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運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效的課程教學已經成為當代教師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對小學數學課程,如何更好地實現高效的數學教學,需要教師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為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教學活動當中,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數學獨有特性展開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探討了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研究.
【關鍵詞】主動性;多媒體;生活化
數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相比有所不同,它是小學教學階段最為基礎的課程.對學生來講,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學生正是缺乏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對數學知識感到非常的困惑.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解答數學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感知數學,從而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渴望,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興趣愛好,彼此之間相互尊重,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當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小數,并了解小數的意義.學生之前學習的都是整數,在數學知識內容里不單單只是整數部分,還有小數部分.教師首先在黑板中畫了一個長為1米的線段,并且把它平均分成10份,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一份是多少米?”學生積極地思考著,其中一名學生回答:“一份是10厘米也是1分米.”教師夸獎了這名學生回答得很棒,利用之前學過的知識點來回答這道問題.教師又重新說一遍這道問題:“一份是多少米?也就是單位是相一致的,不能變?yōu)槔迕缀头置?”教師引出的問題,學生積極的思考著,另一名學生回答道:“一份就是0.1米,1米平均分成了10份,1米除以10就等于0.1米.”教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積極配合著教師的教學工作,完全體現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不僅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效的數學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在以往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科技水平發(fā)展緩慢,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長久在黑板、粉筆下進行學習,使得數學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興趣.而如今科技的發(fā)展,多樣的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尤其是多媒體教學使得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備受學生和教師的喜愛.多媒體技術融入小學教學中,利用圖片或者動畫的形式把數學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一個動畫,畫面中是一個正方形,經過切割變成了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教師向學生提問道“學生可以通過以前學習過的知識,能不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積?”學生仔細看了多媒體中的動漫,了解到正方形的面積是邊長乘邊長,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兩半變成兩個相同的三角形,也就是說正方形面積的一半就是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就是邊長乘邊長再除以2,教師根據這一點幫助學生推理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底乘高再除以2.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演示,了解到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并且加深了記憶,同時還擴散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教師把數學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來,使得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有效增加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數學的教學水平.
三、生活化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比較小,對大大小小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很難使學生長時間在課堂中安安分分的聽講,無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生環(huán)境,阻礙了學生數學方面的發(fā)展.教師可以把數學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聯(lián)系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它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促使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存在.這種生活化地教學可以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投入到數學活動當中,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以及自身綜合性發(fā)展.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升和毫升”一課時,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升和毫升的等量關系.首先教師拿出一小瓶礦泉水,上面標注的重量是500毫升,隨后又拿出一大瓶礦泉水,其重量是5升,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5升的礦泉水的重量比較重.隨后教師把這兩瓶礦泉水分別放在天平秤上,顯然天平秤不平衡.教師拿出10瓶小瓶礦泉水,才使得天平秤平衡.最后學生可以得知5 000毫升水的重量等于5升水的重量,換言之1 000毫升水等于1升水的重量.教師把書本上的知識巧妙的聯(lián)系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與學生產生了共鳴,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潛移默化地投入到教學當中,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除此之外,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并不是理論性的存在,在我們日常中是隨處可見的,有助于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實現高效的數學教學是一個漫長而又艱巨的過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全面綜合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煜.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小學生(下旬刊),2018(5):2.
[2]齊春花.簡析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祖國,2018(3):224.