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軍
[摘要]語文在整個教育學科中具有基礎性的重要作用,初中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連接基礎教育和更高級教育的節(jié)點,同時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課程改革的深化,對一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對策。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初中語文教育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語言運用能力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會深刻影響學生日后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在新課程標準下,對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教育水平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xiàn),隨著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和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我國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實施也更加多樣化。新課程標準下,結合我國教育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水平和對之前一些教學中問題的總結,推出了更符合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特點的新的課程標準,所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就需要采用和改進一些教學方法和策略,以適應新的課程標準。
一、新課程標準下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需要進一步發(fā)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語文教師已經(jīng)習慣了課程改革之前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并且在教學中一直實踐,相對來說對之前的教學方法更加熟悉,適應程度也較高。在課程改革之后提出的一些新的教學理念,一些教師對這些理念認可程度較低,在主觀上還是更傾向于之前的教學模式。但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必須要革新方法,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師在教學上的矛盾。
現(xiàn)在廣泛推行的素質教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更加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新課程的改革也是和素質教育實施相對應的措施。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語文閱讀教學更加重視的是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相較于之前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這更是一種質的提升和飛躍,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更多的是讓學生簡單的讀完,而現(xiàn)階段語文閱讀的教學在讓學生讀完的同時也讓他們明白為什么要讀以及讀完之后的感受,是一個更加立體的學習。
(二)面對一些問題時教學經(jīng)驗相對缺乏
雖然課改已經(jīng)實行多年,新的課程標準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但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在面對一些教學或其他問題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相對較少,一些教學中的新問題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新的課程標準只是提供了一些教學時新的要求,但對于在一些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新課程標準卻沒有給出合適的解決措施。
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實施了新的課程標準就像實行了一套新的制度,制度上只是規(guī)定了如何執(zhí)行的問題,但對于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卻并沒有相應的對策。其實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時間相對之前的教學制度來說比較短,出現(xiàn)問題時也需要不斷地改進和摸索,并沒有固定的先例可循。所以,這也就造成了新課標實施后語文閱讀教學中面對新問題時教師會顯得捉襟見肘。
二、新課標下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一)以學生為主導
在語文閱讀的教學中,很容易陷入一種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本人課堂上一直作為發(fā)言的主體,和學生的交流溝通較少,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造成這種教學模式的原因有多方面。從教師方面來看,其實教師也是出于想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學到更多的閱讀技巧和閱讀技能,其出發(fā)點是對的,但是只是方式和行為造成了偏差。初中生雖然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但是在語文閱讀時,仍然有較大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知識面仍舊相對窄一些,對于一些閱讀的方法和思路了解不多,與此同時,初中語文教師憑借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有豐富的應對技巧,教師想把這些方法和經(jīng)驗及時快速地傳授給學生,太過于急功近利,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末倒置,沒有采取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這一點在教學中要及時改正。
(二)以興趣為導向
語文這門學科畢竟是一門語言,在學習過程中一些理論性的東西較多,所以在學習中難免會感到單調(diào),在語文閱讀中又會陷入閱讀的漩渦,需要考慮作者所用的寫作手法、用詞技巧和文章結構之類,會比較煩瑣一些,對學生的吸引力降低,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所以針對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教師在語文閱讀授課時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大膽地采用一些新穎、有吸引力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以此為導向。
在學生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之后,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會有很大的提升,直接表現(xiàn)就是學習效率的提高,學習效率提高之后學生在語文閱讀時會更加輕松地完成相應的作業(yè),這就在語文閱讀和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良性循環(huán)。
(三)注重學生個性,提供多種類型和風格的閱讀材料
在新課程標準下,越來越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尊重學生的不同,鼓勵學生多樣化發(fā)展。在日常語文閱讀中,教師最好能夠根據(jù)學生特點向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材料,正如所說的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受其自身性格的影響,在閱讀時選擇的體裁也不同,所以在一些閱讀課時,教師最好能夠提供多種類型的閱讀文章,在對文章的解讀時,也最好能夠多選取幾篇不同風格類型的文章,以此增加學生對閱讀的可供選擇性。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能在日后的發(fā)展中重視閱讀,增加學生對漢字的認同感,展現(xiàn)漢語言文化的魅力。
結語
語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多個角度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多采取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善于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方法,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升初中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yǎng)起他們的閱讀興趣,讓教學與興趣相結合,最終實現(xiàn)學生和教師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岳二平.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的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
[2]陳勇忠.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J].教學研究版,2015.
[3]劉洪霞.新課標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的提升對策和方法[J].教學研究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