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軍 范毅君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教育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科技的發(fā)展,使得教育的模式不斷發(fā)生著變化?!盎ヂ?lián)網(wǎng)+”在教育模式變革中起了不可缺的作用,在線開放課程漸漸地占據(jù)了未來教育改革的首要位置。近些年來,在線開放課程的發(fā)展使教育教學的方法、內容以及教學管理策略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影響教育教學的方式,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解決在線開放課程在地方建設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民辦高等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問題及解決方法
高等教育優(yōu)質資源的培育與合理利用,為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一步的結合提供了支撐。2015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教高〔2015〕3號),提出應當大力開展高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工作,還提出了相應的建設任務以及建設的標準,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與政策上的支持。
1 民辦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1)這些年來,很多地方高校引進了“爾雅”、“智慧樹”等各種網(wǎng)絡在線課程平臺,開設的課程數(shù)量繁多。但由于教育發(fā)展的眾多因素,而且大部分高等院校主要是以公辦教育為主體,民辦院校所占比例非常少。其次,學校對在線課程開放的經(jīng)費支持不夠,建設的屬于自己的優(yōu)質在線開放課程資源較少,沒有突出學校自身的特色。
(2)教師對在線開放課程認識不足,對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不高。信息技術發(fā)展越來越快,對教師運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還不夠,在教學方法和理念上,缺少了探究精神,還沒有完全認識到網(wǎng)絡在線開放課程的內涵及意義,對在線開放課程還不夠重視。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對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重視程度不夠,花費的精力較少。在線開放課程發(fā)展迅速,然而學校的相應機制還不夠完善,導致教師獲得的培訓機會太少,對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不高。
(3)課程建設規(guī)劃不合理,存在重復建設情況。在線開放課程在國內建設規(guī)劃不合理,主要由“985”“211”等知名高校主導。近年來,地方的高校開始對在線課程開放投入大量的精力,然而缺乏了相關的課程規(guī)劃和篩選,導致部分課程的建設重復率高,沒有結合學校自身發(fā)展的特色或者特色不鮮明。
2 民辦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發(fā)展與問題對策
面對民辦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進行解決:
2.1 加強政策支持,加大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力度
首先,在學校方面,應當制定完善相關的政策,在經(jīng)費上給予最有力的支持,同時要加強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使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校內課程的建設工作中。對已建成的在線開放課程,要積極宣傳和鼓勵,起到促進的作用。另外,要將引入課程與自建課程融合起來。針對不同能力的教師,開展不同的在線開放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師的能力,進而提高學校自身的課程建設水平。
2.2 提升教師對在線開放課程的理解,調動建設積極性
為了提高教師對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認識,提升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能力,地方高校應當開展各類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研討會,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并邀請專家或者優(yōu)秀在線開放課程及負責人對本校的課程建設進行培訓和指導。
2.3 做好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規(guī)劃,科學發(fā)展課程
在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和規(guī)劃中,要以學校自身發(fā)展的特色為主,打造一批代表地方院校特色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和專業(yè)核心課程,提升課程競爭力,在眾多的在線開放課程中,脫穎而出,成為課程精品。地方高校應對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但也不可盲目支持。在每個項目的初期培育中,資助適量的資金支持,結合地方高校實際,決定該項目是否符合繼續(xù)開展的條件,這樣既可以降低課程開發(fā)的重復性,使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有更好的發(fā)展。
3 在線課程建設的具體實施
3.1 課程選擇
首先,依據(jù)地方高校的特色及本校專業(yè)設置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在線開放課程,并且能夠提高學校的社會關注度,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其次,課程的選擇,對于同等層次的其他地方高校的學生以及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也可以發(fā)揮作用,課程的受眾面越廣越好;另外,課程的選擇要具有實際的應用性,突出課程所涉及專業(yè)的實踐性,讓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中就能夠充分地掌握專業(yè)的實踐性知識。
3.2 課程的實施
第一,對于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挑選出思維敏捷、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打造一支優(yōu)秀課程教學隊伍。第二,確定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第三,課程的實施必須詳略得當,突出重點。教師要理清知識的框架結構,明確課程的重點,反復強調或者精心講解,加強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記憶。課程相對簡單的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在線學習,并及時接收學生的學習的反饋,把握教學進程,及時對教學方式做出調整。第四,教師對課程的設計要注重多樣性,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的提高課堂效率。第五,課程結束后,教師應根據(jù)教學進程及時上傳相關的教學資源,與學生多交流,為學生解答疑問,并做好教學反思。第六,不斷地調整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找出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學的質量。根據(jù)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開展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等多種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
4 結語
信息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信息化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而民辦高等院校在建設在線開放課程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在線開放課程發(fā)展較慢,可以通過加強政策支持,加大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力度、提升教師對在線開放課程的理解,調動建設積極性、做好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規(guī)劃,科學發(fā)展課程等方法來解決民辦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張的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夏如杰,張麗娟,申歡迎,徐紅梅.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8,17(08):65-66.
[2]高亞紅.地方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7(13):336-338.
[3]張宇鵬,趙韓強,李亞漢.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電子教育,2015(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