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燁娟
【中圖分類號】R59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碘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yǎng)元素,其攝入量不足則對健康造成損害。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huán)境中碘含量不足,造成人體碘營養(yǎng)不良所表現(xiàn)的一組疾病的總稱,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胎兒流產(chǎn)、早產(chǎn)、死產(chǎn)、先天畸形等[1]。這些疾病的形式實際上是不同程度的碘缺乏在人類不同發(fā)育期所造成的損傷。如孕婦缺碘可致流產(chǎn)、早產(chǎn)、死產(chǎn)、先天畸形、地方性克汀病等;新生兒缺碘可致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癥;兒童及青少年缺碘會出現(xiàn)骨骼生長和腦發(fā)育障礙,以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稱為“呆小病”;成人缺碘會患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粗脖根或大脖子病。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廣,受威脅人口最多的一種疾病,分布于全球碘缺乏的地理環(huán)境。我國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最廣泛、病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除上海市外,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qū)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都有流行。由于碘缺乏病危害大,分布廣,所以科學補碘,預防碘缺乏病就尤為重要了。
在補碘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人體對碘的需求情況。正常成人體內含碘量約為20-50mg。200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碘缺乏病控制委員會共同發(fā)布每日碘的推薦供給量,其中明確說明0-59個月學齡前兒童為90μg/天;6-12歲學齡兒童為120μg/天;12歲以上及成人為150μg/天;孕婦和哺乳期婦女250μg/天。
補碘的方法比較多,如食鹽加碘,食用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較高的食物,服用含碘營養(yǎng)補充劑或者是口服碘油丸等。我國以及大部份碘缺乏病流行國家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食鹽加碘。1994年我國開始實行全民食鹽加碘,至1995年全國基本普及了加碘鹽。二十多年的實踐證實,食鹽加碘是一種安全無害、方便經(jīng)濟、簡單有效、能長期堅持的補碘措施。只要我們購買正規(guī)的加碘食鹽,在做菜過程中正確使用,控制鹽的添加量我們就能夠獲得日常所需的碘元素[2]。
隨著鹽業(yè)體制的改革,市場上供應的食鹽種類越來越多,如何辨別真假碘鹽,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技能了。首先,我們要選擇正規(guī)鹽業(yè)公司生產(chǎn)、正規(guī)渠道銷售的加碘食鹽;其次要看防偽標識,正規(guī)加碘食鹽包裝袋上有對光變色防偽標志,且防偽標識粘貼位置方正規(guī)范,假冒碘鹽防偽標志粘貼有偏差、不統(tǒng)一;然后要看編號是否重復,在小包食鹽包裝袋背面中縫處的編號不重號是合格碘鹽,如果看到兩包或者兩包以上食鹽包裝序號一樣,就是假冒碘鹽;最后要看生產(chǎn)日期,合格碘鹽生產(chǎn)日期手擦可退色,反復摩擦不退色的即是假冒碘鹽。我們應該堅決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沒有正規(guī)生產(chǎn)廠家的私鹽,更不要在日常生活中以工業(yè)用鹽來充當食用鹽,這樣做將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害導致器官衰竭[3]。
購買到了合格加碘鹽,接著就要談談如何正確使用加碘鹽了。很多人可能很奇怪,做菜放鹽不就好了,這有什么難的,其實碘鹽從保存到使用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沒有按照正確的使用方法保存、使用碘鹽,那么就不能很好地起到補碘作用。首先是存放,很多人在購買碘鹽之后直接敞放或者放在爐灶邊,這種做法有可能導致碘元素流失,因為食鹽中添加的是碘的化合物,其受熱、受潮、受光照都易發(fā)生分解,造成碘元素流失,所以碘鹽的存放是有講究的,最好的存放方式是將碘鹽放在有蓋的棕色玻璃罐或者陶瓷罐內,加蓋蓋嚴后選擇通風、避光、干燥的地方放置,這樣能夠有效防止碘元素的流失。其次是使用,不論是任何烹飪方式,都應該在菜品即將出鍋時放鹽,這樣才能讓碘鹽中的碘元素最大限度得以保存。如果在做菜的過程中先放入了食鹽,鹽中的碘化合物受熱分解,碘元素隨高溫加熱揮發(fā)減少,降低了補碘效果。大家要注意的是也不能為了補碘而過量用鹽,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食用鹽不能超過6g,過多攝入碘鹽并不健康,容易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4]。
普遍食鹽加碘措施的實施不僅使我國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而且極大地改善了人群碘營養(yǎng)不良的狀況,當前我國居民中一般人群整體處于碘營養(yǎng)適宜的狀態(tài)[5]。這讓人民群眾對碘缺乏病的防治意識逐漸淡化,甚至很多人疑惑,是不是就可以不補碘了呢?事實是外環(huán)境的碘缺乏可以通過雨水來不斷補充,但這種自然補碘過程約需要1萬年,環(huán)境缺碘已成為人類無法改變的客觀現(xiàn)實。而作為人體“碘庫”的甲狀腺,即使儲滿碘也只能維持2-3個月,多余的碘則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所以一但停止補碘,碘缺乏病就會“卷土重來” 。這些事實都決定了人類補碘需世世代代堅持下去,尤其是育齡婦女、嬰幼兒、青少年等重點人群,更應重視科學補碘。
在補碘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清楚的認識到正確食用加碘食鹽已經(jīng)能夠滿足日常碘元素的需求,正常人沒有必要再額外進行碘元素的補充。過多的攝入碘元素可能會導致甲亢甚至是碘中毒,如果患有甲亢等甲狀腺疾病,還要根據(jù)自身病情和醫(yī)生建議適當控制碘的攝入量。所以碘并不是補得越多越好,只有科學補碘,
參考文獻:
醫(y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地方病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地方病學名詞.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蘇曉輝,孫殿軍.《中國居民補碘指南》解讀[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18,33(23):25.
如何科學補碘[J].開卷有益(求醫(yī)問藥),2018,(1):73-74.
譚敦民.國人究竟該不該補碘?[J].科學養(yǎng)生,2018,(8):4-5.
中華一戶會地方病學分會,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需分會.中國居民補碘指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