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焯m
摘要:審美教育就是使用藝術、自然和社會等方面的美感來讓學習者能夠擁有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美術課程的學習是學校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美術等方面的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對學生的高尚情操有著很好的熏陶作用。作為審美教育的主要教學課程和學習途徑,它在中學時期的教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美術;審美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6-0217-01
美術教學作為初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著自身獨特的作用,其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有助于自身美術專業(yè)技能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而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作為實現(xiàn)美術課堂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式,有助于學生陶冶情操,開闊眼界,進而對美有更深入的了解。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審美意識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為依據(jù)有效地進行。
1.當前美術課的現(xiàn)狀
我國考試制度根深蒂固,自古以來藝術就被看做是不學無術的人做的事,當今一些父母仍然不能完全擺脫這種思想的束縛,看見學生在家里畫畫就會嘮叨,說他們整天貪玩不學習,其實廣義的學習是不應該局限于考試大綱里的幾門課程的,畫畫也是能力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畫得好說明空間感很好,善于觀察事物,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家長不應該在這方面管得太嚴,否則就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時間長了將會影響學生的成長。有些學?;蛟S同某些家長的觀點一致,認為學美術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美術雖然沒有列入考試大綱之內(nèi),但是其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美術,如自己家里的裝修布置等,都需要我們對審美有所了解。美術課不是單單只欣賞書上的圖片即可,還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地對作品進行評價。
2.了解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按照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方式去教學,從而使我們的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審美判斷能力,教師的講授不能像對小學生那樣一味地進行思想的灌輸,將“美”概念化,刻板地指明什么東西好看,中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期,教師越是強調什么東西好看,什么事物美,學生會越是不屑一顧,甚至還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因此,我們要對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進行了解、分析,從而優(yōu)化初中美術教學的效果。初中生的審美對象涉及自然、社會、藝術等多個領域,他們已經(jīng)能對抽象的形象背后隱藏的深層次的思想感情有所體驗,如顏色的冷暖,線條的剛柔等。同時,初中生除了能夠感知事物外在的美,還能夠感受到內(nèi)在的美。比如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空白,西方繪畫中的黃金分割比例所體現(xiàn)出來的協(xié)調、精致等。他們的愛好也各有不同,有的偏好中國的傳統(tǒng)佳作,有的欽慕西方的印象派,有的喜歡我國的民間藝術。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引導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3.開好美術鑒賞課
美術鑒賞的首要任務就是引起學生的共鳴,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對作品產(chǎn)生共鳴呢?我們需要選擇那些形式感強、個性鮮明的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其色彩如此鮮明,就像梵高本身對繪畫的熱情一樣,那么熾熱。向日葵是一種向陽性的植物,終日圍著太陽轉,太陽就是向日葵的軸心,就如同梵高本人對繪畫的感情,離開了繪畫梵高就會覺得仿佛失掉了引力一般無所適從。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那鮮艷的黃色或許也保證著梵高本人對于生活的熱愛,只可惜生不逢時,沒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最終只能在抑郁中走向了不歸路。經(jīng)典的作品會給人無窮的思考,時間的長度只會增加它的歷史厚重感。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結合梵高所處的社會背景、家庭背景和當時社會上流行的繪畫風格以及梵高個人的性格特點,這些都是分析一件作品最起碼要涉及的方面。鑒賞課不能一味地只是教師講解,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鑒賞的時候盡可能多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借鑒別人的觀點,但是不能總是沒有自己的思想,不然也就失去了學習這門課的意義。
4.培養(yǎng)好學生的興趣
對于身處緊張學習生活節(jié)奏之中的學生,美術課應當是一種精神體操,使學生緊張的心情得到放松,因此選擇實施成功教育、快樂教育就應成為每節(jié)課的總體構思。數(shù)年來,我一直堅持每節(jié)課結束前的好作業(yè)評點,只要是有可取之處的作業(yè),都可以得到展示、表揚,使學生盡情品味收獲的快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主要讓學生多寫生繪畫、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只有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從自身出發(fā),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質,不增加他們的負擔,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xù)漸進。教師一定要通過美術教育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社會、理解人生,進而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這樣才能達到美術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焰.淺析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大眾文藝,2011(13).
[2]?白雪.淺述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