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寶勇
摘要:錯題整理,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幫助學生反思解題思路的問題所在,明確解題規(guī)律,明確思考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為了真正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時刻進行反思,后續(xù)將針對初中數(shù)學授課過程中的錯題整體教學策略進行思考,以提升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
關鍵詞:初中教學 ? 錯題整理 ? 運用策略
進入初中階段,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及方式都要隨著學生成長階段的不同有一定的轉(zhuǎn)變。步入這一階段,為了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去面對后續(xù)難度更高、內(nèi)容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學習,必須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知識總結能力為主要目標去開展教學,而非單純的鋪墊理論基礎,而錯題整理是強化學生相關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故而要進一步明確教學要點,明確教學方向,得到理想的教學成果。
一、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錯題整理的重要意義分析
(一)幫助學生明確思路
學生的認知,隨著其成長階段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規(guī)律以及不同的發(fā)展需求。在初中階段,學生需要得到強化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要明確的思路是獨立思考的基礎,否則學生只能陷入思維誤區(qū),久久找不到思考的方向。而通過對學生常錯題型的整理,對錯題原因的分析,能夠真正直達核心,找到學生思路當中的癥結,并且“對癥下藥”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盡快擺脫思維誤區(qū),而后即便脫離了教師的引導,也能夠靈活轉(zhuǎn)變思維,擺脫局限,通過自身的努力找到問題的答案??梢婂e題整理是能夠幫助學生明確思考方向,找到解題竅門的重要途徑,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二)幫助教師完善教學規(guī)劃
教學講求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認知特征以及需求,教師如果采取統(tǒng)一的引導手段,是無法滿足所有學生學習需求的。對于錯題的整理,則有助于讓教師明確了解每個學生的思考問題,這樣一來,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問題開展教學規(guī)劃,完善教案,正如以上所述,教師要對應學生的問題去引導,這樣才能避免學生一再重犯常見錯誤[1]。
(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主思考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必須要養(yǎng)成的良好習性,教師不能時時陪伴學生身旁,所以只有讓學生具備自主探索的能力,有自主思考與學習的習慣,才能避免學生懈怠,讓學生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獨立成長。而通過錯題整理,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能力,經(jīng)常開展錯題整理,學生會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每次解題時遇到同樣的問題也會自主回想起以往所整理出的類似問題,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良好思維反射的建立,能夠讓學生擺脫被動思考的局面,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四)達成知識遷移目標
知識遷移是各科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影響的關鍵過程,是一種學習對于另一種學習的影響。不同學科知識的交叉、不同階段知識的融合,都有利于學生的知識理解。錯題整理是知識遷移的一部分,通常在遇到常見錯誤題型時,將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融合進來進行講解,有利于讓學生在更短時間內(nèi)理解當前題型的解題出路。
二、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錯題整理的實際應用策略
(一)加強日常積累
人通過自身錯誤所得出的經(jīng)驗總結,并不是一時達成的,而是要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積累,得出更多信息,才能更精準的進行總結。而多次的錯題出現(xiàn),如果是在不同的卷子或是練習冊上,學生很可能轉(zhuǎn)頭即忘,教師再要回頭去找以往的錯題信息也要耗費汗多時間與心力。為了確保錯題總結的有效性,必須要利用錯題本去累積更多信息,作為整理的依據(jù)。學生每次課堂小考、階段性考試、期中期末考試、甚至于每天的作業(yè),出現(xiàn)錯誤的題目,都應當記錄在錯題本中,教師可定期收取觀察,或是組織學生對于錯題本當中錯題的類型及規(guī)律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只有通過這樣的形式,才能讓學生的錯題總結有據(jù)可循,有更多信息作為分析的基礎,更快找到認知的盲點。并且在將錯題謄抄到錯題本上時,教師應當提示學生翻閱以往的錯題記錄,明確當前題目出錯的次數(shù),這樣一來能夠更快對錯題進行分級,完成總結,明確錯題原因[2]。
(二)加強課堂溝通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往往是激發(fā)學生靈感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錯題總結也要從思路的溝通開始。為了達成總結目標,教師必須要留出更多的時間,作為課堂溝通的時間,與學生共同進行錯題分析。但是教師需要注意到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過度影響學生,雖可參與,但應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去溝通,不應以對錯去衡量學生的能力,對于學生的錯題原因分析,要認真且完整的傾聽,并且也要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與其他同學溝通,掌握他人的思路,這樣能夠讓學生的思路隨著錯題的總結而變得愈發(fā)靈活,即便再遇到同類問題,也不會過度局限自身當前的認知,而是可以回想與教師及同學溝通的過程,從中得出解決常錯題型的解題思路。而且對于錯題的思考,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從更多方向出發(fā)去思考,分析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因這類題型的錯誤次數(shù)較多便不允許學生再次出錯。
(三)合理利用輔助要素
圖像、文字、動畫等,都是有助于學生理解的關鍵教學引導要素,在以往的低年級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利用最為直觀的要素,包括圖像與動畫去進行題目講解,包括錯題的講解分析亦是如此。但是在初中階段,為了讓學生擺脫對于直觀要素的過度依賴,教師應當將更多要素結合起來,以明確思路為目標,讓學生明確梳理思路的方向。在這樣的目標之下,圖表與思維導圖是最為有利的要素。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于錯題進行更明確的分類,利用圖表去明確不同題型的出錯幾率,這都是進行錯題指導的必要條件,也是幫助學生梳理思路的有利因素。
(四)注重知識遷移
知識遷移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在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做好錯題總結,教師也必須要通過相關知識的融合去促進學生的理解,或者可以說對于錯題的總結,原本便是知識遷移的一種。因為知識的遷移是必須要以以往的經(jīng)驗為基礎的,所以教師在學生無法理解當前的錯題原因時,教師可以利用相似題型、相關知識點去推動學生的理解,通過一些知識點的總結,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在解題時是因概念混淆、馬虎算錯數(shù)字或是計算次序錯誤而導致得出錯誤的結果[3]。
三、結語
錯題總結整理,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規(guī)律,明確思考路徑的必要途徑。對于錯題原因與解答思路的明確,能夠讓學生不再多次重犯同類錯誤,隨著經(jīng)驗的總結,學生的思路也會更加縝密。為提升教學質(zhì)量,文章對于錯題整理的重要意義與實踐策略進行了討論,望給出一定的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劉寬.試論錯題整理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96.
[2]劉云霞.錯題解錯——初中數(shù)學典型錯題的教學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4.
[3]李穎姣.基于學生錯題分析的初中數(shù)學問題解決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汶南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