能夠對有可能發(fā)生的不良行為進行預測,還能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使每位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學習行為,預防不良后果,有助于實現(xiàn)自己學業(yè)的成功。
3.2 在教學方面提升教師教學效果
在傳統(tǒng)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教學模式遠遠落后,教師很難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學習分析技術可以打破這種模式,通過收集學生的相關學習數據來分析,精準掌握每個學生的情況,實現(xiàn)個性化教育,提高教學效果。學習分析對教學效果的提升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構建、教學設計和教學調節(jié)的三個方面。首先,對于課程構建,教師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應用學習分析技術,可以根據分析結果掌握學生之間的差距和不同需求[16],為不同的學生構建不同的課程,使課程內容更具針對性,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其次,對于教學設計,教師在實際的計算機教學中,根據分析結果使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在教學設計上具備一定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有利于增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體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后,對于教學調節(jié),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預測,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并及時進行教學過程的調節(jié),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3.3 在管理方面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高校管理者來說,難以確切了解實際教學中的需求,而學習分析可以讓管理者充分了解教學的相關數據,從而滿足教師和學生的迫切需求。在高校教學管理方面,教學資源配置的優(yōu)化、管理的決策以及教育業(yè)務流程重組都影響著學校的教育變革和前進方向,而優(yōu)化教育教學資源配置不僅是教育業(yè)務流程重組的基礎,還作為管理決策的導向,由此可見,學習分析技術應用于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中來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能夠大大提高教育資源配置的精準程度以及資源的實際應用效能。
4 學習分析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面臨的挑戰(zhàn)
4.1 技術上的挑戰(zhàn)
學習分析技術在大數據的背景下發(fā)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在技術上還是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例如,學生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有一些外部的表現(xiàn)和行為,還有很多內心和思想上的變化,這些顯性數據和隱性數據都將直接影響最終的學習成績,但是學習分析技術只能收集和分析學生的顯性數據,還存在對顯性數據的理解準確性相對不足的問題,再加上隱性數據的缺失,都會造成分析結果的不準確。
4.2 人的問題
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人是核心和主體,學生、教師、高校管理者以及信息技術人員都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人的問題是學習分析技術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所面臨的最巨大的挑戰(zhàn),這需要高校領導具備超強的領導能力,來根據他們不同的利益需求將這些不同的主體協(xié)調好,為學習分析的實施掃清障礙。學習分析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若要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就應將其作為一個基本工具來改進落后的教學模式,促進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效果,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充滿著挑戰(zhàn),它需要教育者為此堅持不懈的努力。
4.3 隱私保護的問題
學習分析技術所收集和分析的學習數據是依據學生全面的個人信息來完成的,雖然相關利益者都明白分享自身數據的益處,不僅利于學生的學習,還利于教師的教學,但是個人信息涉及隱私問題,可能會出現(xiàn)數據被濫用、隱私被侵害的問題,導致他們不愿意去分享自己的數據,這對學習分析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因此,學習分析技術要想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其作用,不僅需要技術上的提升來保障數據信息的不泄露,還需要完善相關法律來保護個人隱私不受侵害。
5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各種在線教育平臺應勢而出,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學習數據,同時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為了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入,提高教學質量,學習分析成為逐漸研究的新熱點,如何在教學中應用學習分析技術值得我們深入探究。教育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在學習分析技術不斷成熟的情況下,需要教育者在困難與挑戰(zhàn)面前不退縮,并將其創(chuàng)新應用于高校教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高的教學質量,實現(xiàn)個性化教育。
參考文獻:
[1]林煜明,李優(yōu),張敬偉,等. 基于學習分析的高校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3):21-25.
[2]顧小清,張進良, 蔡慧英. 學習分析:正在浮現(xiàn)中的數據技術[J]. 遠程教育雜志, 2012,30(1):18-25.
[3]李青,王濤. 學習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述評[J]. 中國電化教育, 2012(8):129-133.
[4]魏順平.學習分析技術:挖掘大數據時代下教育數據的價值[J]. 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23(2):5-11.
[5]姜強,趙蔚,王朋嬌,等. 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自適應在線學習分析模型及實現(xiàn)[J]. 中國電化教育, 2015(1):85-92.
[6]徐鵬,王以寧,劉艷華,等. 大數據視角分析學習變革*--美國《通過教育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促進教與學》報告解讀及啟示[J]. 遠程教育雜志,2013(6):11-17.
[7]程仁貴, 孫平安. 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30):8542-8543.
[8]胡建華. 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 前沿, 2007(4):66-67.
[9]王良周, 于衛(wèi)紅. 大數據視角下的學習分析綜述[J]. 中國遠程教育, 2015(3):31-37.
[10]朱珂, 劉清堂. 基于“學習分析”技術的學習平臺開發(fā)與應用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 2013(9):127-132.
[11]許穎, 孫琦.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探討[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15(13):172-173.
[12]李雯雯, 韓仙玉, 劉文潔.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專業(yè)教育的探索[J]. 現(xiàn)代計算機, 2014(7):54-57.
[13]郭炯, 鄭曉俊. 基于大數據的學習分析研究綜述[J]. 中國電化教育, 2017(1):121-130.
[14周菁菁. 基于大數據的計算機教學分析[J]. 數碼世界, 2017(11):123-123.
[15]劉輝.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J]. 科技經濟導刊, 2016(33).
[16]胡藝齡, 顧小清, 羅九同,等. 教育效益的追問:從學習分析技術的視角[J].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4(6).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