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扶貧開發(fā)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但是,長期來貧困人口底數(shù)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較為突出。本文將通過扶貧檔案如何助力脫貧攻堅進行陳述,希望能夠為脫貧攻堅工作的實踐提供幫助。
關鍵詞:扶貧檔案;脫貧攻堅;精準扶貧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把扶貧開發(fā)工作作為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持續(xù)推進,我國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已經過去六年,而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也已經三年,可以說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6年時間減少了8000多萬人,連續(xù)6年平均每年減貧1300多萬人。這些扶貧成就之所以如此巨大,脫貧數(shù)據(jù)之所以如此精準,除國家積極實施的各項脫貧攻堅政策之外,還得益于扶貧檔案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
1 扶貧檔案是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的前提
在扶貧開發(fā)的整體推進過程中,將會形成大量的圖片、文檔、影像、數(shù)據(jù)等,這些珍貴材料將成為扶貧開發(f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務院明確提出“抓好精準識別、建檔立卡”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打好基礎,為推進實現(xiàn)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檔案依據(jù)。這是從國家層面將扶貧檔案工作納入了扶貧開發(fā)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檔案部門也通過建立健全扶貧檔案工作機制,規(guī)范扶貧檔案、強化扶貧檔案安全等方面著手,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留憑存據(jù),將扶貧開發(fā)各項工作進行真實反映和詳實記錄,形成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扶貧檔案體系,以便更好的服務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2 扶貧檔案是進行精準識別貧困戶的基礎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可見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如何做到識別精準?這就需要通過深入村組開展入戶調查,只有真正把農戶的底子摸清摸實,才能真正把貧困人口識別出來。在識別的過程中按照識別程序開展的一系列工作,進行的各種材料記錄,包括貧困戶申請書、精準識別入戶評估表、貧困戶建檔立卡登記表等材料,都將最終匯攏形成一套識別和確定貧困戶的檔案材料,即“建檔立卡”。識別貧困戶的過程材料,真實記錄了低收入農戶家庭的居住條件、子女就學、醫(yī)療保障、收入來源、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情況,這些基礎信息構成了扶貧檔案的內在內容,是進行精準識別貧困戶的基礎。只有將這項基礎工作做好了,才能為下一步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政策研究依據(jù)[1]。
3 扶貧檔案是幫扶措施到戶的有效證據(jù)
扶貧檔案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產生的一系列工作痕跡,不僅記載了貧困戶的家庭信息,同時還記錄著各項幫扶措施的實施情況。在扶貧開發(fā)工作中,對貧困戶的精準幫扶是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而幫扶措施是否真正落實,落實到何種程度,是否因戶施策,幫扶成效是否明顯等內容都需要扶貧檔案進行有效記錄,清單式體現(xiàn)。只有做好扶貧檔案的全程記錄和更新跟進,才能有針對性的對貧困戶進行精準施策和精準幫扶。扶貧檔案的完備可以在幫扶政策上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癥下藥,更有助于貧困戶的精準脫貧。同時扶貧檔案也是解決矛盾爭端的有效證據(jù)。由于對貧困戶的幫扶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管理過程,隨著貧困家庭收入的變化及家庭成員的變化,扶貧檔案也會相應的進行動態(tài)更新,因此難免會出現(xiàn)有些貧困戶對自己的貧困狀態(tài)不清楚,對幫扶措施不承認的情況,這樣就會產生一些矛盾糾紛,使貧困戶對政府及幫扶干部心存抱怨。遇到這種情況就可以通過查閱扶貧檔案查找相關證據(jù),再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溝通,有效解決老百姓的合理訴求,確保貧困戶對幫扶滿意,從而為實現(xiàn)精準脫貧打下堅實基礎。
4 扶貧檔案是脫貧攻堅工作有序推進的保證
扶貧檔案大致可以按貧困縣、貧困鄉(xiāng)(鎮(zhèn))、貧困村及貧困戶檔案進行綜合分類,每個類別的檔案還會依據(jù)綜合類、識別類、脫貧類、施策類等各種細分內容進行再分類。這些扶貧檔案集中體現(xiàn)了扶貧工作從決策部署到實施幫扶的全過程,做到了扶貧工作各項內容的有據(jù)可查,再現(xiàn)了扶貧工作實實在在的成績,也反映了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視,同時也反映了扶貧工作開展前后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扶貧檔案為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脫貧成效精準、跟蹤幫扶精準提供了詳實的記錄,為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序推進提供了堅強的保證[2]。
5 扶貧檔案是扶貧資金得到有效監(jiān)管的保障
脫貧攻堅工作中實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基礎設施建設、危舊房改造、異地扶貧搬遷、就業(yè)幫扶、教育資助、醫(yī)療保障、產業(yè)補助、小額信貸貼息、技能培訓等一系列項目均需要扶貧資金的專項支持。因此,這些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施工情況的記錄以及資金使用票據(jù)、憑證等。加強扶貧檔案中財務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可以使扶貧資金的統(tǒng)籌使用都有據(jù)可查,合法合規(guī)[3]。這對于杜絕弄虛作假,避免扶貧資金挪作他用,預防扶貧領域腐敗等,都將起到很好的監(jiān)管作用。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到了攻堅拔寨,啃硬骨頭的階段,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已成為當前第一民生工程,要確保脫貧攻堅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就必須不斷完善好扶貧檔案,發(fā)揮扶貧檔案的重要作用。
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要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提高對扶貧檔案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感的認識,強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將扶貧檔案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同步檢查、同步驗收,充分發(fā)揮扶貧檔案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更好的為脫貧攻堅工作服務,真正實現(xiàn)扶貧檔案助力脫貧攻堅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趙蔚紅王飛.抓好精準扶貧檔案助力扶貧攻堅工作[J].蘭臺內外2018.01.
[2]劉德生.檔案是檢驗脫貧攻堅精準的標尺—談談檔案工作在推進精準扶貧中的作用[J].云南檔案.2017.04.
[3]李拜天.檔案見證精準扶貧[J].檔案時空.2018.10.
作者簡介
梁家山(1988-),男,壯族,廣西來賓市武宣縣,本科,助理館員,檔案管理,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