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龍艷
摘要: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6-0210-01
一篇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設計要能體現(xiàn)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思想和獨特的教學藝術,展示個人的教學魅力,在發(fā)揮個人創(chuàng)造性的同時也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本文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1.整體性原則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把教學過程視為一個由諸要素構成的系統(tǒng),強調在遵循系統(tǒng)理論的基礎上應用系統(tǒng)方法,即需要用系統(tǒng)思想和方法對涉及教學過程的各個要素及其相關關系做出分析、判斷、操作和評價。這里的系統(tǒng)方法是指教學設計從"教什么"入手,對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教科書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從"怎樣教"思考,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用恰當、經濟、實用的媒體,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并根據反饋信息對實施的效果做出合理評價,在此基礎上調整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期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可操作性原則
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形式的組織、教學活動的安排等不能僅從理論上的最優(yōu)化出發(fā),而應考慮到教師的自身的教學特點、能力水平、專業(yè)層次等其他的因素。例如,在教學媒體設計過程中,更多的是考慮教師的教學水平、實施媒體的條件、環(huán)境和課程資源的可利用性。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還應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的具體性上。教學設計必須圍繞學生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通過何種手段訓練技能和能力、如何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怎樣檢測學習效果等一系列具體問題,必須具體考慮和設計。對教學策略的設計也是如此:教師需要考慮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教學順序的確定、教學形式的組織等,甚至還要考慮教學失敗時的補救的方法和措施。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對具體的問題考慮的越是詳細、全面和具體,失誤就越少,但具體并非面面俱到。
3.科學性原則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主要體現(xiàn)在最大程度上擺脫了憑借主觀經驗進行教學設計的傾向,特別是要充分考慮學習或者教學的背景及其導向,在教學和背景之間進行適當的調整,要注重對學習者本身細致且全面的分析,減少教學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中,學習需要的分析指出了學習者學習的目前狀況與所期望達到的狀況之間的差距。學習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找出“是什么”與“應該是什么”之間的差距,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主要的原因,為教學設計方案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的判斷學習需要是哪樣的一種類型,具體的表現(xiàn)在那些具體的方面。如:學習者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所采用的教學策略是否有效、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如何等。學習內容的分析是對學習者起點能力轉化為終點能力所需要的從屬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等進行詳細闡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確定學習內容的類型、學習內容的范圍和深度,揭示學習內容中各項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關系。如果缺乏對教學過程各個要素的分析,只憑借主觀意志進行安排,則無法設計出科學的方案。這樣必然給教學帶來失誤,給學習帶來困難,使教學過程充滿盲目性和隨意性。
4.開放性原則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過程的開放性是指教學的內容、過程、形式、方法、手段、時空、評價等方面的設計還需要采取開放式的策略,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運用多種感官,從多角度、多方位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如:教學內容的開放,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有利于信息的傳遞;教學過程的開放,創(chuàng)設動態(tài)發(fā)展適時變化的教學流程;教學形式的開放,實行小班、合作、對話等的教學形式;教學時空的開放,致力于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的開放,采取師評、生評、差異性評價等結合的策略。因此,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不要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一成不變的綱要和條目,而是應在開放的理念下,給教師和學生都留出相對的空間和余地。
5.發(fā)展性原則
教學設計的動態(tài)性是指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對教學設計的動態(tài)檢測和設計成果的評價反饋完善的過程。一個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要經過多次反復修改、綜合考慮、全面平衡的過程。比如,有時最初的考慮不夠全面周密,隨著設計的深入發(fā)現(xiàn)前面設計的不足和缺憾,這就需要進行修正,并提出下一步設計新的設想。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考慮到已經出現(xiàn)或將會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并設計動態(tài)的反饋信息體系。
教學設計本身的動態(tài)發(fā)展決定了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也是一個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應時時抓住教學設計的新理論,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時刻貫穿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新理念。
總之,課堂教學設計本身是在動態(tài)發(fā)展中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原則、靈活性原則、藝術性原則等,也許會在某些特定的環(huán)境和要求下成為主導原則。因此,不論是教學設計的理論學習還是教學設計的實施,都需要從不同角度,用動態(tài)的思維來評價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高博.高中音樂翻轉課堂有效性的實踐初探[J].北方音樂,2018,38(13):120-121.
[2]?王淑哲.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活動設計[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9,(C1):103.
[3]?安娜.開放式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84-85.
[4]?饒夕陽.音樂課因你參與而精彩:高中音樂教學參與性原則的體現(xiàn)[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