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波
【摘 要】高校圖書館館屬學生組織建設是新時代內涵式高度等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符合大學生自身發(fā)展和高校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要求。文章收集整理了近年來國內與高校圖書館館屬學生組織有關的研究文獻,根據(jù)研究側重點將其分類闡述,為國內研究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館屬學生組織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學生組織;高校圖書館;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 G258.6;G25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3-0171-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82
Literature Searches in Student Organizations of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ies
WU Hai-b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Center,Lishui University,Lishui Zhejiang 323000,China)
【Abstract】Constructing student organizati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intensiv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also fits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self-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By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lated to student organizati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omestic research on student organizati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Student Organization;University Library;Literature Search
高校圖書館館屬學生組織是在學校學生組織管理體系下,由圖書館直接負責業(yè)務領導的學生自愿組成的群眾性組織。在國外,學生參與學校圖書館管理起步時間較早,以美國為例,早期美國高校管理高度集權,圖書館主要由教師、館員和行政管理者共同治理。到20世紀中后期,美國高校圖書館管理格局逐漸發(fā)生變革,學生爭取參與管理圖書館的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美國學生逐步進入圖書館治理團隊,并享有與教師、館員同等地位和待遇[1]。美國高校圖書館對學生工作人員的個人素養(yǎng)和工作經(jīng)驗要求較高,通常在學生到崗前圖書館會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在考核合格的前提下再安排崗位,并讓有工作經(jīng)驗的學生給予指導幫扶。而且,學生員工有工資待遇等物質獎勵,資金來源于政府經(jīng)費和圖書館配套經(jīng)費[2]。
在國內,筆者運用“高校圖書館”+“學生組織”or“學生社團”or“讀者協(xié)會”or“圖管會”等組合詞對CNKI、維普、萬方、獨秀等綜合數(shù)據(jù)庫檢索后發(fā)現(xiàn),國內對高校圖書館學生組織的研究關注度不高,文獻數(shù)量少,相對于國外研究存在起步較晚和規(guī)模小的特點。1983年,曹英在《關于東北電力學院圖書館改革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中具體闡述到“圖書館會同學生會和團委,發(fā)動學生建立學生館友會組織,并經(jīng)過實踐證明,學生在圖書館建立自己的組織很有必要”[3],這是現(xiàn)階段最早提出利用學生組織促進圖書館發(fā)展的研究。然后在1987年,為緩解圖書館人手緊張壓力,彭伯永提出由學生組織承包圖書館部分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4]。到2010年后研究文獻數(shù)量有所上浮,2016年達到峰值。從研究內容來看,國內對高校圖書館學生組織研究隨時間推移逐步鋪開,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5個方向。
1 學生組織參與圖書館工作可行性研究
2010年,崔紅雁匡正孫長怡關于“讀者參與是建立在流沙上的理論”的觀點,認為孫長怡提出的讀者參與圖書館管理諸多問題雖是客觀事實,但不能否認讀者參與的價值,應試圖解決這些問題[5];2014年,宋娟認為學生有意愿和能力深度參與高校圖書館管理,不過以勤工助學的方式參與圖書館管理的模式存在諸多問題,她在學生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的模式中提到由學生團隊承擔館內日常工作[6];2014年,馬慧認為學生了解學生需求,能夠與讀者實現(xiàn)有效溝通,讓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存在一定可行性,而且由于圖書館發(fā)展需要、學生成才需要等因素,使得大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存在必要性;2016年,李文認為學生社團有必要參加文獻資源宣傳,他針對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率低、宣傳模式單一的情況,建議完善圖書館與學生社團的協(xié)同合作模式,從維護社團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和加強溝通交流等方面入手[7]。2016年,石立民在研究圖書館讀者服務內容和空間時,從圖書館服務轉型需要、可靠的活動條件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建設館屬學生組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
2 學生組織參與圖書館管理的意義作用研究
關于學生組織參與圖書館管理意義作用的單獨研究并不多,基本整合在其他方向研究中。2006年,鄧秋華探討了學生組織對高校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的宣傳和使用培訓方面具有積極促進作用[9];2010年,段梅認為學生組織對圖書館工作和學生自身發(fā)展具有“雙贏”效果,根據(jù)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大學生讀者協(xié)會的組織運行實際結果,她提出讀者協(xié)會的活動能夠提高圖書館服務效果,美化圖書館形象,而且協(xié)會學生通過實踐得到自我成長[10];2012年,郭雷認為學生社團參與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具有補充館員數(shù)量不足、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促進交流、提高社團學生素質等作用,并從發(fā)揮圖書館優(yōu)勢支持社團建設、雙方聯(lián)合開展服務等方面討論了社團開展圖書館服務的舉措[11];2013年,楊燕認為高校圖書館聯(lián)合學生社團在開展真人圖書活動方面存在先天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學生社團更易挖掘優(yōu)質真人圖書、宣傳方式更為多樣和組織工作更加順暢[12];2013年,鄒群立足安徽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遠航讀書社實踐成果探討了讀書社團活動的效果、價值和意義,認為學生組織能夠閱讀推廣活動、提高學生素質、建設校園文化和促進全民文化發(fā)展[13];2016年,鄧騰彬建議圖書館建立一支面向精英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生圖書情報社團組織,認為圖情社團組織能夠選拔精英人才、以任務實踐補充課堂教育、激發(fā)大學生活力以及完善館內人員結構[14]。
3 高校圖書館學生組織的職能定位研究
2011年,黃長偉詳細闡述了大學生圖書管理委員會的任務和工作職能,認為圖管會主要工作有宣傳圖書館、為讀者解答問題、開展讀者調查和組織協(xié)調主題活動等,并且建議學生組織解決隸屬關系、組織經(jīng)費、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團隊凝聚等問題[15];2011年,韋寧詳細介紹了圖書館學生社團機構建設、制度建設和實踐宗旨,建議建立激勵機制、會議制度和考評制度[16]。2013年,鄧敏認為學生組織是高校圖書館的營銷團隊,并結合廣西工學院圖書館營銷工作實際時提出對營銷團隊的組織結構、規(guī)章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設策略,構建了基于學生社團的營銷模式[17];2015年,李文在分析圖書館學生社團構成和任務的基礎上定位了學生社團校園文化大使、圖書館宣傳大使、校園創(chuàng)業(yè)達人等角色定位,她認為狹隘的角色定位將影響圖書館工作開展成效[18]。此外,劉麗、龔佳劍等都有研究過圖書館學生社團的性質、職能和機構設置。
4 學生組織參與圖書館管理的實踐案例研究
2014年,吳惠茹認為讀書會對閱讀推廣有很好的作為,她具體分析了大陸、臺灣、香港等五種不同組建方式的讀書會做法,指出高校圖書館對讀書會發(fā)展具有引領作用[19];2014年,蔣一平研究浙江工業(yè)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提出在閱讀推廣活動中要加入社團元素,加強協(xié)同合作,以提高閱讀推廣效果[20];2015年,顧瓊以江蘇師范大學為平臺,建設了高校圖書館Human Library社區(qū)O2O服務模式,該虛擬社區(qū)引入以學生社團為服務團隊[21];2016年,劉君霞認為建設館屬學生社團能夠擴大閱讀推廣活動和文化傳承活動的活動效果,他結合華僑大學圖書館文化傳播部的實踐成果,提出運用館屬學生社團拓展閱讀推廣和文化傳承的長效機制[22];2017年,張雪蕾研究了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學生社團iClub參與圖書館新空間iLibrary Space打造的實例,對iClub學生組織的管理運行模式和相關注意事項做出闡述[23]。
5 高校圖書館學生組織的運作管理研究
2016年,周乃泉通過對幾所高校圖書館社團比較分析描述了圖書館學生社團的組織結構、管理機制和服務活動,一并指出社團存在組織結構不完善、活動成效甚微、管理不嚴格等自身問題[24];2016年,石立民認為有必要對高校圖書館學生管理進行創(chuàng)新,他結合上海海事大學圖書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分享了適度指導、不斷激勵、引進競爭機制等實現(xiàn)學生社團全面自主管理模式良性循環(huán)的經(jīng)驗辦法[25];2016年,劉時容提出了分項目采用社團負責制、加強社團自身建設、吸收社團干部進入閱讀推廣領導小組等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其中對于社團自身建設,建議采取健全規(guī)章制度、明確共同目標、建立網(wǎng)絡型組織框架、實現(xiàn)扁平化管理、加強社團指導等舉措[26];2016年,張雪蕾探討了西安交通大學iLibrary Club學生社團的考核、財務等管理制度和自身管理、宣傳圖書館、內部文化建設等基本任務[27]。2017年,劉君霞運用了主體間性教育理念,實證分析了學生社團參與圖書館文化傳播的實踐,指出將學生和圖書館館員置于同等主體地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8]。
6 總結
國內關于圖書館學生社團的研究已經(jīng)有初步探索,研究領域涉及基本理論、組織模式、實踐探索等,其中實踐案例研究容易出核心成果。研究內容多集中在學生組織參與閱讀推廣、資源建設和服務改進方面。并且從時間維度上看,2010年之前意義、價值、作用等理論研究較多,基于實例研究的文獻大多出現(xiàn)在2010年之后。雖然國內對圖書館學生社團的研究正慢慢深化細化,但是距離新時代高等教育要求還相差甚遠。新時代教育方針強調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要求加強學生第二課堂實踐教育,要積極為大學生自我學習自我鍛煉自我搭建了平臺,這就需要廣大學者多從學生發(fā)展角度出發(fā)探討問題,不過就國內現(xiàn)有研究來看,目前高校圖書館學生社團的研究主要圍繞學生社團如何有效開展或促進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重心在促進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對社團學生自身發(fā)展關注度不夠高,這使得圖書館與學生社團之間的平衡點向如何有效促進圖書館發(fā)展方向轉移。新時代研究高校圖書館學生組織,筆者提出4點建議。第一,國內學者在研究圖書館學生社團時候可以從學生發(fā)展角度切入,以實現(xiàn)大學生自身發(fā)展和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雙贏”;第二,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建設主體地位,可以加強對如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內容研究;第三,遵循大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各專業(yè)各年級的大學生他們的發(fā)展需求各不相同,如何實現(xiàn)大學生發(fā)展需求和館屬學生社團的平衡值得探究;第四,遵循高校圖書館發(fā)展規(guī)律拓展研究范圍,可以思考學生組織參與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胡賢睿.安徽省高校圖書館學生社團發(fā)展調查與分析[D].安徽大學,2018.
[2]劉媛,鄂麗君.美國高校圖書館學生工管理工作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3(6):58.
[3]曹英.關于東北電力學院圖書館改革的一些想法和做法[J].圖書館學研究,1983(06):118-120.
[4]彭伯永.學生承包與工作人員指導相結合的管理制度是——能在高校圖書館試行的一種新的管理制度[J].高校圖書館工作,1987(01):47-52+80.
[5]崔紅雁.“讀者參與是建立在流沙上的理論”嗎?——與孫長怡先生商榷[J].圖書館建設,2010(01):87-89.
[6]宋娟.學生深度參與大學圖書館管理的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S2):22-24+30.
[7]李文.學生社團參與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宣傳工作的思考[J].蘭臺世界,2016(24):75-77.
[8]石立民,陳灝.發(fā)展圖書館隸屬學生社團 拓展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內容和空間——以上海海事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導刊,2016,1(02):21-24+26.
[9]鄧秋華.學生社團在高校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用戶培訓中的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S1):71-72.
[10]段梅,趙暉.發(fā)揮大學生社團作用 完善高校圖書館服務[J].圖書館雜志,2010,29(06):41-43.
[11]郭雷.基于大學生社團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J].圖書館建設,2012(05):41-43.
[12]楊燕.淺談高校圖書館聯(lián)合學生社團開展Human Library的優(yōu)勢及意義[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3,25(03):145-148.
[13]鄒群.高校讀書社團活動效果、價值和意義研究——以安徽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遠航讀書社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3,31(05):81-84.
[14]鄧騰彬,曹學艷,李雪梅,鄒潔,何堅.面向精英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生圖書情報社團組織創(chuàng)新[J].圖書情報工作,2016,60(S1):5-9.
[15]黃長偉.高校成立圖書館大學生管理委員會的實踐與思考[J].圖書館建設,2011(08):82-84.
[16]韋寧.圖書館大學生社團建設的實踐與啟示[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1,29(04):74-77.
[17]鄧敏,賀梅萍,石德萬.基于學生社團的高校圖書館營銷團隊建設策略研究——以廣西工學院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3,33(01):156-159+119.
[18]李文,楊安生.高校圖書館學生社團多角色分析與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5(05):76-79+83.
[19]吳惠茹.閱讀推廣視角下的高校圖書館讀書會實踐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4(06):76-81.
[20]蔣一平,季亞娟,王醒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創(chuàng)新實踐與思考——以浙江工業(yè)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4(20):84-87+99.
[21]顧瓊,范亞芳.基于O2O服務模式的高校圖書館Human Library社區(qū)應用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5(07):78-82.
[22]劉君霞.組建館屬學生社團,拓展閱讀推廣與文化傳承工作——以華僑大學圖書館文化傳播部的實踐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34(06):85-89.
[23]張雪蕾,吳卓茜,李佳,尹飛.高校圖書館新空間服務模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7(04):62-68.
[24]周乃泉.對高校圖書館社團的調查與思考[J].圖書館學刊,2016,38(01):28-31.
[25]石立民,陳灝.高校圖書館學生全面自主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以上海海事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6,60(S1):15-18.
[26]劉時容.學生社團視角下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12):99-103.
[27]張雪蕾,吳卓茜,尹飛.學生社團參與高校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的實踐探索——以西安交通大學iLibrary Club為例[J].圖書館建設,2016(04):82-86.
[28]劉君霞.主體間性教育理念下的學生社團參與高校館文化傳播[J].圖書館論壇,2017,37(07):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