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左蓮[晉中學院音樂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對于音樂人來說,“選曲”實在是既平凡又普通的事。什么是“選曲”呢?“選曲”就是學音樂專業(yè)時,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也即當你是一名正在求學的學生時,老師會為你“選曲”,而當你是一名音樂教師時,你要為學生“選曲”。這“選曲”看似平凡之事,實則學問很大。筆者經(jīng)歷了從學生到教師不同身份的轉(zhuǎn)變,深感“選曲”是任務、是責任、是經(jīng)驗、是學問,更是藝術(shù),而這“選曲”的藝術(shù)實則在于教師的態(tài)度與水平。
我們知道,不管是業(yè)余,還是專業(yè)學習,當你上完一節(jié)課時,老師都要根據(jù)你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布置下一節(jié)課的作業(yè),這布置下一節(jié)課的作業(yè)過程便是“選曲”的過程。茫茫樂曲之海,如何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如何才能做好量體裁衣?期間蘊藏著極其深奧的學問。所以平常我們所說的好的專業(yè)老師包含兩個層面上的含義,即指負責任的態(tài)度與比較高的水平。
人們常說:“態(tài)度是成功的基石。”給學生“選曲”也一樣,教師的認真與否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就拿學鋼琴來說(本文以下都以學鋼琴為例),每一位專業(yè)教師都應該清楚自己對學生“選曲”的重要性。尤其對于正在成長的年輕學生或參加比賽的選手來說,有時“選曲”的合適與否會對他/她的專業(yè)生涯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負責任、有責任心的教師每每在為學生“選曲”時不會輕易指點或讓學生自己“選曲”,而是要經(jīng)過自己的反復琢磨,幾經(jīng)推敲,深思熟慮后才下結(jié)論。具體來講,認真負責的教師會為課內(nèi)、課外每一位學生提前備課。備課的過程之一便是“選曲”的醞釀,這樣,學生的“選曲”才有針對性。筆者曾聽上海交大的高宗仁老師說過,他在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讀書時專業(yè)老師每次給他上課前,自己必須提前備課六個小時(包括練上課曲目三個小時)。有一次,他去老師家上課,因提前到了一個小時,老師正在備課,硬是讓他在門口等了一個多小時,直到備好,才讓他進去上課。筆者在上海交大進修時,高宗仁老師上課時也要為每位學生備課3個小時,而且從來不缺課,且每次都是老師先到等學生。國際、國內(nèi)專家尚且如此,何況我們這些平庸之輩呢?
(一)要備上課學生。作為一名負責任的、有經(jīng)驗的老師,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生了如指掌。從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包括本人、家庭及周圍親朋、鄰里)、學琴動機(業(yè)余或?qū)I(yè)導向)到年齡特點、個性差異、應變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包括看、聽、唱及雙手)、身體特點、心理特點、心理素質(zhì),甚至要達到當學生坐到琴凳上就能通過他/她的舉止和只言片語知道他/她這周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和“選曲”的合適與否。如此一來,教師和學生就能很融洽、很和諧地進行交流,學生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論是思想上、觀念上還是對樂曲的認識上、理解上都告訴老師,老師就能很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解,這樣上課的質(zhì)量與效率就可以保證,“選曲”就能對癥下藥。
(二)要備上課內(nèi)容。作為一名肯鉆研、有學問的老師,要對每位學生的上課內(nèi)容有記錄,每個學生一個本,點滴記錄他/她每節(jié)課的“選曲”內(nèi)容及完成情況,從基本練習、練習曲、復調(diào)、中小型樂曲到大型樂曲。這樣,既能從縱向看一個學生每一個階段的學習情況,又能從橫向比較同齡孩子、同步學琴孩子的學習情況。此外,教師應對課內(nèi)、課外學生所布置的作業(yè),即所“選曲”的曲目高水平、高質(zhì)量地熟練演奏,并能做認真仔細的分析,從曲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風格到樂曲的曲式結(jié)構(gòu),教師要全部給學生講清楚、講明白,之后帶領(lǐng)學生多聽不同演奏家的版本,再加上教師的示范,讓學生最終選擇自己演奏的基本格調(diào)與模式,這樣的“選曲”對學生的學習才真正有價值、有意義。
(三)要備教師自己。因為教師本人是保證學生上好每一節(jié)專業(yè)課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為學生“選曲”的主導者。第一,教師要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熱情、快樂、高興地為學生上課,不能有絲毫的情緒與懈怠。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煈宰约旱倪@一神圣職責為榮,甘于奉獻、樂于接受。這樣,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輕松、自在地把自己一周的學習成果不折不扣地匯報給老師。如此反復下去,教師不但能掌握學生的學習實際,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挖掘?qū)W生學習專業(yè)的潛能,還能衡量自己的“選曲”對學生的適合度,同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又提升了整體上課的效率。第二,上課時間要嚴格遵守。大家知道,音樂專業(yè)小課時間一般在40—50分鐘之間,而且絕大部分業(yè)余或?qū)I(yè)的學習每周僅一次課,專業(yè)院校最多也只有兩節(jié)。如此短的時間與少的課次,專業(yè)教師理應以身作則,分秒必爭,千萬不可輕易耽誤學生的任何一節(jié)課,否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課后的練習時間,并對學生以后的工作作風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教師應換位思考,爭取做一個無愧于自己良心的有責任心、負責任的老師。第三,有責任心、負責任的教師還要鍛煉自己的幾種能力,即極為敏感的聽、感能力和洞察力,以便能隨時調(diào)整學生上課時的情緒波動,善于把握學生的上課節(jié)奏,掌控學生上課的各種情況。第四,有責任心、負責任的教師也要關(guān)注學生課后的練習方法和練習時間,適時調(diào)整“選曲”的內(nèi)容與量,以提高學生課后練習的效率。第五,教師還要布置讓學生除了多聽一些音響資料外,多觀摩一些好的音樂會和晚會,并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及社會上的一些實踐活動(包括演出、比賽)。這樣,通過“學”與“練”的結(jié)合才能為教師提供“選曲”的寬泛度??傊撠熑蔚膽B(tài)度應是老師教學的天職,負責任的老師會根據(jù)學生的各方面情況綜合考慮來為學生布置作業(yè)。我們都應力爭做一個負責任、有責任心的老師,那樣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蒸蒸日上、繁榮向前。
具有高水平、高能力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根本之所在,俗話說的:“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便是最好的例證。水平高、能力強的教師會很有遠見地、恰到好處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為學生布置作業(yè)。相反水平一般的教師只能就事論事,甚至連眼前的事兒也說不對、說不清。難怪學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在選擇專業(yè)老師時會特別慎重。
(一)教師自己具有高水平是作為一名教師的首要條件,也即要為學生“選曲”,教師必須具有高瞻性。古人曰:“站得高,看得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等,就是對高水平教師教學過程以及為學生“選曲”形象的比喻。第一,教師要永不停息地鉆研業(yè)務,不斷提高自己本身的專業(yè)水平。人們常說:“如果你是一名正在求學的學生,不學也進步;如果你是一名參加了工作的教師,不學就倒退”,這就意味著教師要堅持學習,不斷進取。尤其對于教樂器的老師來說,堅持每天練琴是自己每日的必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落伍。俗話說:“一日不練自己知道,二日不練家人知道,三日不練朋友知道,四日不練大家知道”。可見涉及動手的行當是要堅持每天練習的;再者每個人在學生時代的學習畢竟是有限的,從三四歲學琴至三十歲左右研究生畢業(yè),最多也就二十五六年,余下時間,尤其是工作以后全靠自己自覺學習,否則若干年以后自己手上的功夫退步是自然的。因此,有進取心、肯鉆研的教師會利用課余時間把自己在校時學過但不完善的作品重新學習,把沒彈過的很多作品拿出來自習。這樣,一方面擴大自己的曲目量,一方面為了給學生“選曲”備用,也為自己隨時、隨地表演而時刻準備著。第二,教師要定期、不定期地舉辦自己的音樂會或師生音樂會,爭取讓學生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如學校及社會上的一些演出,讓自己成為既是演員又是教師的雙重身份的表演者,這樣,為學生“選曲”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實踐證明,只有好的演員,才有可能成為好的教師;缺少實踐的好教師也即經(jīng)常不上臺的教師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第三,肯鉆研的教師要多聽不同大師對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演繹,并且盡可能地把能找到的版本全都拿來進行比對,以形成自己對作品的最佳詮釋。第四,肯鉆研的教師要走出去多觀摩一些現(xiàn)場音樂會,當然絕對不能僅限于本專業(yè)的音樂會,而是要廣泛涉獵不同類別、不同形式,即只要差不多的音樂會、晚會都要親臨現(xiàn)場去體驗,尤其是一些國內(nèi)、國際的重大比賽,條件允許的話,盡可能去觀摩。第五,國內(nèi)、國外各種形式的講座、培訓班、大師班課程應多參加。這樣,既提高了自己的專業(yè)水準,豐富了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開闊了自己的專業(yè)眼界,又提高了自己為學生“選曲”的能力。第六,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教師會每天堅持讀書,曾聽一位朋友說,他的朋友是位理科博導,這位導師要求他的所有研究生(碩士、博士)每月必讀一本專業(yè)以外的書,每月周末大家聚在一起暢談讀書心得?!暗拇_,知識就是力量。每日堅持讀書應是每一位教師每天的生活必備。音樂專業(yè)的教師只有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博覽群書,才能使自己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才能使自己在分析、理解作品上把握準確,才能讓自己在為學生“選曲”時“厚積薄發(fā)”。
(二)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教師的教學能力統(tǒng)領(lǐng)著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只有教學能力強的教師才能把握好為學生“選曲”的尺度。俗話說:“教書也是一門藝術(shù)。”的確,有的人學問很深,水平也高,但就是說不出來,道不清楚;相反有的人表達能力強,所以教師的教學能力天生是有差異的。當然,只要教師自己平日多學習、肯鉆研、多鍛煉,教學能力才會逐步提高。第一,好上進、肯鉆研、愛學習的教師他的教學能力會與日俱增。實際上,要想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師要隨時為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鬃诱f:“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熝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可多聽同行及老教師、老專家、大師的課,多向他們請教??纯此麄兏髯陨险n的模式,聽聽他們怎樣給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學生上課,從上課形式到“選曲”過程等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個“有心人”。這樣,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就可學習他們各自的閃光點,吸收他們各自為學生“選曲”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與模式。尤其是通過聽不同教師在處理同一首作品時理解上的差異,更能激發(fā)自己認識上的思維,這樣為學生“選曲”就有了足夠深的根基。還有,不同的教師、不同的專家、不同的大師為同一學生可能“選曲”差異甚大,研究他們“選曲”的根據(jù)與原因,找出他們?yōu)閷W生“選曲”的原則與規(guī)律,更能使自己在為學生“選曲”時做到有據(jù)可查,有理可依。第二,多鍛煉也可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大幅提高。音樂專業(yè)尤其是專業(yè)課絕大多數(shù)院校都以小課(即一對一、一對二或一對四)的形式進行日常教學,個別學校兼有小組課、小班課,正規(guī)院校幾乎沒有專業(yè)大課。因此就便于教師與自己的服務對象交流,深入了解,同時上課方法也可不拘一格。因此,為了給,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上好專業(yè)課,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師可多走出去鍛煉,并要多參與一些公開的活動,如演講比賽、公開辯論賽、教師賽講等,以彌補自己在平日上小課中的不足,提高上課的效率,保證為學生“選曲”的合適度。我們深知只有教學能力強的教師,他的教學效率才會大幅度提高,為學生的“選曲”才能逐步加寬、加大,才能更加寬泛與廣博。總之,自己水平高、教學能力又強的教師在教學中才會有更高的遠見和卓識,為學生的“選曲”才能做到吸眾人之華,引百家之長。
綜上所述,學海無涯,曲多無邊。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在有限的學習之年根本無法彈完所有的樂曲。那么,如何“選曲”的問題,也許會伴隨鋼琴學習者終生?!按蜩F需要本身硬”,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琢磨、研究、探討,才能將這一具有藝術(shù)性的“選曲”任務完成好。今日我們慨嘆于但昭義老師“選曲”的成功,同時也為自己“選曲”的平平而內(nèi)疚。不過,我堅信只要自己做個“有心人”,堅持從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多種角度長期堅持學習,日積月累,自己“選曲”的能力肯定會提高不少,這樣才能無愧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