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通 楊嘉欣 林成 李梁瑜
摘要:學生組織是高校的重要組織部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而“家”文化的建設對推動高校學生組織的健康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學生組織;“家”文化;組織建設
學生組織是高校重要的組成部分,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學生組織文化是高校學生組織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學生組織管理的靈魂。我們在長期的學生組織工作的實踐中曾摸索過多種內部文化建設的思維模式,其中被各種學生組織團體用的最多的便是將該組織作為一個“家”的概念來作為其內部建設的核心。在當今高校普遍采用學分制和學生自由選課的教學模式的改變中,使得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人際交友圈從以往以自己的班級為單位轉而以寢室和自己所在的學生組織為基本單位和范圍。學生組織中這樣的文化理念的提出順應了在這種變化中的學生的精神層面的需求,這對學生個體而言是增強了其在校園生活中的歸屬感,對學生組織團體而言不僅有了更好維系組織穩(wěn)定的人性化紐帶,同時展現(xiàn)了該組織獨特的魅力也為其傳承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
然而,隨著近些年高校校園文化生活的日益繁榮,各種各樣的學生組織遍地開花,許多學生組織也愈發(fā)重視將“家”的概念滲透到部門的內部建設中,但結果參差不齊,加之不同程度的高?;鶎訄F組織文化建設的缺位,致使高校學生組織“家”文化建設工作還有很多值得探究之處。
一、高校學生組織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高校校園文化是以校園形象為外部表現(xiàn),以校園規(guī)范為活動平臺,以校園精神為核心內容,與社會文化緊密互動的一種特定的社區(qū)文化。高校校園文化是大學靈魂之所在,學生組織文化是高校整體校園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在校園文化塑造和有序傳承弘揚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高校學生組織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
高校學生組織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國家有關教育部門、各高校以及學生工作隊伍的重視,發(fā)展和弘揚高校學生組織文化對于穩(wěn)定學生組織,促進組織科學、健康、持續(xù)發(fā)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原有教育體制與觀念的影響下,學生組織的先進性和優(yōu)越性有待于進一步增強,學生組織文化建設也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三、“家”文化應用在高校學生組織中的優(yōu)劣分析
不同的組織提出“家”的觀念各有初衷,執(zhí)行的方式也是各有千秋。在如今高校不斷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在一次次的變革中不斷修正不斷適應,學生組織中的“家”文化也在不同的年份里悄然適應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一直在演變著。在這一過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組織將“家”的概念融入到他們的內部建設工作中,但各自所取得的效果千差萬別,并且由于不同組織的干部的不同處理方式使得“家”文化的滲透卻得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常常在組織管理中感情用事,反而加劇了組織內部矛盾:但在研究過程中也不乏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將本組織化作家的概念,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大家有共同的奮斗目標,為組織留下如家風一般的光榮傳統(tǒng),使其將組織打造得更好。通過分析“家”文化建設的優(yōu)劣的讓我們更清晰“家”文化這一管理理念應用在學生組織建設中的現(xiàn)實意義。
四、高校學生組織中“家”文化建設的一些成功舉施
筆者在分析“家”文化作用效果優(yōu)劣的基礎上,深入高校學生組織的實際管理和運行中,通過探究各種文化建設效果背后其管理者的付出的努力和實際調查歸納高校學生組織文化建設中的一些措施,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家”文化成功地運用于學生組織建設有不少成功舉措。
(1)在嚴明的管理制度中貫徹家的氛圍
在組織的許多嚴格的制度往往是出于對組織中的成員以家人式的關心。例如一些組織提出對每學期考試有掛科的成員,根據(jù)掛科數(shù)量的對其進行“罰款”;獲得獎學金的成員在組織中還將獲得組織內部集資為其頒發(fā)的獎學金;還有比如沒有獲得獎學金的成員要給大家請客等,這一系列為了促進大家共同進步的政策,在不斷提升成員自身的同時,反過來也會大大促進整個團隊的發(fā)展。
(2)以家族形式建立組織框架,增強成員歸屬感
在研究一些成功的組織建設案例中還發(fā)現(xiàn),有些組織往往有一個穩(wěn)定的組織框架,這個穩(wěn)定框架的建設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進行??v向上以不同的年級為單位,讓不同屆之間有特色鮮明的稱號以區(qū)分不同的年級:橫向上在同一個年級的的成員之間,給每一個成員按“老大”、“老二”……這樣的依次的順序排號:這種形式使組織內部橫向上每個成員都是自然數(shù)列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縱向上每一屆都是組織中個性十足的一部分,從這兩個維度上使組織內成員歸屬感大大加強,從而組織的穩(wěn)定性也有了更大提升。
(3)堅持組織文化傳承,做“百年老店”
以“家”的形式將組織文化傳承下來,是組織文化建設中尤為重要的一環(huán)。不同的組織形式各有不同,其主要形式都是老傳小的模式來延續(xù),但也有一些組織通過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來作為媒介,是的傳承的力度更為明顯。例如,許多組織往往都會建立組織的群,但是這些群基本只是在同一屆之間進行交流,而缺乏屆與屆之間的交流,而一些有著優(yōu)秀傳承的組織則是在建立同一屆的群的同時還建立了一個本組織的統(tǒng)一大群,無論是在校的還是已畢業(yè)了的所有該組織的成員都在此群中,這種模式能讓每一位成員都有一種大家族的歸屬感,同時也能讓組織中的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在傳承的過程中盡量避免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